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城市化进程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休闲时间的增加,中国城市逐步迈入全民休闲时代,然而从城市休闲文化现状看,存在着传统休闲在城市改造过程中逐渐消失、休闲内容单一、新型休闲存在贫富差异、公共(益)供给型休闲空间的缺乏导致社会公共休闲文化的缺失和市民素质偏低导致休闲品位有待提高等问题,从而体现出城市休闲文化的空间载体——城市休闲空间应充分发挥其功能以推进城市休闲文化的发展。本文以新城市主义的观点,探讨人性化的城市休闲空间,寻求休闲文化在城市空间中的平衡发展以使城市居民在休闲中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6,(22)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作节奏加快,城市内压力不断增加,人们普遍渴望亲近自然,在大自然中实现身心放松。鉴于此,人们的旅游需求不断增加,休闲农业这一概念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在农业历史悠久的中国,丰富的农业资源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而当今中国经济不断在向"可持续"转型,也为休闲农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加之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休闲农业在中国应运而生并有蓬勃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3.
随着内蒙古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们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多,构建和谐、高尚、可以引导居民生活休闲文化的休闲空间尤显其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并被越来越多的商界投资人士和设计人士所重视。文章介绍了内蒙古休闲空间的现状,分析了内蒙古休闲空间设计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生活中,户外休闲空间已经不仅是满足人们日常需求的一个场所,更是人们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及为我们提供优雅的环境。人们对休闲空间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户外休闲空间不单是以独立的一个空间形式而出现,越来越多的存在于城市里各种空间形态当中。本文针对寒冷城市特有的气候特征和特色地域文化特征来对其户外休闲空间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味,休闲观光农业应运而生。休闲观光农业是在开发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基础上,以生态旅游为主题,依托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吸引游客观光的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交叉型产业。近年来,某县依托良好生态环境、特色农业资源,积极引导农业结构调整,突出培植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农家乐等各类主体,着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本文以某产莲藕县为例分析了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论网络对现代家庭休闲生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休闲是指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里用于精神生活、娱乐生活需要从事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时代家庭成员的休闲娱乐与传统农业社会的将“强迫的不劳动”意义上的“空置时间”[1]的观念是不同的。许多学者认为,现阶段家庭对因特网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带有休闲娱乐性质的消费活动和时尚活动。仅仅从纯粹的家庭休闲娱乐功能的角度来看,因特网的发展为其开辟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家庭休闲娱乐功能的形式、内容和所产生的意义和影响与因特网时代到来之前的状况迥然不同。正如美国学者里夫金所指出的,工业革命主…  相似文献   

7.
对百脉泉公园旅游市场营销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乡居民普遍开始关注和重视自己的生活质量,度假、休闲等旅游需求急剧增加,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如火如荼。旅游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成为新的支柱产业,迈向世界旅游强国。百脉泉公园景区作为章丘旅游业的龙头,  相似文献   

8.
我国一直倡导低碳经济的理念,低碳经济时代已经逐渐来临,而低碳经济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低碳的农业建设发展理念,可以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从而促进农业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因此,本文以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为重点,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城市休闲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景观风貌,随着城市布局的调整,城市中的休闲空间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在另一方面,在城市休闲空间的改造和新建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0.
风景园林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是文化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包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一个时代文化的反映,折射出各个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生活特点,民族、民俗风情。向人们传递着特定的历史人文背景下的文化信息,风景园林绿化以生态学和环境学原理为指导,以人工植物群落为主体,以艺术手法构成具有生态、景观、休闲等综合功能的城市绿色空间系统。它通过在城市建造一定规模的生态系统,改善城市环境生活质量,减缓人们对自然的破坏,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就风景园林绿化的重要性能和特点,对风景园林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作了总结,并从多方面对风景园林的施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低碳理念也在逐渐被人们应用到生活中。城市园林景观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一部分,应在设计建造时结合城市的特征,充分考虑到景观建设的使用的材料、节能环保、成本等问题,改善居住的生态环境,减少废物的产生,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使园林景观不仅能成为人们的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本文对于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城市生活用水量也得到了增加,这为人们工作以及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在生活质量改善的同时,污水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并逐渐有扩大的趋势。在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品质受到了严重的干扰,阻碍了城市前进的发展道路。这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进行展望,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探索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6,(1)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快速传播、人们不再局限自身生活圈的时代,高速经济全球化进程下,生活范围的扩大和通信手段的增多、加强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尤其是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通信在扩大人们交往和联系的时间、空间范围的同时节约了通信成本,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本文以计算机为突破口,讲述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利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回归自然的兴趣逐渐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于休闲型旅游.对杭州和成都这两座城市的休闲文化进行比较,能更大范围地椎广杭州与成都的休闲文化,促进城市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对旧城建设问题进行新的思考,旧城的传统品质重新得到关注。而旧城空间所承载的现代生活,不断对功能提出新的要求。就城市空间而言,一方面需要辨别、保护和发挥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魅力。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旧城空间结构,回应现代城市公共生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由于城市生活垃圾的不断增加,不仅污染环境、占用土地、危及居民健康,还会严重制约城市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而PPP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融资模式,将其应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可以将企业的技术和资金以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到政府基础设施建设中,从而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资金压力大、体制滞后等问题,提高生活垃圾处理的效率。本文就对当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PPP模式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8.5%提高到2001年的36%。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20年内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60%左右。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人们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小,人们不得不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带来的种种欢娱饿同时,面对诸如城市交通恶化、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城市综合症”,造成了城市土地、能源、空间和时间的浪费。要达到既控制城市增长、同时增加城市容量和人类活动空间,既缓解交通堵塞.又少占用土地的目的,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将成  相似文献   

18.
园林景观是城市基础性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由光、形、色、体构成的空间形态,不仅具有观赏性功能,同时还可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城市生存环境的质量有了更高要求,而园林景观作为独立存在的客体,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休闲场所,并且能够对城市的环境进行调节。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充分的尊重自然属性,并且与城市的环境相融合,形成具有城市特色的园林景观,为提高城市形象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都市新景观——氧吧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娱乐、休闲在人们业余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于是,众多的歌厅、舞厅、迪厅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给都市人提供了休闲、娱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迅速提高,对生活环境的关注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国家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和发展也是十分重视,各个城市在公共空间营造和公共环境改善上面的投资也是逐年增长。本文先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了分类;然后分析了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最后讨论了城市公共空间中舒适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