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声有色的立体报道,有赖于现代化的采访手段。为尽快把记者派往现场,不失时机地捕捉突发性的重大新闻,航空采访在日本新闻界越来越受到重视。临接市区的东京国际机场,是日本东京的空中大门。《朝日新闻》、《每日新闻》、《读卖新闻》、《产经新闻》等全国性报社在这里各自设有航空基地,通称“新闻村”。一旦有事,记者可快速赶往现场,决胜于千里之外。在日本,笔者与《朝日新闻》航空部的朋友多次交往,也曾乘坐航空部的采访飞机参加  相似文献   

2.
日本是媒体大国,像《朝日新闻》、《渎卖新闻》、《产经新闻》等在每年的世界媒体发行量排行榜上,都高居前列。媒体如此发达。必然有其过人之处。给笔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日本媒体从业者们那种采访前的精心准备、对采访对象情况的透彻了解,以及对目标受众心理诉求的把握。在参加日本横滨第50届世乒赛报道时,与日本媒体接触后对此感受更深。  相似文献   

3.
日本共有五大新闻社,他们是:《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产经新闻》和《日本经济新闻》。其中的《读卖新闻》、《朝日新闻》和《每日新闻》,1988年以来,先后七次派记者29人次来河南采访,并和东京其他新闻单位采访过河南的记者一起,发起成立了“河南会”。这些记者经常在一起聚会,策划如何反映河南,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图片,如果用广告费计算,已超过上亿日元。1991年11月15日至28日河南省旅游  相似文献   

4.
一年已50有余的本多胜一先生是日本一家最大的报纸《朝日新闻》的编集委员、全日本颇有声望的一位记者。他为了揭露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曾多次自费来华进行采访。1983年前,他赴我国东北地区采访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这一地区所犯下的罪行,连续撰文在报纸上进行揭露,并汇集成《本多胜一中国之旅》一书公开发行,在日本引起很大反响。  相似文献   

5.
1992年2月14日的《新闻出版报》介绍了这样一件事:通讯员迟国维对三益公司一位劳模作了采访,这位劳动模范最突出的事例是,他为日本日立公司干一项配套产品、起先,日本人不相信中国人能干,这位劳模硬是憋了一口气,拿出了合格产品,让日本人签了字。采访结束,迟国维很快写了一条消息:《三益公司成为日立公司配套产品生产厂家》,被几家报纸采用。接着,他又写了一篇专门介绍这位劳动模范事迹的三千字通讯《心怀千里马敢比孺子牛》,登在《三益报》上。一次采访,见稿两篇,按说“效益”不错,可以停笔了。可迟国维反复琢磨采访得来的材料,经过再三构思,变换角  相似文献   

6.
牧内节男著、傅宗正译的《新闻记者入门》一书,已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历任日本每日新闻社社会部记者,副部长、社论委员、社会部长和编辑局长等职。他的这一著作是日本高等学校新闻专业教材、日本新闻记者的必读书之一,共分《新闻记者入门》和《以创造新型的报纸为目标》两个部分。前部分是关于撰写新闻必须懂得的基本理论与技巧,包括记者的素质、新闻敏感的锻炼、新闻采访和报道、新闻采访的原则及方  相似文献   

7.
根据战后的《日本国宪法》规定,日本天皇只是形式上的国家元首。因此不管怎么说,皇室在日本仍然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在日本采访皇室也就颇具特点。  相似文献   

8.
日本法务大臣因否认南京大屠杀而被迫辞职5月3日,刚成为羽田内阁中的新法务大臣永里在接受《每日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他认为所谓南京大屠杀是捏造出来的。他还说,日本前首相细川把日本在二战中对亚洲邻国的野  相似文献   

9.
裴小南,电影剪辑师,曾以《霸王别姬》获日本福冈“亚太国际电影节”最佳剪辑奖。作为陈凯歌的老搭档,从《黄土地》、《边走边唱》、《霸王别姬》到历经磨难的《风月》,多年的交往,他们在日常工作以及感情交流方面都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默契。本文作者通过对裴小南的数番采访,记下了他对陈凯歌的印象、感受以及陈凯歌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书讯     
《新闻文存》汇集我国四种最早的新闻学译作与著作的《新闻文存》一书,已由复旦大学余家宏、宁树藩教授等人编注,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该书汇编了日本最早的松本君平著的《新闻学》、美国最早的休曼著的《新闻实用学》、我国第一本理论新闻学著作-徐宝瑛著的《新闻学》(191。年出版),我国第一本采访学专著-邵飘  相似文献   

