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年级新生进入学校学习,是儿童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他们正脱离幼儿学习的主要活动方式——“游戏”,逐步转向以”学习”为主的主导活动,这种转变不是随着学生跨进小学大门而自然发生的,而是从以游戏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学习为主,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心理特征是:①无意注意占优势;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相似文献   

2.
不该被忽略的游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戏作为幼小衔接的关键,近年以来被我们所严重忽略掉了,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醒。其危害具体表现在:儿童进入小学阶段学习以后,学校教育完全忽视甚至是漠视掉了低年级小学生的游戏课程与教学,以至于众多小朋友很难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和有心理舒缓的空间。在导致许多一年级小学生难以尽早适应小学环境的不少因素中,由于小学没有开设游戏课程和进行游戏式教学可能是最为首要的一个原因。 现代教育游戏论认为,游戏作为一种很适合儿童的活动形式的学习,它不但能够调节和缓冲儿童  相似文献   

3.
小学阶段是儿童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是培养心理素质、奠定人格基础的关键期。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注重“幼小衔接”,抓好学习适应;培养行为习惯,塑造健康人格;丰富活动内容,促进个体社会化。一、注重“幼小衔接”,抓好学习适应儿童进入小学是他们生活历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开始真正的学校生活,从以游戏为主转变为以学习为主,这就要求他们坐下来认真听讲、独立完  相似文献   

4.
在体育活动中,体育游戏是以娱乐身心为目的,建立在各种体育动作的基础上,是全民强身健体的首选。有关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对人格的培养存在积极效应。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进入学校后,学习虽然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但是游戏在儿童的生活中仍然占据主要位置。体育游戏的最大特点在于集娱乐与健身为一身,融教育和健康为一体,可以有效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并得到广大教师和儿童的喜爱。  相似文献   

5.
游戏是儿童学习和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部分活动内容,尤其是在学习活动中应用游戏教学方法有利于提升儿童的学习积极性,符合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此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应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将游戏活动融入教学活动中。本文将分析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活动中趣味性游戏的应用途径,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会娟 《学周刊C版》2014,(2):217-217
在体育活动中.体育游戏是以娱乐身心为目的。建立在各种体育动作的基础上.是全民强身健体的首选.有关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对人格的培养存在积极效应。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进入学校后.学习虽然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但是游戏在儿童的生活中仍然占据主要位置。体育游戏的最大特点在于集娱乐与健身为一身.融教育和健康为一体.可以有效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并得到广大教师和儿童的喜爱。  相似文献   

7.
浅谈幼小衔接中幼儿社会性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幼儿将跨越两个学习生活阶段.既存在着连续性,又具有阶段性,在此期间,幼儿要发生一定的质变,这种质变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这个条件主要是主导活动的转变,即幼儿从以游戏为主导活动形式转向以正规课业学习为主导活动,新的主导活动对幼儿身心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幼儿的学习生活以游戏为主导活动,而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的。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这个转折期,如何巧妙地化解这一矛盾,让学生在入学的第一节数学课上接受数学、接受教师,进而接受教师对他提出的要求,这是我这么  相似文献   

9.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被视为儿童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之一。为了帮助儿童更好适应适应学校学习生活新环境,寻找一种能贯通幼儿园与儿童今后学习生活的共性活动作为桥梁。分享阅读活动可以在幼儿园、小学甚至中学、大学乃至一生中进行的连续性活动,从幼儿园开始组织开展分享阅读活动,以此连续性的活动促进儿童语文素养的养成,为其今后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人们依据过去感知记住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进行加工改组,创造未来事物的新形象,叫做想象。人们凭借想象预见事物的未来,而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是人们创造性活动的前奏。可见,想象对于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对于儿童个性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儿童想象发展的意义和趋向学前期儿童在玩弄玩具和简单的游戏中,开始发展想象;学前期幼儿通过听故事、诵儿歌、表演、绘画、建造活动和游戏等等,丰富和发展想象;进入小学后的儿童,由于学习生活对他们提出的新要求,促进了想象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小学儿  相似文献   

11.
儿童心理素质的发展是儿童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在儿童的各种活动中进行的,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发展的。儿童在进入小学以后,才开始系统地学习,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新的学习生活引起儿童心理结构的改组,并随着年级的升迁,他们学习的心理结构逐渐完善起来。这期间,学习活动促进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情感意志以及心理素质的发展。而这些心理素质的发展又进一步为学习更复杂的知识打下基础。小学儿童的学习目的何在呢?学习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呢?小学儿童学习的最重要的结果不仅仅在于获得知识,更重要的在于改变…  相似文献   

