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关怀具有生物学基础,是一种基础性德性品质,是人的共生性的必然诉求,能满足当代学生的心理需要。因此教育关怀在现代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是对学生的心理关怀、生命关怀和发展关怀。教育关怀品质的实现,关键在于教师,在于关怀性师生关系的建立,称之为教育关怀,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师爱,而是蕴涵着对话、尊重、理解、聆听和宽容等特点。现代教育具备关怀品质具有本体论和方法论意义,教育关怀是现代教育的道德向度。  相似文献   

3.
关怀授课法探索"两课"教学的关怀模式;在教育观念、教育能力和知识结构方面提升教师的关怀素养;在德育工作者关怀任务、德育途径的生活化和德育机制的合力教育方面保证关怀德育实践环节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4.
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关怀性的事业,关怀教学是以伦理关怀为基础,以理解、尊重、平等、责任和爱为价值导向,以追求共同发展为旨归的一种教学形态。关怀教学研究是在知识教学的控制与僭越导致教学中关怀失落、教学主体生命异化和教学改革吁求人文关怀的背景下展开的,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怀教育中,被关怀者回应施爱亦为重要。目前,国内针对"回应关怀"的探讨明显缺失,对"关怀"价值的研究呈现单向性、片面性的不良趋势。由此基于内尔·诺丁斯的关怀伦理学,对关怀中的回应行为进行探讨,提出回应关爱的策略主要有体验性策略、暗示性策略和灵活性策略。  相似文献   

6.
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关怀,具体表现为:偏重技术理性,忽视实践关怀;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情感关怀;具备强烈的职业意识,缺乏人文关怀。诺丁斯的关怀伦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从关怀伦理的视角出发,教师专业发展在目标上应注重培养教师的关怀素养,围绕关心为主题来组织课程,在教学中淡化教师的职业意识,建立关怀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游宇明的散文创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思想上,人文关怀、社会关怀和自然关怀成为其散文的价值取向与基本主题。艺术上,将理、事、情融为一体,视角选择独特,语言简练优美,初步形成了一种质朴明朗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哲学以其独特的品格,对自然、社会、人生进行着不懈地终极关怀。通过论述哲学的价值和意义,澄清人们对哲学世俗化理解。  相似文献   

9.
校园欺凌的实质是学生缺乏关怀导致的道德行为偏差,进行严厉的惩戒的确能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但并不能让学生意识到欺凌是一种不道德行为。校园欺凌治理的关键应该是让未发生欺凌的学生断绝欺凌的念头,形成道德自律;让被欺凌的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关怀教育理论主张以关怀建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其教育思想与防治校园欺凌的感化、教育、挽救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相契合。从关怀教育理论的视角来看,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有:学生缺乏自然关怀体验,阻碍了伦理关怀的激发;学校缺乏关怀氛围,部分学生道德异化;关怀榜样缺失,部分学生道德冷漠。由此提出校园欺凌的防治之道:加强自然关怀,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育成关怀品德,消灭欺凌的种子;营造关怀氛围,切断欺凌的诱因。  相似文献   

10.
先秦儒学中有许多关于人文关怀的宝贵思想,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对于人性的关怀,对于个人品质塑造的关怀,以及"以人文化成天下"的在教育过程中对人思想的关怀。目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吸取先秦儒学中关于人文关怀的有关内容,着重建构人们的精神世界,培养德性伦理。  相似文献   

11.
道教中人在致力于追求肉体成仙等等最高神学理想的同时,也曾深深契入社会现实生活之中,面对社会、人生致思,提出了丰富深刻的生命关怀思想。道教生命关怀思想大体包括个体关怀、社会关怀、终极关怀等等方面的内容。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思想的系统考察,揭示道教生命关怀思想对于现代人生所具有的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共山西长治市委和长治市政府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在学习"三个代表"中,大胆实施全方位的"自逼机制",激发了各级干部的工作热情,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文章认为,"自逼机制"政策体系所呈现的人文关怀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扩充与完善都不应偏废这一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在功利主义教育目的的影响下,学校和教师视学生的学业成绩为唯一的教育目的,以至于在教育中出现后进生这一弱势群体。人们都有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需要,而后进生主要是精神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是后进生缺乏内在转化动力的原因。基于诺丁斯的关怀理论,本文通过由单一关注成绩到关注学生的心灵、由单一化的评价方式转向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融情于教的教育方式,来实现后进生的转化。  相似文献   

14.
原亮 《比较教育研究》2006,27(12):77-80
教师关怀的核心是关注教师群体并改变不平等、关注教师群体并消除由于外在各种差异带来的不平等、关注教师群体并消除由于各种差异带来的歧视.本文从雇佣关怀、年龄关怀、待遇关怀、病残关怀、隐私关怀、言论关怀六个方面回顾了美国联邦政府制定的有关教师关怀的法律.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问题及西方社会面临的困境迫使教育重新追寻关怀价值观,关怀学派在学校教育方面逐渐形成了系统的思想,特别是在课程改革和设计方面提出了崭新的思路。在对课程意识、课程理想、课程功能批判的基础上,关怀学派提出了关怀主题课程设计的原则、课程的连续性,以及关怀课程的内容、组织与开展、评价等,对于解决现代教育的困境提供了有价值的课程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16.
关怀伦理主张关系的和谐,把行动的注意力从道德自我必须转向他人,对他人现实的关注,注重在具体的情境中看重的是关怀行动的结果。老年人成为伦理关怀的被关怀者、接受者,关怀者要尊重和洞察被关怀者的精神需求,并付诸于实际行动的关怀、照顾、体贴。同时,被关怀者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关怀方的关怀作出回应,主动接受关怀。以"关怀"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从关怀伦理的维度关怀老龄者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分析老龄问题的一种有益尝试和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7.
18.
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人文关怀的精神支撑。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思想是和谐社会加强人文关怀的一个理论依据,现代国人的精神境况是加强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现实依据,注重人文关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本身的内在诉求。当前加强人文关怀自觉需要特别注意四种关怀的自觉:文化关怀、终极关怀、生态环境关怀、教育关怀。  相似文献   

19.
关怀学派道德教育思想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产生于美国,这种道德教育思想有着独特的视角。文章首先阐述关怀学派关于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的观点,并对其历史地位、贡献和局限性进行评价,以期对我国道德教育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党内关怀思想及建立党内关怀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党内关怀思想就是指中国共产党为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和最高理想,充分发挥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党的战斗力乖凝聚力,而对广大党员和基层干部在政治上、思想上、精神上、生活上、心理上进行关心、引导、激励、帮助、疏导的一系列理论原则和思想方法。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党内关怀思想进行了新的阐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标志着党内关怀思想的成熟。落实党内关怀思想就要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研究党内关怀思想及建立党内关怀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