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爱尔兰摄影记者约翰·麦克休伊试图进入巴林报道“阿拉伯之春”.他的几个摄影记者朋友也想进入巴林,但很多被阻拦在机场,或被捕或被遣返.想到可能是因为设备令巴林当局警惕,麦克休伊想出一个简单的办法:不携带相机前往.没想到这招还真的奏效:麦克休伊进入了这个国家.但当他着手购买新照相机时,看到的情景令他大吃一惊. 他回顾说:“我数了数在场拍摄抗议活动的那批人,他们都是依靠Twitter和智能手机里的即时通信应用程序WhatsApp进行内容传播的.那是我第一次真正看到有本事、有决心的人是如何讲述自己故事的.”  相似文献   

2.
白荧 《新闻窗》2005,(6):43-43
一次,在和一个朋友交谈时他问道:在这个以“读图”为主的时代里,你们创造“图”的人,尤其是生产影像的摄影记者读书吗?读些什么书?  相似文献   

3.
北京时间2月13日18:00,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在全世界摄影人的焦急等待中正式揭晓了。在与国外摄影记者的同台竞技中,本届荷赛上,中国摄影记者会取得怎样的成绩?什么样  相似文献   

4.
《新闻前哨》2015,(3):97
翻开《裸镜》:你看到的是一幅幅静止的画面,看不见的是一次次忘我的追逐。楚天都市报资深摄影记者陈建刚,从事新闻摄影30多年,经受了一般人难以承受的痛苦,接受了一次次严峻的考验和自我挑战。《裸镜》中500多幅图片展现许许多多惊心动魄的瞬间,讲述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让人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5.
当我们在不断地寻找结构新闻摄影画面的各种构成新闻的叙事点时,一定会渗透摄影记者自身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的含义有三层:①摄影记者所提供的新闻形象被读者所认知及渴求程度;②新闻事件本身与读者的接近程度;③新闻事件本身是否宜于形象表现。新闻图片的表现形式是摄影记者提供给读者的唯一的感性现实,在融人摄影记者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因素的同时,传递给读者一定量的信息。在拍摄现场,摄影记者首先面临的是形象选择。在照片的后期制作过程中,摄影记者再次进行选择的同时,加进了自己的价值判断。一张新闻照片从拍摄到见报,是一个由  相似文献   

6.
阐明了新闻摄影中"人情味"的定位和作用,并从三个方面,即摄影记者必须做一个有"人情味"的人、摄影记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和强化图片编辑工作等方面,阐述摄影记者拍出富有人情味新闻照片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7.
面对网络的冲击,报纸在转身的同时,其新闻稿件、新闻图片的采集,记者编辑的工作模式也发生重组和改变. 新闻图片的生产 一、摄影记者:转换角色、改变工作模式 摄影记者仍是新闻图片的主要生产者,全媒体时代应进行角色转换和工作模式的改变. 1.摄影记者应该由"单一"向"全能"转型.摄影记者运用"照片、视频-体机"工作便可超越"两翼齐飞",成为"图文影并重"的三栖传媒人.  相似文献   

8.
网络媒体为摄影记者提供了新的舞台,基于数字技术的因特网为摄影记者提供了快速、价廉的发稿手段,“图片银行”更充实了摄影创作者的“腰包”。在“e时代”扑面而来之际,不少人在欣然拥抱的同时也在思考,怎样才算一个“e时代”的摄影记者?“e时代”的摄影记者=传统摄影记者 因特网吗? 有人说,“e时代”的摄影记者仅仅是加上了一只“猫”(调制解调器)和一只“鸡”(笔记本电脑)而已。但事实并非如此,正像因特网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E-mail、BtoB、BtoC,而且带来了网络文化和生活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的新闻报道中,图片新闻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相对于密不透气的文字描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看直观的图片新闻.这就对摄影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不依赖文字或以文字作辅助的情况下,通过多幅、成组的画面,集中阐述一个主题.那么,如何用图片来讲故事就成为摄影记者必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李娜 《东南传播》2018,(8):159-162
灾难性新闻报道中摄影记者在图片的拍摄及运用方面容易出现渲染悲情,侵扰悲痛等问题,长此以往,不仅会对受众造成心理压力,还会对整个社会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正如我们所知,中国目前正处于风险社会,信息流动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而越来越多的受众通过新闻图片了解信息."读图时代"的来临,使得新闻图片伦理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本文主要探讨灾难性报道新闻图片的伦理问题,以此来警醒更多的人关注新闻图片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抓”人     
全国两会新闻大战,守在人民大会堂内外的记者们最需要训练的功夫便是"抓"人,文字和电视记者忙着"围追堵截"重点采访对象,而摄影记者则要在人流中敏锐地发现有新闻价值的代表委员并拍下其最富感染力的一幕。对于守在新闻发布会和记者招待会等现场的摄影记者来说,"抓"人的功夫则更多体现在抓取新闻人物的表情神态等方面。这幅照片拍摄于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结束后,摄影记者敏锐地抓到了女发言人  相似文献   

