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体魄健壮、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意识和开拓精神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人才”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促进学校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能大力推进学校精神文明的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改革,我国的学校体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体育课的类型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选项课、选修课为体育教学方法、手段的多样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对我院开设体育选项课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应以人为本,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要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要向终身体育过渡.高校体育教学应朝着切合学生身心欲求、增强兴趣、培养习惯、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发展,选项课教学满足了大学生的不同需求,能够推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课程目标的实现.体育选项课对体育教学的组织管理、教师的业务素质、考核与评价方法以及场地、器材和设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自教育改革以来.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由计划教学转变为"三自主"教学,且已全面实施.这是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趋势.它不仅使各学科都有明显的变化,同时也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使学生时自己喜好的体育项目产生兴趣,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的锻炼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和增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高了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应以人为本,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要适应时代的变化要求,要向终身体育过渡。高校体育教学应朝着切合学生身心欲求、增强兴趣、培养习惯、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发展,选项课教学满足了大学生的不同需求,能够推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课程目标的实现。体育选项课对体育教学的组织管理、教师的业务素质、考核与评价方法以及场地、器材和设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改革开放的国策指导下,人们对学校体育的地位、功能、目标的认识趋于全面,建立了学校体育管理机构,颁布实施了较完善的学校体育规章制度,对学校体育的教学、科研、课外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师资队伍和场馆建设的投资都有所加强,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成绩是显着的,但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存在着地区的差异、级别差异、待遇差异……这诸多的差异使我国的学校体育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的不如意,本人所书该篇文章是在从我国学校体育的大气候的前提下分析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如何适应21世纪体育的要求的。  相似文献   

6.
赵志强 《考试周刊》2014,(27):111-111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的位置,是推进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堂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生既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影响学生的是教师,没有课堂指导和影响就没有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关心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我国一个长远的战略方针,然而最近国家关于"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令人触目惊心,引起国人的极大关注,那就是仅亚洲而言,我国目前青少年的身高和体质远不如日本。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学校体育是影响学生体质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改变目前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向、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是学校体育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也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所必须研究的课题。传统体育教学脱离实际,存在许多弊端,严重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体育教学的改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是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内容.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等应用型人才,是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是新时期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本文对学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进行重新思考,提出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学校体育的改革也在进行中。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小学体育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建立与我国"奥运战略"和"全民健身战略"相协调的小学阶段体育战略。一、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我国经济建设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尽快解决好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一时期的学校体育主要是恢复体力的基本教  相似文献   

10.
正体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德育、智育和体育密切相关,承担着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任。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体育运动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尊重学生们的个性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育需求。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好坏与成果的显著与否,与学校体育参与的形式和途径密切相关。体育模块选项教学是体育改革的一个创新点,在选项教学中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和教学  相似文献   

11.
体育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体质健康呈现整体下滑趋势的今天,把学校体育文化提高到学校文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位置符合新课程改提出的"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笔者试从"体育教学文化""特色体育文化""体育活动文化""自主体育文化"等方面阐释学校体育文化建构,以期形成学校体育文化的系统思想,让学校体育文化更好的服务孩子们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浅析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心理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体育及学校体育教学蕴含了丰富的心理学因素,"动"是体育教学的最基本特征。文章提出心理互动概念,分析其产生的心理学基础,强调心理互动在体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作用,说明良好的心理互动是实现良好的教学互动的前提,并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分析创设心理互动的方法和途径,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浦磊 《考试周刊》2013,(59):118-119
"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让每个学生都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中受益,这是体育教学的一个最基本的理念。针对目前广大高中生喜欢运动,但对体育课不感兴趣、运动能力差等原因,在体育教学中要选择"选项教学、分层教学"的组织形式,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系统的学习,以便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与进步。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框架内,开展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互动,是时代的要求,社区体育的发展,是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相伴随的.以"学校、社区、家庭一体化体育理论"和"终身体育的理论"为支撑,从组织形式到活动内容,构建多元的、多层的融合互动,资源共享,把学校体育送到社区和家庭,把社区体育引进校园,从体育活动的相互交流到体育精神的相互影响,实现学校与社区体育文化的共同提升.加快"让学校回归社区"的进程,创建和形成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因为学校体育在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国民体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及其机能的正常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应了解少年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以实现体育教学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6.
对余杭区多所学校的体育教学环境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运用生态学研究方法,着重对社会环境进行分析和论述,并提出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策略,为改善余杭区学校体育教学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结合学校体育教学实际,对计算机辅助体育教学计划的制定、体育教学组织实施的管理,以及体育教学质量评估的管理提出思路,为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者紧扣现代教学管理理念,合理地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辅助体育教学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体育的本质特点是通过身体练习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时期的学校体育必须摆脱虚浮、臆断等"异化"状态,根据社会以及教育发展的趋势,纠正学校体育发展中出现的偏差,坚持科学的人本理念,以学科为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优化体育教学的路径:坚持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强调体育教师的责任意识,实现教师角色目标。  相似文献   

19.
于冬连 《考试周刊》2013,(6):120-121
<正>一、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历史的、传统的和主观的原因,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不一,对学校体育的本质观、目的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的认识,仍处在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层次上,特别是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实施,由于条件的限制,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1.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广大城镇和农村,因城乡的差别,"望子成龙"心切,以考取高一级学校取得铁饭碗为目标,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这些陈旧的观念影响到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  相似文献   

20.
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教学目标"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关键要素,它标志着学校体育教学实践所要达到的育人方向和培养标准的预期结果,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动态、开放的概念体系,它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而发展,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和时代性,同时也隐含着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