12.
少年儿童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一年级 ,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环境、学习方法的转折。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是以游戏为主 ,而进入小学以后 ,则是以课堂教学为主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与学前班的语言教学有着根本的不同。怎么教 ,如何学 ,便成为幼小教学衔接中的关键。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处理好教法中的幼小衔接  学前班中 ,幼儿教师采用的是游戏教学法 ,如说话、表达、讲故事 ,儿童是在丰富多采的活动中接受知识。转入小学后 ,他们对老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进行教学很不习惯。因此 ,要注意运用适合儿童心理的方法激起学生学习的浪…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和小学是两类不同的教育机构,它们对儿童的学习、生活、行为等诸方面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在幼儿园,是以游戏为主,贯穿于一日生活中,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和对外界的看法。而进入小学后,是正规的分科教学,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在幼儿园,老师认为机灵、能力强的孩子到了小学常被老师认为是调皮、捣乱、不遵守纪律、不听话的学生。六、七岁的孩子对这种突然的变化是很难接受的。  相似文献   

14.
从以游戏玩乐为主的幼儿园生活进入正规系统学习的小学生活,入学是儿童人生中很重要的转折点。最初入学适应会对儿童在学校中的生活、学习态度及以后社会作为产生深远的影响。《一年级》讲述的是一群小学新生进入校园之后的生活故事,从学生、老师、学校、家长多方互动探讨一年级启蒙教育这个严肃又至关重要的命题,由此引发对小学新生进入小学的适应问题的思考,从家长、学校、老师三方面分析如何帮助小学新生适应小学生活。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不少小学设立了学前班,让幼儿受一年学前教育后再进入小学。学校教育与小学教育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它们既有内在的连续性,又有明显的区别。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学前儿童(6岁左右)的一般心理特征,对他们进行合理的教育。 一、多组织儿童做一些象征性游戏 学前班儿童由于行为、语言的发展,生活范围的进一步扩大,独立性的不断增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心理需要更加强烈。象征性游戏把现实同化于儿童自我的愿望之中,是学前班儿童非常喜欢的游戏活动。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时,游戏内容要多和社会生活相联系,  相似文献   

16.
赵源 《小学生》2013,(12):66-66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的教学对象是刚刚进入校门,正处于童年阶段的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因而,品德与生活这门学科的教学要回归生活,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体验学习的乐趣和生活的幸福。  相似文献   

17.
杨艳丽 《新疆教育》2012,(19):80-80
儿童进入小学阶段,身心发展的条件有了新的变化,一方面是自身生理发展的变化,如儿童身体外形的不断变化。此时儿童的各种生理机能和神经系统也得到了比较完善的发展,这都为他们心理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儿童升入小学,开始接受正规的课堂教育,他们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与学前期以游戏活动为主的生活不同,在小学阶段,教师将对他们提出更为规范性的要求,同时,他们需要面临一定的学业压力,处理与其他同伴的关系,获得肯定感与归属感,这都对小学阶段的儿童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处理不当,很可能引起他们内心的冲突,形成一定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游戏不仅是儿童十分喜爱的活动,同时也是一项有效的习得和生活方式。它在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认知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儿童社会性和其人格的完善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如果说家长对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还无可非议的话,随着儿童幼儿阶段的结束,进入以书本学习为主要内容的小学阶段,游戏在家长眼里,便成为了“不务正业”或者“不学无术”的代名词。此外,随着小学生竞争压力的加大,学业任务的增多,游戏离小学生的生活也越来越远。事实上,科学合理的游戏不仅不会浪费小学生的宝贵时间,反而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游戏…  相似文献   

19.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在学习、生活、制度、时间等方面有着很大差异,儿童从以游戏为主导转向以正规课堂学习为主导,容易造成入学后的不适应。同时,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  相似文献   

20.
入学教育是学校整体教育的重要一环。几年来,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努力把求入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了解儿童特点,明确入学教育的重要性。 六、七岁的儿童进入小学读书是他们学习和生活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的表现是:由松散的、不正规的家庭教育向紧凑的、正规的学校教育转化;由家庭或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活动向学校以学习生活为主的活动转化;由散漫的活动向有规律、有纪律的活动转化;由个体活动为主要形式向群体活动为主要形式的转化。实现这样的转化,他们必定要经历从不适应到初步适应,从不习惯到逐渐习惯的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