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拓是人民的新闻家,是我们值得纪念和学习的榜样.他的新闻生涯是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的,在这之前他的才华和能力已经开显露,作为一个年轻的史学家他已经写过多篇历史文章.1937年11月7日《抗敌报》(《晋察冀日报》的前身)创刊,在1938年4月改为中共晋察冀省委机关报后,邓拓就参加到报纸的编辑工作中来了,初来时邓拓担任晋察冀日报社主任,以后又担任社长、总编辑等职.1948年6月15日, 《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的中共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1949年8月《人民日报》开始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出版,邓拓受命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一直到1958年"反右"斗争时期被迫离开报社.离开《人民日报》后,他到北京市委的理论机关报《前线》担任主编,继续从事新闻活动.二十多年的新闻人生,邓拓为我们留下诸多宝贵的经验,也让我们深刻的了解了他高尚的人格和不屈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2.
书讯     
《邓拓诗词墨迹选》《邓拓诗词墨迹选》即将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编有邓拓生前在各个历史时期书写的诗词墨迹近130幅,其中关于新闻工作的也有若干首,并配有陶军等同志写的注释。邓拓博学多才,是卓有声望的报人、作家、历史学家和诗人,他的书法具有潇洒俊逸、瘦劲洗练等特点,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此书由邓拓夫人丁一岚编选,以纪念邓拓逝世20周年。估价:5.50元。  相似文献   

3.
邓拓(1912年~1966年),是我党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1912年邓拓出生在福建闽侯的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他从小酷爱文学艺术,1930年,18岁的邓拓加入了左翼作家联盟,并于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从此邓拓的一生与中国共产党紧密联系在一起。1937年,邓拓来到了晋察冀抗日革命根据地。一年后,他被调到当时的机关报《抗敌报》(1940年,改名为《晋察冀日报》)做报社主任,后又任社长、总编辑等职,在抗日的炮火中为党的新闻事业留下了许多佳话,成为新闻工作者的楷模。解放后,…  相似文献   

4.
张暄 《新闻世界》2011,(5):140-141
邓拓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无产阶级报人,主编过《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前线》等报刊,提出过很多有价值的新闻思想。《燕山夜话》是他应《北京晚报》之邀开设的知识性杂文专栏,后汇编成册。它虽不是新闻,但却体现着邓拓先生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即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联系群众和用丰富的知识去办报。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新闻史学会、人民日报新闻研究中心、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和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主办,中国记协新闻发展中心协办,福建邓氏名人纪念馆承办的“邓拓新闻思想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5月18日-20日在邓拓的故乡福州召开,今年是邓拓同志逝世40周年,这次研讨会对邓拓的新闻工作经历和新闻思想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会议开幕式由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赵玉明教授主持;《晋察冀日报》老报人、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会长陈春森在闭幕式上致辞。此次研讨会通过对邓拓同志每一段工作经历的回顾,通过对邓拓同志工作经历和作品的分析,对邓拓新闻思想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书讯     
《新闻失实论》《新闻失实论》(作者蒋亚平、官健文、林荣强)已由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该书不仅列举了新闻失实的种种表现,还阐述了社会环境、新闻体制、新闻观点、思维方法、采写方法以及新闻事实本身的复杂性对新闻失实的影响,探讨了个人、新闻单位、社会共同防治新闻失实的方法和措施。(斯通)《广东革命报刊史料》广东革命报刊史料编纂的《广东革命报刊史料》第一辑,即将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自1920年广东共产主义小组成立,至1950年海南岛解放,广东省在民主革命时期共出版革命进步报刊四百余种,许多同志为之付出了鲜血和生命。为了系  相似文献   

7.
书讯     
《新闻失实论》《新闻失实论》(作者蒋亚平、官健文、林荣强)已由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该书不仅列举了新闻失实的种种表现,还阐述了社会环境、新闻体制、新闻观点、思维方法、采写方法以及新闻事实本身的复杂性对新闻失实的影响,探讨了个人、新闻单位、社会共同防治新闻失实的方法和措施。 (斯通)《广东革命报刊史料》广东革命报刊史料编纂的《广东革命报刊史料》第一辑,即将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自1920年广东共产主义小组成立,至1950年海南岛解放,广东省在民主革命时期共出版革命进步报刊四百余种,许多同志为之付出了鲜血和生命。为了系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邓拓诞辰80周年。我们把历时14年,刚刚写就出版的《邓拓传》奉献给读者,作为对他的纪念。战争年代,邓拓一手拿枪,一手握笔,用八头骡子载着全部印刷设备在敌后迂回辗转,坚持办报,创造了新闻史上的奇迹。建国以后,面对风云变幻的复杂情况,他始终光明磊落,坚持真理,勇敢而清醒地  相似文献   

9.
邓拓同志是我的福州同乡,又是高中同学,而且曾经一度同是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我和邓拓同志开始经常联系,是在一九五九年《光明日报》的《东风》副刊改版以后。由于我参加编辑《东风》副刊,曾向邓拓同志组稿,并请求他给予协助。在这中间,邓拓同志为《东风》写了不少  相似文献   

