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宪政国家与宪政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介绍了宪政的含义、宪政与宪法、法治的关系,分析了宪政国家以及宪政化的概念和发展状况,提出宪政化在宪政国家形成阶段具有重要作用,是宪政国家生成条件之一的观点,并以此为基点为中国传统化转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史显示了文化对宪政建设的重要性,如何解决传统文化与西方宪政文化的关系,人们却始终没有达成一致。中国的宪政既然是以西方为导向的,就必须涵养一种与宪政相符合的文化,这种文化不是靠先知先觉们对民众的教育和宣传,必须由民众在实践中去体认。中国农村居民在自治实践中亲身体会了民主、自治的真谛,相反城市居委会在城市居民自治中却遭到了冷落,代之而起的是随着住房商品化而出现的小区业主们的自治实践。  相似文献   

3.
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历史悠久、影响巨大,渗透到欧美等国家思想、政治、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基督教文化总体上是一种罪感文化,在文化心理中植入了幽暗意识与人性的凄惨。这种文化心态严重影响了以宪法为前提、以限制政府权力为核心、以人权保障为根本目的的欧美宪政精神,并使其刻意回避创建理想社会的问答。此外,基督教文化关于“情”的伦理—人的自爱与博爱对欧美宪政制度变迁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直接表现就是:作为“动态宪法”的行政法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宪政文化的创新,首先是立法文化与宪法文化的创新。宪政是动态的运行中的宪法,是一个极具人文气息的概念,但二者还是存有根本性的区别。宪政创新的主要内涵是指依照宪法规定所产生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宪法规范与实施宪法相结合产物的创新。宪政文化以宪法文化的发育、培植、养成为前提,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心理与一国的国情,体现了权利→←权力结构与制约宪政精神之碧华。  相似文献   

5.
宪政意识是宪政建设的观念基础。宪政建构的前提在于宪政意识.宪政运行的源泉在于宪政意识.宪政保障的关键在于宪政意识。  相似文献   

6.
宪法的价值在于实现宪政。从我国实际出发,不断完善宪法,强化宪政意识和进行宪政制度创新是宪法发挥其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本论述了宪政和政治明的关系,阐明实施宪政是建设政治明的核心,并提出了实施宪政的几个措施,如加强宣传、理论研究、制度建设和宪法司法化等。  相似文献   

8.
一种文化视阈下的宪政概念及宪政文化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化主义是当今社会观察宪政问题的三种代表性观点.文化视阈下的宪政指人类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依据宪法在制度性和观念性政治文化动态照应下的一种相对理想的生活方式;与此对应,宪政文化指以宪法为核心,在长期的宪法实践过程中一国公民形成的有关思维方式、价值判断标准、观念和意识等.对政治文明而言,在当代中国,宪政文化有利于德、法、治的统一;有利于权利和权力的统一;有利于实体与程序、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从整体上有利于加快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税收宪政文化是税收宪政形成与发展的前提。税收契约文化奠定了西方宪政理论基础,而我国因"人治"的法律观和"国本位"及所有制观念对税收宪政构成了两大束缚,税收宪政理论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以税收宪政法律文化为切入点予以中西方比较考察,试图得到一些有关税收宪政建设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宪法的价值在于实现宪政。从我国实际出发 ,不断完善宪法 ,强化宪政意识和进行宪政制度创新是宪法发挥其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而作为祖国栋梁的当代大学生,其宪政意识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本文对226名在校大学生宪政意识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并作了较为详尽的统计和理论分析,提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宪政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而作为祖国栋梁的当代大学生,其宪政意识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本文对226名在校大学生宪政意识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并作了较为详尽的统计和理论分析,提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宪政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宪政的根本精神就是对权力的限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存在着大量限制君主权力的宪政因子,如法律理论、先例习惯以及祖宗家法、先皇故事等。这些因素某种程度上起着与西方宪政学说中的“限制权力”理论相类似的作用,是传统法律文化中可资利用的宪政资源。中国本土没有生发出宪政的制度,根本原因不在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当中没有宪政的因素,而在于传统中国没有出现适宜宪政基因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宪政意识的角度,分析了民初虽有宪法但却没有宪政的原因,认为宪政意识是宪政的内在驱动力,民众宪政意识的培植必须以相应的宪法文化为基础,文章对我国社会主义宪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当代大学生宪政思维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小飞  杨凤娥 《大连大学学报》2007,28(5):110-112,74
宪政思维是建立宪政国家的思想意识基础,民众没有宪政思维,真正意义上的宪政国家无从建立。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盛行法律工具主义,缺失宪政思维,与大学生即将承担的历史任务的要求相背离,因此,培育宪政思维是大学生担当时代重任的前提。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宪政思维是高校的历史责任,高等院校应该开设宪政公共课程、培养高素质宪政教师、革新教学方法,从而培育富有宪政思维的大学生,推动我国宪政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建设宪政国家是中国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公民的主体性对于宪政国家的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但是受传统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公民的主体意识不强已经成为我国宪政建设的障碍。本文试图从公民主体性角度,来探讨加强公民的主体意识对宪政建设的重要意义,以期对我国的宪政社会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宪政秩序面临着挑战和机遇。从经济发展、市民社会、政治法律、化意识四方面提出了塑造中国宪政秩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如果以广角远景镜头观察中国历史,尽管传统中国并没有出现成文的宪法文件,但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当中并不缺乏宪政的因素,这些因素在中国古代的政治运行当中发挥着根本法性质的作用。根据文化遗传学的观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当中的宪政基因长期以潜在的形式传递而没能生长成宪政的制度,其根本症结在于恶劣的生态环境,而不是在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自身。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从宪政的含义入手,分别就宪法的指导思想、限权思想、审查制度和宪政文化四个方面 论述我国的宪政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的事实。然后从限权思想入手,从宪法的权威、司法权和公民的宪法权 利三个方面谈如何完善我国的宪政。  相似文献   

20.
宪政文化是西方文明的产物,是深深植根于西方宪政国家的。回首中国百年来的宪政史,就不得不反思宪政文化在中国的发展进路。文章从宪政文化在中国的发展进路着手,从中反思中国宪政文化的发展,以求得中国宪政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