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恐怖袭击在世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发生。中国虽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但同样深受恐怖主义之害。面对现实和潜在的恐怖主义威胁,中国开始布下应对恐怖主义的阵型  相似文献   

2.
恐怖主义古已有之,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学者以及各国政府均未在"恐怖主义"的定义上达成一致,甚至有学者因为"恐怖主义"的使用具有高度选择性的特点,而建议取消这个术语。因此,各国媒体在建构恐怖主义新闻报道时必然会存在某些方面的矛盾与冲突。本文选取中国、美国、俄罗斯三国主流媒体对2014年5月22日发生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的暴力恐怖事件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挟持人质是近些年来恐怖主义的惯用套路,它已成为任何一个政府最为棘手的问题。人质的安全和国家的利益往往是各国在处理这些突发事件时的两难抉择,各国为此颇费心机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关于新闻媒体报道恐怖事件,网络运营商和服务商应对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的规定如下: ◆新闻、广播、电视、文化、宗教、互联网等有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反恐怖主义宣传教育. ◆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落实网络安全、信息内容监督制度和安全技术防范措施,防止含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信息传播;发现含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保存相关记录,删除相关信息,并向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相似文献   

5.
辛子良 《大观周刊》2013,(4):39-39,46
进入21世纪,恐怖主义犯罪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阻碍,现阶段的恐怖主义犯罪越来越呈现国际化、高科技化的趋势,同时带来的后果也更为恶劣。在现有的国际公约下和国内刑法下,我国开展了一系列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司法实践,但在刑法体系、恐怖组织认定和刑事司法合作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我国需要不断的完善刑事立法,扩充刑法中关于恐怖主义犯罪的罪名体系,不断加强反恐领域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6.
从国际传播的角度审视恐怖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恐怖主义不仅是一种政治现象 ,也是一种传播现象。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探讨了国际恐怖主义的成因 ,认为恐怖主义是国际传播领域中霸权和反霸权相互斗争的产物 ,恐怖主义是冲破传播霸权、谋求话语权力的一种畸形手段。而在国际传播领域内 ,又以霸权对于反抗力量的主动配合为“施霸———反霸”模式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7.
后9·11时代,恐怖主义的模仿与传感染效应不容低估,而美国鹰派不择手段地进行反恐,以国家恐怖主义来对付集体恐怖主义,将会加剧恐怖主义的蔓延  相似文献   

8.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4,(25):14-14
“离布什远点,你就不会有事。”报道“北约峰会”的一位记者说,布什“反恐”的结果不是减少了恐怖主义,而是让恐怖主义与布什如影随形。北约峰会6月底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爆炸及袭击事件接连不断。“平均每3个伊拉克人,就有1件武器。”日内瓦国际研究学院的一项调查说,伊拉  相似文献   

9.
毫无疑问,拉登的死代表着国际恐怖主义一个时代的结束。依靠自己的财力和现代商业管理经验,他将原本分散无组织的恐怖分子,组成有纪律、有野心的基地组织。拉登和他的基地组织策划实施的2001年9月11日纽约双子座大厦的恐怖袭击,使得和恐怖主义的斗争成为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的一致目标。国际社会在打击国际恐怖分子方面的情报、金融、政治合作和军事打击,也贯穿了整个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拉登并非天生的恐怖分子。二次大战后巴勒斯坦的境遇,20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后外国军事力量对海湾国家的染指是他走向极端的心理转折点。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的一个癌细胞,它的扩散导致了中东半个世纪以来诸多问题的出现,也推动了中东恐怖主义的泛滥,催生了基地主义的滥觞。回溯历史,告诉我们,一旦人类世俗社会的发展道路受到干扰和挫折,宗教势力对社会发展道路的影响就会强化甚至极端化。现在,拉登的死可能催生新的政治局面,世界摆脱恐怖主义噩梦绝无仅有的机会出现了。给巴勒斯坦、阿富汗一个公平发展的机会,通过现代的世俗教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使尽可能多的人远离恐怖主义的魔爪,这才是让我们的世界安全起来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0.
1997年,美国加州情报与安全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柏林·科林首先提出“网络恐怖主义”一词,认为它是《网络与恐怖主义相结合的产物》。2000年2月,英国在《反恐怖主义法案2000》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网络恐怖主义”的概念,将黑客作为打击对象,但只有影响到政府或者社会利益的黑客行动才能被划为“恐怖行动”。而美国则将普通的黑客活动也作为恐怖活动加以惩处,在“9·11”事件后美国司法部通过的反恐怖主义法案中,首次将危及美经济稳定和政府正常运作的黑客活动列为“恐怖主义罪行”之一。这里所说的网络恐怖主义是指非国家组织或个人有预谋地利…  相似文献   

