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作为制度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非正式制度具有自发性、非强制性、广泛性和持续性,而正式制度则又不同。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之间有着一种互动的和谐关系,一方面,非正式制度的安排会促使正式制度安排的出现,同样,正式制度也为非正式制度的稳定和改进提供条件;另一方面,正式制度必须与非正式制度保持目标的一致性,才能保持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受血缘、地缘、页缘等影响的差序格局的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建立法治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该进程中,弊端频频出现,官员的权利滥用、组织间的共谋现象普遍存在。本文主要从正式制度被人们呼吁急需完善的背景下,非正式制度的形成原因及其存在的利弊。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其根本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制度出现偏差,表现为正式制度安排的缺失和非正式制度安排的惯性,以及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冲突。高职院校在实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尽量避免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失衡,促使两者的有效融合,从而大大降低制度执行的成本,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保证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历史上,商人对于土地的投资是很普遍的现象。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探究这一现象的主要成因。文章认为正是封建社会的正式制度安排和非正式制度的影响,促进了商业资本向土地资本的转化。而商业资本的这种转化是不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的。  相似文献   

5.
学校是一个充满冲突的组织,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规范与创新。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人们在进行学校正式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时.要考虑学校非正式制度对学校变革与发展的惯性作用.只有与学校非正式制度兼容的正式制度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在学校这个特殊的场域里.非正式制度是广泛而潜在的.包括学校传统习俗、习惯、道德规范及价值信仰等未成文的规则体系。虽然它存在于无形,但却内化于组织成员的意识之中,反映的是学校组织的本体面貌。由此,学校非正式制度有着其特定的袁征和功能。  相似文献   

6.
教育制度是对教育系统中人们的行为具有规范与约束作用的规则。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经常会产生非正式教育制度与正式教育制度的冲突,其形成具有周期不确定性、潜在性与影响广泛性等特点。当前我国非正式教育制度与正式教育制度的冲突主要表现为应试教育传统与素质教育改革政策的冲突、学科中心论的课程传统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的冲突、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功利主义理念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冲突。导致非正式教育制度与正式教育制度之间冲突的原因包括传统观念的固守与坚持、正式组织教育改革推进方式的简化与激进、正式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对话机制的缺乏、政策反应的迟缓与冷漠四个方面。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冲突协调的基本律令与价值准则,积极培育两种制度系统中自主创新性的文化,合理安排正式教育制度变革的节律与进程,构建灵活多元的民主协商与对话机制,是协调正式教育制度与非正式教育制度的重要方略。协调非正式教育制度与正式教育制度冲突的过程是一个重构正当性、合理性价值与秩序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增进非正式制度变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中 ,由于采取了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使中国的制度变迁呈现了两个特征 :在制度变迁过程中 ,正式制度变迁失衡 ;非正式制度变迁严重滞后。结果导致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不协调 ,出现了种种社会问题 ,困扰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 ,必须加强市场经济的思想意识教育 ,培育市场经济的文化基础 ,加速渐进式的改革 ,增进非正式制度的变迁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8.
教学的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的正式结构就是指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基于不同的地位和职责而形成的科层结构。教学的非正式结构是一种依靠非体制性的规则塑造起来的一种感情或利益交往的空间。教学的正式结构对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教师的引导和驾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而教学的非正式结构在促进师生间信息沟通、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是对正式结构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9.
文章总结了影响税权划分的重要非正式制度,分析了非正式制度对于税权划分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认为可以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完善政绩考核制度、加强财税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精细化等方面入手,构建与税权划分正式制度相容的非正式制度。  相似文献   

10.
正式学习指相关部门或他人为学习者组织、决定、安排的自上而下的学习活动.非正式学习指学习者基于需要、兴趣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自我组织、自我决定、自我激励的自下而上的学习活动.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在本质上都是学习,它们位于一个连续的学习谱系内,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作用机制,共同构成了终身学习的完整形态.  相似文献   

11.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不仅关系高校教师的师德现状,还影响到高校师德的未来发展。在青年教师师德建设过程中,在使用好正式制度的同时,可以更多综合运用非正式制度因素,通过营造尊师氛围、激活师德传统、培育师德文化等方法,潜移默化地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使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飞 《教育学术月刊》2011,(9):38-40,47
大学生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两者具有不同的类型与特点,对学生产生着不同的影响,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学生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同时存在、同时运行。积极探讨两者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在起伏中发展,城乡差距呈不断扩大的势头。这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很多学者从多角度、多方面对此进行研究,文章拟应用制度经济学的有关原理,从农民增收困难的非正式制度障碍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找出解决农民增收困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是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所在。从国际视野来看,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相对滞后,成为了制约国家竞争力提升的短板。那么,科技创新背后根本性的支撑因素有哪些?制度对科技创新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迄今为止,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系统性研究较为缺乏。在传统制度研究的基础上,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将价值观、习俗、潜规则等非正式制度因素纳入制度的框架,大大丰富了制度的内涵。本文通过对全球竞争力指数2006至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找寻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机制,并从中挖掘我国在科技创新上可以改进与完善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对科技创新有显著影响,同时对科技创新的各个具体指标影响各不相同。作为正式制度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政府规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性,以及作为非正式制度的企业道德,与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性。有鉴于此,我国应当不断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降低政府规制带来的企业负担,推进各类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并采取积极措施有效提升企业的道德水平,以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实力。  相似文献   

15.
朱智刚 《教育导刊》2007,(10):49-50
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与制度建设有关.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非正式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两种重要途径。利用自编"关于教师学习的问卷调查表"并辅以访谈法,在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选取了七所中小学的155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正式学习具有机会差异性,中小学教师对于正式学习的作用具有两极分化的看法;而非正式学习具有机会均等性,中小学教师对非正式学习的作用具有较高的评价。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灵活促进中小学教师的正式学习,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中小学教师的非正式学习。  相似文献   

17.
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作用与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非正式组织基本属性的客观阐述,比较具体地分析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加强终身教育制度创新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础。非正式制度作为制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在终身教育制度创新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创新终身教育制度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制度创新原则,科学设计制度创新的路径,完善正式制度的建设和营造发展终身教育的氛围,对促进终身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非正式组织具有非理性成员、变动和隐蔽、社区家庭功能三个特征,其存在对正式组织工作效率起着积极和消极作用.通过建立电子网络技术、主动接触和自组织委员会三种有效沟通机制,吸引、进入和转化非正式组织的信息,突破沟通壁垒,消除阻碍组织效率提高的因素,使非正式组织活动和正式组织目标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20.
高校的班级中存在正武网络与非正武网络.这两种网络之间具有互补的作用,并存在一定互动关系.在正式网络与非正式网络的互动过程中,正式网络占有主导的地方.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学校可以利用正式网络来调节非正式网络,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把其消极的作用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从而促进学校的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