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进行一场意义深远的改革之时,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推出,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迈向了一个新阶段,它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的改革也成为了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全面贯彻《纲要》精神,是幼教界乃至基础教育界一场历史性、革命性的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课程的改革”,课程是联系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桥梁,是教育目标和教育结果的中介。《新世纪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以下简称新《课程》)就是为了全面反映《纲要》的教育思想,在吸收我国课程改革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的教育,而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青少年学生是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实现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历史任务,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关系到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更是一个关系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重大问题。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  相似文献   

3.
一、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已经正式颁布,这标志着我国的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开始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标准》对“全体”的含义有这样的表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教学;不同的人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提法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可以认为《标准》倡导的是一种“大众数学”。当然,升学必然意味着“淘汰”。但只以淘汰为目的教育肯定是有问题的教育,因为教育有比“升学”更重要的目标,那就是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致力于提高国民素质,在个人领域培养一批跨世纪的人才。”21世纪来临之际,由应试教育向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转轨,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转变。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自然不可避免地遇到挑战。体育教育过去由于培养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早期教育” 教育如何适应高速发展的科技和生产的需要,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尽早发现人才,尽早培养人才。1957年后,由于苏联卫星的冲击,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早期”教育或“天才”教育的热潮,并且被当作国际间政治、经济、军事竞争的一项战略措施。譬如美国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1973年通过的《天才教育法》,都提出“为了国家的安全,必须选拔我国大量的天才儿童,并努力进行天才儿童教育”,“把教育投资重点放在那些最聪明、最有天才,最擅长某种技艺的公民身上。”1962年主管国防科研的海军中将海曼·里柯弗,在一次国会教育报告中竭力主张,对有“天赋能力”的学生给予特殊的教育,否则美国教育将  相似文献   

6.
“体育”一词的来龙去脉,以及在我国的由来,是体育史研究工作中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新体育》80年第9期发表的《“体育”一词在我国的由来》一文(以下简称《由来》),我觉得有商榷的必要。“体育”一词是近代才使用的。近代体育传入我国后,起初也没有用这个词,而是使用“体操”一词。后来,“体操”、“体育”长期并用,直到1922年北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国务院1999年6月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中提出“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实施健康教育,《决定》是中共中央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又一重大决策,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体育教育如何贯彻《决定》的精神,实施“素质教育,健康教育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新的课题。”通过“选项分层”的教学改革方案,并且通过在教师、教材、内容、场地等结构方面的改革,使体育向多功能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1998 - 2 0 0 2年实施了《面向2 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今年启动实施《2 0 0 3- 2 0 0 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新一轮的《行动计划》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宗旨,把农村教育确定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贯彻国务院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的各种重要部署。同时,继续重点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围绕“新世纪素质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促进毕业生就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和“高素…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阶段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就必须认真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但是,这个问题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并没有真正解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明确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个重大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我们必须从这个高度来认识问题,开展工作。而要做好这项工作,我们的学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主席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 :“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 ,是一项提高全民素质的教育 ,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它肩负着双重任务 :一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德才兼备的新生 ;二是为未来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素质优良的劳动后备大军。后者的任务光荣而艰巨 ,直接关系就业劳动者的素质。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过程中应运而生的“素质教育” ,是“为人的一生打基础”的教育 ,强调的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12.
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生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对不断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强调,“它与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教育领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年龄特征与教育的关系问题上,他的论述是十分宝贵的,把它看做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嚆失,並不过分。孔子说: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篇》) “戒之在得”的“得”,历代注释家都训为“贪得”,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早就有关于以“以德为本”的历史传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提出了“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这些都是儒家的“以德为本”、“德教为先”思想的根源 ,是我国古代德育教育的思想来源。重视德育、加强学校德育教育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同志 ,始终都坚持把德育教育放在重要地位。从建国初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到 2 0 0 0年 2月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 ,都强调要全面地…  相似文献   

15.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迈入了新的时代,优化传统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逐渐凸显。在挖掘“健康中国2030”战略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传统学校体育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并以“健康中国2030”为契机,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方略。  相似文献   

16.
金庸先生在《鹿鼎记·后记》中写道,其小说的“技巧和价值”“长篇比中篇短篇好些,后期的比前期的好些”。五大卷1400多万字的“封刀之作”——《鹿鼎记》,在金先生心目里自然是最好的。我国近年来出版的金庸小说评论集子中也不乏这样的观点:“《鹿鼎记》是金庸的最独特、最深刻也最成功的史诗性作品,是他的炉火纯青的集大成之作”;“《鹿鼎记》就是金庸的《堂·吉诃德》”等等。另外,金先生在回答“《鹿鼎记》是不是别人代写的?”这一读者来信所提出的问题时,还明确地说:“《鹿鼎记》已经不太像武侠小说,毋宁说是历史小记。”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教育科研是发展教育的动力;教师是发展教育事业的主要力量。教师具备科研素质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自身提高和转型的客观需要,因此研究教师科研素质问题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现实要求。我国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已从不同侧面调查了当地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现状,并制定了一些相应对策(如北京市“八五”重点课题《组织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研究报告》,《教育科学研究》1996年第3期等),对这些城市的教育规划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目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九十年代我国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实现对大学生进行法制观教育的主渠道。本文主要探究如何以“问题”为基点,围绕“问题”组织和展开教学,通过对以问题为导向的法治教育课堂教学策略的设计思路、基本步骤与关键环节的梳理,探讨适合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特点的法治教育教学活动模式。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以来,我国教育界就开始探讨,传统教育是否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以“升学为目的”的教育能否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87年柳斌同志在《人民教育》上发表《采取切实措施,端正办学思想》中提出“不能把基础教育办成升学教育”.在此期间不少学校也开始进行“把升学考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的改革实验.直到1994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成为教育界的热点问题,并将讨论推向高潮.10多年来不少中小学在探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经验,如山东烟台市、山东临沂第一中学、上海建平中学、湖南旧罗等,但从总体来说,在大多数学校,几乎还是应试教育的天下,讲的素质教育,实际做法还是应试教育那一套.这里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还是对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实质缺乏正确的理解,没真正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解决问题,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此,我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