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野外站联盟是中科院为了加强对外合作、实现协同创新、服务国家需求的重要行动。文章分析了野外站联盟建立的背景及建设内容,总结了野外站联盟取得的初步成效,并展望了未来野外站联盟的协同创新目标。 相似文献
2.
野外定位站(台)是中国科学院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49年建院以来,根据经济、社会和科学发展,特别是地球科学、生态环境科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等学科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学院相继组建了一批野外定位站(台),目前共有105个。其中从事农业生态研究的22个,林业生态11个,草地生态4个,江河湖泊湿地8个,海洋7个,沙漠与荒漠化防治11个,冰川积雪冻土与滑坡泥石流5个,生态环境保护8个,大气、遥感及空间观测8个,地磁9个,天文10个,腐蚀2个。有15个站通过院的论证和批准,成为院级开放站。有一些站(台)… 相似文献
3.
4.
本文总结了如何在生物学野外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应重视如下几个重要的环节,包括实习前材料准备和学生的分组、具体的实施过程和实习考核和成绩评定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20多年来,中国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已建成国家级和局级生态站26个,布局涵盖我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青藏高原高寒区和西南岩溶地区等特殊环境,承担我国荒漠生态系统的定位观测、监测评估、科学研究、示范服务和基地建设等任务。依托研究网络,组织大型沙漠、戈壁综合科考,填补我国沙漠科考的最后空白;探索荒漠化综合治理的中国方案,集成四大典型区域的经典模式,制定相关行业和学科标准。进入新时代,研究网络要立足行业优势,加强联网-并网协作,优化站网布局,精进观测技术,拓展研究尺度,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回答社会和科学关切,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全方位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6.
野外站是分布式的野外科技基础设施,是中国科学院具有相对优势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特别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主导、引领着我国生态系统领域国家站的建设和发展方向。"十四五"中国科学院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网络(以下简称"野外站网络")的建设更加重视顶层设计与全面布局,进一步明确野外站网络的定位和目标,提升野外观测数据的质量及其对外服务和共享;面向学科前沿、针对国家重大需求、突出科学内涵,重点建设野外站重点科技基础设施,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观测实验网络("坤脉工程")的立项,提升野外站网络的装备水平,增强野外站的核心竞争能力;全面推动野外站的信息化建设,加强运行保障能力建设,改善野外站网络的科研环境;深化面向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的科学研究,凸显野外站网络的科学价值;建设与拓展专项观测网络;重视野外站网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7.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的科学研究工作在国家科研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入挖掘高校科研潜力,对于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当前高校科研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加强高校科研团队建设需要政府、高校和团队共同努力,既要发挥高校的主导作用,同时应加强高校科研团队的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在高校教师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不少青年教师因为繁重的教学工作而对科研工作有所忽视,但是科研工作对提升教学质量、提高个人综合能力等方面又具有重要意义。高校青年教师应树立正确的科研意识和科研理念,将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有机结合,通过多方途径的努力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最终实现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创新型人才、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11.
滨海湿地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是重要经济鱼类资源的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也为湿地鸟类提供食物和栖息环境,是地球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类型。同时,滨海湿地也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已成为全球变化的生态脆弱带和环境变化敏感区。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以下简称"黄河三角洲站")围绕我国滨海和河口湿地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国家战略科技需求,致力于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陆-海相互作用过程、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为主线,基于长期定位监测和野外控制试验,量化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碳汇现状、规律及其驱动机制,明确了水文过程与水盐运移对滨海湿地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揭示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与适应规律;构建了退化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技术体系,提出了"健康滨海湿地"理论与技术模式,研发了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实现滨海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协同发展,丰富和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滨海湿地生态学。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基础数据、科学依据和关键技术,弥补了我国特别是北方河口三角洲湿地长期观测研究的不足,也使得黄河三角洲站成为国内外...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网络信息生态链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从概念界定、结构模型、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和应用研究5个方面,综述了当前关于网络信息生态链的研究,简要评述了网络信息生态链研究的意义,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三江平原湿地研究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自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中的VIP维普中文期刊网1989年~2003年和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自1994年~2003年间,以三江平原为关键词,同时包括挠力河和别拉洪河等三江平原典型流域湿地公开发表的湿地研究论文为对象,分别对其加以分析归类.认为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该区以湿地农业和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为主;中后期以资源开发和自然环境变化为研究方向,生物多样性和流域治理领域研究明显加强;2000年之后,从资源开发到湿地环境变化、湿地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湿地结构、功能、湿地评价、湿地研究技术与手段、湿地保护和管理等各项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明显拓宽.论文对三江平原湿地科学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研究内容及其在国内湿地研究中的地位作了评述及展望. 相似文献
14.
15.
区际产业联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我国的国家价值链体系以实现与GVC均衡对接,关键在于形成区际产业联动格局。区际产业联动的研究涉及到区域协调发展、区域集群与外部联系和国内产业与GVC对接三个视角。区际产业联动研究方法以区域间产业结构差异分析法、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产业关联分析为主,目前开始采用复杂网络方法。研究认为,区际产业联动是以本土企业、政府和产学研机构为主体,以区域间协调发展产生帕累托最优效应为目的,所形成的与GVC并行且相对独立的网络状区域间产业链接关系,未来的研究中有必要采取网络化模拟、实证和案例方法,分析宏观联动现象的微观涌现机理。 相似文献
16.
17.
城市地理学研究方法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地理学研究方法受哲学思潮、相邻学科、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多重影响。通过积极消化西方已有的理论与方法,并分层次吸收与中国本土密切结合的内容.城市地理学研究方法建立起了多种路径,强调方法研究与应用案例结合,传统方法与前沿方法兼顾。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的系统研究,从学科体系上弥补了中国城市地理学偏重于经验与实证研究的缺陷,引入了行为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新的方法论;从知识共享与人才培养上,组织了方法论的主题研讨会,营造出积极的理论争辩氛围,形成以中青年学者为主的方法研究团队。未来中国的城市地理学研究方法,当以科学主义与实用主义相结合,外生地理学与内生地理学相统一,积极推进地理资源共享平台与研究者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策勒沙漠研究站(以下简称"策勒站")位于新疆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脆弱的生态环境、频繁的风沙危害,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制约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沙漠持续前移,"沙临城下"——距策勒县城仅1.5 km。流动沙丘不断掩埋良田,蚕食绿洲。策勒站围绕区域脆弱生态环境治理和农牧民脱贫增收所急需的关键科技问题,通过长期监测研究和试验示范,系统阐明了极端干旱区主要优势植物的逆境响应机制和适应策略,构建了流沙治理模式,提出了引洪灌溉大面积恢复柽柳植被的技术体系,解除了流沙侵袭对策勒县城的威胁;同时,还提出了绿洲外围新垦沙荒地棉花高产稳产种植模式和肉苁蓉接种的技术体系,创建了区域水资源优化利用的技术体系,并在新疆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策勒站已成为国家部署在新疆南部的重要科技研发平台和试验示范基地,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福州服务站建立的背景、意义、建设内容及运行服务情况,最后提出服务站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