10.
《晋察冀日报》的前身为《抗敌报》,创刊于1937年12月11日,由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创办,1940年11月7日,该报改名为《晋察冀日报》,由邓拓担任主编。1948年6月14日,《晋察冀日报》宣布终刊,翌日与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人民日报》合并,改组出版中共华北中央局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即如今的《人民日报》。《晋察冀日报》持续办刊近12年,在宣传党的革命路线方针、调动群众革命积极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武警安徽省总队宣传处副处长金运明,自1979年在《人民前线》报上发表“处女作”后.18年来,先后在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人民武警报》、《安徽日报》等中央和省级报刊发表lotX)多篇新闻、文学作品,并有20多篇作品在《解放军报》、全国武警部队、南京军区和安徽省获好新闻一二等奖,其中还有18篇报告文学分别被收入6家出版社出版的八种图书里。近几年,他又出版了《警营风采录》和《橄榄绿里竞风流》两部作品集。原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同志在金运明《警营风采录》出版之际,…  相似文献   

12.
取小平同志的革命生涯像毛泽东同志等许多革命领袖一样,也是从创办革命报刊、宣传革命思想开始的。他对新闻工作十分重视,十分关心,有其独特视角,他的新闻主张也有其独创性。邓小平编辑《少年》和《赤光》早年在法国勤工俭学时,邓小平就在周恩来的领导下,积极参加中共旅欧支部和共产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少年》的编辑、出版工作。《少年》采用轮流编辑的方法,共出版了13期。  相似文献   

13.
由解放军报社新闻研究所、长征出版社与人民武警报社联合举办的朱金平专著《新闻编辑论》研讨会,8月14日在京举行。朱金平同志系解放军报社高级编辑、《军事记者》杂志主编。这些年来,他在发表大量的新闻学术论文和新闻工作评论之外,还撰写出版了《舆论战》、《新闻典型论》、《论突发事件报道》和《新闻记者论》等专著,受到广泛好评。《新闻编辑论》由长征出版社今年1月出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原人民日报社社长、中国记协名誉主席邵华泽为其题写了书名。在这次研讨会上,大家对这本专著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这是一部实用性较强的新闻教科书。这里摘发部分与会者的发言。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邓拓诞辰80周年。我们把历时14年,刚刚写就出版的《邓拓传》奉献给读者,作为对他的纪念。战争年代,邓拓一手拿枪,一手握笔,用八头骡子载着全部印刷设备在敌后迂回辗转,坚持办报,创造了新闻史上的奇迹。建国以后,面对风云变幻的复杂情况,他始终光明磊落,坚持真理,勇敢而清醒地抵制、反对“左”的思想和倾向。“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他便被残酷迫害致死。他的一生是英勇的、短暂的、悲壮的。他给中华文化留下了多方面的成  相似文献   

15.
胡绩伟著《新闻工作论说集》已由工人出版社出版。本书由全国新闻学会精选了胡绩伟从事新闻工作50多年的重要论文和讲话稿35篇,共40多万字。文榘突出了他的新闻学的主线观点: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  相似文献   

16.
浙江日报原总编辑、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江坪的新闻论文、通讯选集《心向读者情系万家》近日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江坪同志历任浙江日报记者、编辑、部主任、编委、副总编辑、总编辑。这本新闻论文、通讯选集,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他走过的新闻之路。《心向读者情系万家》分新闻论文、时评随笔、名家风采、序跋书札等四个部分。汇集文章99篇,共28万字。《心向读者 情系万家》出版@小祝  相似文献   

17.
鲁迅读报刊     
鲁讯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报刊是鲁迅一生进行战斗的主要阵地。他曾经担任过《莽原》、《语绦》、《奔流》、《新青年》等10家刊物的主编和编委,指导和支持过《未名》、《鼓浪》、《晨报副刊》、《民报副刊》等8家报刊的编辑和出版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共在103家报刊上发表文章740余篇。当然,鲁迅是作为文学家同报刊发生密切联系的。但他关于报刊的一些精辟论述,仍然值得我们新闻工作者去学习、研究。这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宝库和发展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8.
邓拓同志才气横溢,学识渊博,对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他不仅是具有丰富经验的报刊编者、研究有素的历史学家,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诗人、书法家、文物鉴赏家,而且对哲学和经济学也有一定的研究。他一生从事党的宣传工作三十年,终生紧握战斗的如椽大笔,积极热情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党的新闻工作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笔走龙蛇三十年”。从一九三八年四月受命于危难之际,主持《抗敌报》,即《晋察冀日报》,到一九五八年秋调离《人民日报》,整整二十年,邓拓先后担任边区党报、中央党报的总编辑、社长。这期间,邓拓同志写了大量的新闻、通讯、文章,修改了无法数计的各种体裁  相似文献   

19.
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的酝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深度挖掘“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的相关资料,结合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主导社会发展的逻辑由“革命”变为“建设”的历史情境和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历史需要,描述并分析了酝酿改版的进程;体现了以邓拓为代表的党报工作者顺应时代变化、人民的要求和新闻规律的呼唤,将对改革规律的把握贯穿于整个改版的酝酿和实践中,尝试着探索一条党报变革的新途径。改革者从“版面内容”出发,力图回归新闻本位,在实践和理论上为《人民日报》改版做了较充分的准备,并通过呈送中共中央的改版报告得以完整体现。  相似文献   

20.
邓拓同志逝世二十年了。我深深地怀念他。邓拓同志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对无产阶级的新闻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很有才华,既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又是历史学家、书法家和诗人。我开始认识邓拓同志,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他那时担任晋察冀边区《抗敌报》(后改为《晋察冀日报》)的社长兼总编。一九四一年,我在晋察冀边区三专区任文化界抗日救国会主任,兼任《抗敌报》通讯站的工作。一次,为工作,我应邀去抗敌报社。那时的条件是很艰苦的,报社住在阜平县山沟里的一个村庄。他身躯瘦瘦的,举止文雅端庄,目光炯炯有神,态度和蔼,在接触中给人一种强烈的可敬可亲感觉。这就是我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