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平衡木作为我国传统优势项目,一直保持着世界先进水平。以往我国运动员在平衡木这个项目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以2004年苏州全国体操锦标赛上程菲、李娅的平衡木比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人平衡木时的下法技术进行研究对比,找出两名运动员在技术规格、技术创新上存在的优点与不足,为两名运动员在今后的训练中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探讨2013年竞技体操平衡木规则最新变化的基础上,对新规则实施后最近的大型赛事上,我国运动员和世界优秀运动员成套动作编排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出新规则下女子平衡木成套动作的编排特征,以及对我国女子平衡木发展趋势的影响,为教练员、运动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2013年新规则主要变化与发展方向进行分析,进而通过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新规则实施后,参加全运会和世界单项锦标赛前八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  相似文献   

3.
关于测定和提高平衡木上平衡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选题依据随着现代体操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女子平衡木项目的优秀运动员成套自选动作已经进入了高空翻连接复合转体和高难跳步、旋转动作相结合的时代。因此,要求运动员必须善于在各种复杂变化的条件下,准确地感知自身在空间的位置和控制动作的平衡。而平衡木本身就是一项典型的平衡运动,对运动员平衡能力的要求相当高,所以,这种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一套平衡木动作能否顺利地完成。运动员的平衡能力不足,是平衡木动作不稳定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平衡木木上起跳是高难度分值空翻动作的关键技术,本文旨在揭示平衡木屈体前空翻转体180°(简称“F180”)起跳阶段运动技术及下肢动力学特征。方法:使用3台高速摄像机(300Hz)对世界冠军眭禄 F180起跳动作进行拍摄及三维运动学分析,基于 LifeMod 建立19个环节个性化人体模型和平衡木模型,仿真 F180的起跳动作。通过比较实际运动和仿真结果,验证所建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分析人体下肢发力特点及承受的内外负荷。结果:F180起跳阶段,运动员下肢髋、膝和踝关节反作用力依次增大,踝关节负载最大;下肢木上反作用力、关节反作用力和关节力矩均是右侧大于左侧;矢状面和额状面内关节力矩均为髋大于膝,踝最小;平衡木水平反作用力左右方向相反、大小接近。结论:平衡木 F180,运动员为了保证起跳效果和稳定性,双脚必须同时起跳,且都应向正中矢状面发力,大小接近。髋关节力矩在F180起跳中起主要作用,右腿为主要发力腿。下肢关节力及力矩的有效协调配合,提供了 F180起跳垂直动量及向左转体角动量。  相似文献   

5.
当前女子平衡木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37届世锦赛团体、全能和单项决赛运动员为对象,结合悉尼奥运会和2001年、2002年世锦赛等资料,从上法、木中和下法动作的发展,以及完成动作的质量等方面,对当代平衡木的发展趋势作了比较系统的分析研究,希望对我国平衡木的训练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了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杨威完成的跳马踺子后手翻屈体后空翻2周的运动学规律与技术特点,为我国运动员发展此类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7.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了我国优秀运动员林莉完成的高低杠反吊并腿前空翻再握杠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为我国运动员发展和改进此类动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了跳马世界冠军、我国优秀运动员李小鹏完成的跳马踺子转体180°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900°的运动学规律与技术特点,为我国运动员发展此类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以运动员实测运动学参数为参考,对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运动学因素与专项成绩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影响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成绩的助跑速度以及关联因素及关联度,并进行排序分析,为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道格勒斯库跳马前手翻团身前空翻2周转体180°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跳马世界冠军罗马尼亚运动员道格勒斯库完成的前手翻团身前空翻两周转体180°的运动学规律与技术特点,为我国运动员发展此类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1.
冯单杠直体后空翻转体360°越杠再握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了冯喆完成的单杠直体后空翻转体360°越杠再握动作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为我国运动员改进和发展此类型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关于当前世界平衡木比赛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参加 2 0 0 0年悉尼奥运会平衡木决赛的 8名运动员为主要对象 ,通过对当前平衡木比赛分上法、木中和下法三部分的动作稳定性作了研究。结果显示 :上法以木端助跑团身或屈体前空翻为主 ,木中以手翻连接向后高空翻和团身前空翻 (接各种跳步 )为潮流 ,下法多以踺子团身后空翻二周或霍尔金娜空翻下为结束。除技术因素外 ,还应提高运动员的意志力和自信心 ,确保下法的稳定性 ,是获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跳马踺子跳转180°接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类动作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技术,文章通过运动学分析,找出了黄旭完成该动作的技术特点及一般运动学规律,为进一步发展和改进此类动作技术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调研访问法,录像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了当今世界女子平衡木技术发展的新动向:使用单个低难度动作为上法,运用“三个以上技巧动作”构成的“多连接”结合具有高加分因素的“体操/技巧”(或相反)混合的“二连接”,并采用D组以上难度的空翻或“三连接的空翻下”为下法,是当今世界女子平衡木成套动作结构编排的主要特征。而使用“腾空”的D+D技巧“二连接”和C组难度“同一个空翻”的“三连接”、及开发“单臂前手翻”系列动作的新连接,以及使用E组以上的高难度空翻及其连接为下法,将是未来大赛女子平衡木技术发展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个案研究来检验行为程序对平衡木运动员成绩提高的影响,来自研究设计、运动员、教练员等多个方面的评价结果表明:以放松、表象、自我暗示为主要内容的赛前行为程序对调整赛前心理状态具有明显的效果;以做难度前想动作要领为主要内容的赛中行为程序对促进比赛成绩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李吉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427-1430
分析的动作"侧手翻直体侧空翻转体990°"(直体笠松720°)是当今体操跳马项目中最高难度动作之一,动作难度价值被定为7分,是杨威近年来发展的难新动作,这个动作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精确的技术要领以及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训练方法,研究拟通过三维摄像获得杨威做此动作的第一手资料,经过对数码录像解析处理,取得完成该动作人体姿态变化的时空参数.通过整理、计算后进行技术分析和诊断,得出其动作特点及运动学规律并提供定量的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平衡木的跨跳动作技术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自己的训练体会和经验 ,对正确技术在平衡木跨跳动作的训练和教学中的一般步骤、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初步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323C+1动作落地技术的动力学分析,揭示了落地技术的力学原理和影响落地稳定的构成因素.从运动心理学和运动生理学角度,着重分析缺乏自信、过度紧张或过度兴奋等心理因素,视觉、前庭感觉和本体感觉等生理因素对323C+1落地技术稳定性的影响,并具有针对性地提出训练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