12.
贵刊第8期刊登的《摄影记者的自我写照》,着墨不多,但摄影记者的酸甜苦辣跃然纸上,使人们对摄影记者的工作和生活有了一个较轮廓的印象和初步的理解。特别是“摄影记者在画乡”的照片、生动地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业余摄影者愈来愈多,对摄影记者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日本一年一度的例行纪念日特别多,节日里,男女老幼身着漂亮的服装出外蹓跶,大多数人胸前都是挂着照像机,连小孩也不例外,遇到合适的景物,便咔嚓、咔嚓地拍起来.这就给摄影记者增加了难度,千万不要使读者看了报上的照片说这样的话:"呀,这照片不就同我拍的差不离么!"记者要拍出高人一等的照片,就要有更高的业务水平.因此,日本有的报社对摄影记者一般提出六个须具备的条件.首先,摄影记者应当是"物理学家".业余摄影者按按快门相当容易,而对摄影记者来说是件难事,因为他起点高,要求高,他必须懂得各种照相机的性能、结构,懂得如何根据被摄体的情况选择广角镜头、望远镜头.摄影记者出去采访时,耍带好几架照相机,同  相似文献   

14.
由间接表现到直接表现 摄影记者在灾难报道中,应该如何既确保读者的知情权,又不因过度渲染残酷的现场景象而对当事人及公众造成伤害,这是个难以把握的尺度.这个尺度的确定与执行,既体现了摄影记者的人文关怀和职业道德,也体现了新闻媒体的社会使命和责任良知.通过四川地震和海地地震的图片报道,笔者发现这一尺度正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周:在现代报纸竞争激烈的今天,你怎么看待摄影记者的图片编辑意识? 柴:在平面媒体中,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是图片工作的两个角色.一个是新闻影像的生产者,一个是图片使用的把关人.两者承担不同的职责.在实践中,两者更多的是互动关系,编采关系互动协调好了会产生许多优秀的摄影报道.  相似文献   

16.
一个年轻的摄影记者带着家人一起到海边度假.因为职业的习惯,他总是留心观察那些有意义的生活画面.年轻的摄影记者连续几天在海边散步时都发现,有一位老渔夫总是会在这个时候打上一网鱼.这里的鱼种类繁多,而且能够看得出老渔夫的捕鱼本领也很高,所以每次年轻的摄影记者和他的家人都会看到老渔夫能够打捞上满满一网鱼.  相似文献   

17.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摄影工具变得越来越先进.技术已不再是限制摄影记者的主要因素,记者的主体意识在摄影中变得空前重要.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行,中国摄影记者开始直面巨大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如何同世界范围内的优秀摄影记者竞技胜出,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摄影记者意识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时兴的词语经常挂在人们嘴边,目前在摄影界,“数码相机”是摄影人经常谈论的词汇,是最令人关注的新兴器材,至少对新闻摄影界来说是如此。 数码相机是从90年代初进入我们视野的。记得当初一些新闻单位的头头听了一些公司的介绍后,大多数人感到今后的新闻摄影将被电视摄像所取代,摄影记者的末日将要到了!此后,我们不停地听说外国的摄影记者如何使用数码相机,经常听外国厂商介绍数码相机的好处和不断的技术进步。1995年,一位推销数码相机的外国大老板疑惑不解地问我:“中国的摄影记者为什么对数码相机如此冷漠?甚至是无动于衷?用数码相机既可以免去购买胶卷的支出,又可以大大提高时效,为什么没有一个中国新闻摄影记者使用数码相机?”到了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极少数配备了数码相机的中国新闻单位竟然出现了摄影记者极不情愿使用数码相机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流媒体带来的焦虑流媒体多以视频的形态发布,这种影音结合的新型传播形态,比之静态的照片有着多方面的优势.这让许多摄影记者大喜过望.于是那些有条件的摄影记者纷纷更换带摄像功能的相机,还操起话筒,学起导演、录音师、剪辑师的技术.很快,本来只专注纸媒的摄影记者在网站上不断推出视频形态的作品.那些无条件的摄影记者则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心情十分焦虑,仿佛只捧着相机就要被时代抛弃,摄影记者这个行业也将告别历史舞台.在这股潮流裹胁下,有些摄影记者惊慌失措.  相似文献   

20.
郑国斌 《新闻界》2000,(2):61-62
世界正在走向知识经济的社会 ;我国已处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纵观国际国内 ,我们都面对着一个新的时代。怎样适应新时代的步伐?如果说各行各业都面临挑战 ,那么 ,作为总是站立在时代潮头的新闻队伍的一个方面军———新闻摄影记者 ,尤其是党报摄影记者 ,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如何迎战而成为新时代一个合格的党报摄影记者 ,姑试说之。时代的挑战历史的使命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 ,我们的思想由僵化走向解放 ;我们的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 ;我们的经济由计划走向市场 ;我们的科学技术由落后走向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