11.
布儒 《湖北档案》2013,(9):44-46
日本著名作家石川达三(1905—1985)曾做为日本《中央公论》的特派记者,被派往南京采访。1938年1月8日,石川达三到达南京,直到1月15日离开。石川达三回到日本后,用约10天的时间,写出了反映南京战事的著名的纪实小说《活着的士兵》。作品一开头就展现了一幅骇人听闻的情景:随军僧片山玄澄,一手拿着佛珠,  相似文献   

12.
钟贺 《新闻世界》2007,(9):38-38
日本《产经新闻》曾刊登报道称:"张作霖被炸死,与日本人无关,而是苏联情报机构所为。"这是该报驻莫斯科记者采访俄罗斯历史小说作者普罗霍洛夫的一篇报道。然而,史实证明,日本关东军炸死了张作霖,这是一桩证据确凿的铁案。  相似文献   

13.
今年3月3日到12日,陈周明同志受江苏人民广播电台的派遣,赴樱花之国日本采访、参观,收获颇丰。归来之后写成《东瀛十日散记》。这里选录其中一节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14.
2012年日本《防卫白皮书》的封面特意选甩了蓝色,并在日本地图下留足了空间。隐约地显示出在南海问题上日本的野心每年7月底,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日本防卫省都会对外公布新一版《防卫白皮书》。在形式上,7月31日这一天的内阁会议会讨论一下白皮书的内容,然后由防卫大臣在防卫省接受记者5到6分钟左右的采访。上午将白皮书挂在网上,同时在政府出版物中心销售本书。今年的《防卫白皮书》并没有选用白色,而是以大海的蓝色为基调,中间是日本地  相似文献   

15.
刘飞锋 《青年记者》2007,(21):24-24
根据史料记载,由英国人美查于1872年4月创建的《申报》,在日本侵犯中国台湾和中法战争等重大战争活动中派出了自己的记者进行报道,这是有历史记载的中国最早的战地报道。方汉奇编写的《中国近代报刊史》和《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都记载了这些新闻事件。1874年6月,"日本借口侨民被杀,派兵侵入台湾。《申报》特派记者一名,前往前线进行实地采访。7月22日起,在报上刊出大量有关日军  相似文献   

16.
日本长野县《冈谷市民新闻》社社长、日中友好人士萨摩正先生于 2 0 0 4年 1 0月 9日下午 ,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学 ,专门介绍了日本地方报业经营特色和日本全国报业发展近况。萨摩正先生早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经济系 ,曾任《每日新闻》记者 ,后继承父业办地方报纸 ,其《冈谷市民新闻》办得相当成功 ,在当地发行普及率高达 93 % ,成为日本研究地方报纸的典范。萨摩正先生在回答学生提问时说 ,他的报纸成功的原因在于 ,从市民角度采访 ,提供适合当地市民口胃的新闻报道 ,而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政府广报 ;另外 ,日本地方报纸相当发达 ,地方…  相似文献   

17.
1984年3月26日,《老人报》在广州创刊。这是我国第一张以老年人为对象的报纸。出于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注,日本《朝日新闻》驻北京记者加藤千洋最近采访了《老人报》,其采访记刊登在1986年3月13日的《朝日新闻》(晚刊)上。现将全文译登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84年3月26日,《老人报》在广州创刊。这是我国第一张以老年人为对象的报纸。出于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注,日本《朝日新闻》驻北京记者加藤千洋最近采访了《老人报》,其采访记刊登在1986年3月13日的《朝日新闻》(晚刊)上。现将全文译登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央视品牌栏目《新闻调查》在采访形态、采访纬度、采访方式和采访目的等方面都有所创新。本文以《新闻调查》为实例,对如何创新电视新闻采访作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四大,举世瞩目。全球记者纷至采访,盛况空前。上海《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主要新闻单位均获准派记者到会采访。这里发表《新民晚报》总编辑助理孙洪康《在全球瞩目的新闻“磁极”上》一文,记述了他采访十四大的见闻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