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以创新意识构建教师、学生、管理服务者三位一体的"大思政"格局,通过明道、信道、传道,使育人者先受育;通过联动四个课堂,运用四个载体,实现学生思政"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通过创新领导、责任、制度、环境四个协同,强化服务理念来提高管理服务者思政水平。切实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守住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底色。  相似文献   

2.
协同育人衔接机制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中各要素形成连续性和有序化状态的保障,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保证。结合当前协同育人衔接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组织衔接优化组织机制形成协同育人集成力,强化培训衔接提升意识能力形成教师团队协同力,深化内容衔接整合内容体系提升课程内容融合力,巩固保障衔接健全多重机制形成协同育人保障力,四管齐下共同推动协同育人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学科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角度而言,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乃至整个思政理论课程建设的"牛鼻子",直接关系着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本身包含了教学实践本味的坚守、思政课程建设的推手、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等价值蕴含,但同样也面临着教学理念固化造成的理论观照缺位、课程改革凸显的课程设置滞后、教师主体地位羸弱致使的教师专业发展不充分等现实困境,应通过体悟教育本真,重塑教学理念;立足育人要求,把握课程属性;加强教师发展主体意识,学会教学反思;强化教师教学合作,构建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等路径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殷飞 《中华家教》2022,(2):26-35
在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中,学校是主导,教师是主体,但在现有的基础教育实践中,教师特别是初任教师的协同育人能力整体不足,正在成为影响协同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师范教育作为教师成长的"母机",其课程中长期缺失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知识体系,导致教师协同育人意识与能力无法满足实践需要.因此,在师范教育过程中培养和建构师范生的协同育人能...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浪潮以不可抵挡之势席卷教育,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发展机遇:教学层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层面促使教师角色多样化;学生层面有利于私人定制化的来临。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教学缺乏人文关怀,教师权威遭遇威胁,学生能力遇到挑战,个人信息面临泄露等情况。鉴于此,在人工智能时代,回归教学的育人本质是其应有之义,教师"走进"人工智能为其主体之维,健全法规、加强监管是其实现之途。  相似文献   

6.
高校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但当前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时面临着教学理念有待更新、思政育人能力有待加强、协同育人观念有待提升、考核评价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增强专业课教师思政素养和育人意识、提高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强化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能力和推进科学化奖惩评估机制建设等策略,以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辅导员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决定着思政教育的实际成效。以协同理论为载体,探讨高职院校辅导员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之必然,并对其协同育人之困境与模式进行分析。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速构建大思政格局、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是育人之必然,但面临顶层设计缺乏整体性、育人实施过程各自为营、合作平台建设长期缺位等问题。高职院校辅导员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应构建职能部门与学院、学区与舍区、辅导员与担任班主任的思政教师、业务与实践结合的“四联系”模式,稳固教育主体功能,助力协同育人方向。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实践面临教育理念价值引领弱化、师资队伍德育能力不强、课程教学政治思想渗透不足和协同育人管理机制滞后等问题.民族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的改进应该强化课程思政意识与责任担当,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完善的协同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为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各个高校积极响应,教师积极参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与其他各类课程教师在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实践过程中仍然有许多难点问题需要解决:教师缺乏课程思政观念意识;课程思政的教学视野不广、能力不足;育人情怀不深;思政课程缺乏亲和力与针对性。对此,我们需要强化教师思政育人观念,筑牢课程思政意识;肩负立德树人责任,扩展课程思政视野;促进教师思政知识学习,提高课程思政能力;增加教师情怀厚度,提高课程亲和力与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的核心是育人,提升高校课程思政育人功能,需要探索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策略。实施协同育人策略,要强化协同意识,运用系统育人教学方法,建设协同育人教师团队和相关平台,建立和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做到理念协同、方法协同、队伍及平台协同、机制协同。  相似文献   

11.
三全育人背景下实现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能够充分涵养高校辅导员政治理论素养、切实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育人成效、有效凝聚双方优势形成育人合力。在具体实践中,应注重从打破割裂局面、摒除工作局限、顺畅互动平台等关键内容出发展开研究,从而强化协同育人意识,提升高校育人实效;搭建沟通互动平台,稳步提升育人效果;完善协同育人机制,营造和谐育人氛围,以从根本上起到协同育人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2.
王诗叶 《海外英语》2014,(13):48-49
文章分析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的优势,同时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文化育人的实践困境,即:在教与学的价值取向上,"教"与"学"的异化亟待解决;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态度上,文化自卑与文化自负亟需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文化育人"意识缺场。最后,文章提出大学外语教学中文化育人的路径选择,即:培育文化自觉;强化文化内涵建设;强化母语文化输出以及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进行协同教育等。  相似文献   

13.
在"三全育人"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必须与专业课程协同育人,形成合力,从而实现课程育人功能的优化.通过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提升协同育人能力,加强协同育人资源建设,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4.
高校实践育人是一个开放、复杂的系统,需要各子系统内部及各子系统之间协调配合才能科学、高效运转。协同理论是研究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以协同理论为视角研究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高校可基于协同理论的"支配原理"、"协同效应"、"自组织原理",围绕"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实践育人机制建设;依托"实践育人共同体"健全实践育人系统建设;基于"学生获得感"设计实践育人效果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工程制图"课程思政的建设,强化教师育人意识,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提出了"工程制图"课程思政的目标与思路,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着手构建工程图学课程思政教育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通过课程思政研讨与培训等教育活动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育人能力。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师有着教书、育人"一身二任"的天职。但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身二任"而言,归根到底是"一任",即做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这"一身一任"集中表现为"教书"和"育人"的全面统一,彰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存在意义及现实价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于"一身一任"主体认同的建构,需要得到来自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也需要来自社会层面的合适的文化氛围,需要来自高校层面的支持动力机制,更需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自我建构。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新的课程观和教育理念,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旨在发掘所有课程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所有教师、专业和课程的育人功能.因此,课程思政建设是所有学科全面推进、相互协同,实现人才培养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过程.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教师思政意识薄弱思政与专业分离以及网络信息化的负面冲击等现实困境.为此,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强化育人意识,在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意识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学科融合,利用互联网优势构建"大网络"思政工作格局,层层推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的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决定着思政教育的实际成效。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要打造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合作的育人团队,形成学校、教务部门与二级学院(系)协调配合的育人格局,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代,课程思政成为了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需要协同工作,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三全育人”目标的实现。分析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发展现状,得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推进课程思政协同机制的建立。总之,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保障是建立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合作的课程思政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出现的功利化、工具化倾向,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把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方向.通过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的协同育人、校园文化活动、特色实践活动、新媒体新技术等路径探索,开展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和法治教育、心理健康和抗挫抗压教育等内容实践,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培育创业品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