11.
杨军帅 《大观周刊》2012,(23):63-63
冷战结束后,宗教型恐怖主义在俄罗斯与中亚地区活动活跃,甚至向我国新疆等边境地区扩散,危害越发严重,其影响不容忽视。其特征主要表现:1、宗教型恐怖主义大有增加之势;2、宗教型恐怖主义造成的杀伤力更大;3、宗教型恐怖主义的迷惑性。以“东突”为代表的50多个境内外分裂组织再度活跃起来。他们千方百计给自己的分裂活动披上伊斯兰教的合法外衣,竭力煽动宗教狂热,危害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2.
入伙贼船     
《全国新书目》2022,(2):122-123
<正>[英]彼得·莱尔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恐怖主义和政治暴力研究中心讲师,恐怖主义研究专家。主要作品包括《反恐怖主义技术》等。本书抛开对海盗的浪漫化想象,从中世纪的维京人一直讲到现代的索马里海盗,深入探讨了海盗的劫掠动机和发展过程——在历史上,海盗不仅是烧杀抢掠的私人团伙,还是各个时代海洋帝国之间相互博弈、对抗的工具和棋子。海盗屡禁不绝的背后,是区域性地缘政治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恐怖事件发生时实施新闻约束的必要性 一、象征意义--恐怖主义的更高诉求 美国陆军1983年的定义断言,恐怖主义包括"一种犯罪行为,它经常有较强的象征意义,试图影响那些直接受害者之外的观众.恐怖主义因此是一种间接的,而且很大程度上的心理战略,它避免与正规敌人的正面冲突而用‘武装宣传'来在目标观众中引起最大程度上的反应." 恐怖主义不能单单从暴力的角度去理解,而必须首先从宣传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暴力和宣传有着某种共性:暴力是用强制手段造成行为的改变,而宣传是用说服手段.恐怖主义则是这两者的综合.恐怖主义的意图是为了诱发最大规模的社会恐慌,所以他最终的目标是那些恐怖事件的"观看者",而不是恐怖事件直接的"受害者".  相似文献   

14.
伦敦街头已经恢复了正常。7·7恐怖袭击造成了52人死亡、近30人失踪、700多人受伤,但四起爆炸案并没有摧毁英国人的精神,英国《独立报》表示“我们不能生活在恐惧中”。“前一天晚上我还在为伦敦申奥成功狂喜,可是一觉醒来之后却听到伦敦发生袭击事件的噩耗。除了震惊和难过,我还想:感谢主在(申奥)那天晚上离我们更近一些。”发生袭击事件的第二天,国际奥委会英国藉委员、国际残奥会主席菲利普·克雷文爵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谁对此次爆炸事件负责,并非问题的关键。现在,任何恐怖分子都可以打着基地组织的旗号按基地的行动方式,在世界各地最大规模地制造人员伤亡与恐慌,这就是恐怖主义活动的最大变化——“加盟恐怖主义”。但伦敦发生恐怖袭击之后,英国媒体普遍认为,虽然恐怖主义已经来到英国本土,英国不应该为此放弃多年以来对自由、民主、多元化社会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我们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知识信息增长阶段。同时,我们也无法抗拒全球化的进程,当今世界,已经没有任何东西能摆脱它,科学和宗教是如此,文化和技术也是如此,消费和媒体就更是如此。伴随着全球化市场和金融以及知识信息的洪流而来的还有遍布全球的企业破产、电脑病毒、新型瘟疫、生态灾难、犯罪、战争、恐怖主义等等。然而,创造财富的创新绝不会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发生,它与一个更具创造性的、更加开放竞争、更加互联以及更加团结和谐的社会密切相关。这样的社会体系在国家层次上就是国家创新体系。在这种体系中,要求人们的感觉与思…  相似文献   

16.
2012年被美国政府列入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名单,与索马里青年党、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一起,被视为非洲三颗毒瘤。今年以来,“博科圣地”就已造成尼1500多人死亡。  相似文献   

17.
自 2 0世纪 60年代末以来 ,恐怖主义逐渐成为一大国际公害。从本质上说 ,恐怖主义作为一种有政治或社会目的 ,以劫机、绑架、爆炸等为攻击方式的特殊暴力或暴力威胁活动 ,其产生与泛滥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的 ,是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矛盾尖锐化的产物。① 但是 ,西方新闻传媒对于恐怖主义的泛滥也起着比较严重的消极作用。即使是在西方社会内部 ,人们对于西方新闻传媒在“新闻自由”旗帜下对恐怖主义活动的宣传报道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指责与批评意见。例如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尖锐地指出西方新闻传媒的宣传报道是恐怖主义活动赖以存在…  相似文献   

18.
金苗 《当代传播》2012,(4):23-25
由于恐怖组织品牌、恐怖组织运行和恐怖活动实施对传统和新兴媒体的严重依赖,恐怖主义日趋处于一种"媒介化生存"状态,在后"9.11"时代体现尤为明显。而霸权凸显的全球化进程、去中心化的新媒介发展和运动模式的反恐怖战争又对恐怖主义赖以生存的传播生态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廖小菲 《新闻记者》2004,(10):16-17
从两次车臣战争到后来接连不断的恐怖事件,恐怖主义问题一直是俄罗斯政府和人民的"一块心病"。由于传媒具有的特性,正逐渐与恐怖事件形成共生关系。正如有学者所指出:"恐怖主义被广泛认为是不可避免地、象征性地与大众传媒联系在一起了。如果没有传媒的介入,恐怖主义最终也会彻彻底底地消失。"在报道恐怖事件时,传媒应以什么立场进行报道并对信息进行  相似文献   

20.
由局部地区露头就打,到跨区域联合演习,再到国际反恐合作纵深发展,中国反恐历经20余年战略流变。随着反恐形势新一轮变化,从根源上消灭恐怖主义的长期战略规划也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