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提升职业院校美育的有效性和科学性需要依托课程载体才能实现。美学理论是职业院校美育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职业教育理论、课程理论和五育并举理论可作为其直接理论依据。职业院校美育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类型教育变革、提升人才供给适应性方面具有时代功能。新时代职业院校美育课程建设要明确育人理念和美育目标,建设包含美育基础课程、专业美育课程、审美化综合实训课程的美育课程体系,通过提高教师队伍审美化教学能力、综合运用增值评价、进行校园文化审美改造等手段实施美育课程。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美育肩负着推动个体、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地方应用型高校的美育是铸魂育人工作的一部分,其既能推动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然而,现阶段部分高校的美育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需求,亟待做出调整优化。首先分析了高校构建美育课程体系对学生成长的积极意义,其次基于美育的现状,从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构建美育课程体系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3.
左铁峰 《滁州学院学报》2024,(1):108-114+131
美育是审美教育与美感心理及造美能力教育的结合。高校美育教学若实现王国维先生所言的造就“完全之人物”目标,可以“课程美育”与“美育课程”两种不同维度的课程体系予以实施。其中,“课程美育”是一种综合性教育理念,是将某个学科专业的各类课程与美育同向同行,并以此形成的协同育人效应;而“美育课程”则是指高校基于美育的育人目标诉求而针对性开设的以艺术类课程为主体的系列课程。由“课程美育+美育课程”形成的“长短匹配、点线结合”的高校美育课程体系,是以彼此相异且互为补足的途径和方法,实现着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的美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课程美育是学校教育的新理念,课程与美育的深度融合是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实施的重要路径。课程美育具有目标的整合性、资源的丰富性、过程的情智性、方式的浸润性、境界的超越性等特征。课程美育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其有助于课程美育价值的实现、美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教师职业体验的积极化等。课程美育的类型有学科课程美育、活动课程美育和隐性课程美育,课程美育的层级包括国家课程美育、地方课程美育和校本课程美育。课程美育的实施策略多种多样,包括理念引领策略、资源开发策略、活动组织策略、氛围营造策略、技术赋能策略、评价激励策略等。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我国学前教育发展需要,各高校纷纷增设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其课程体系逐渐出现培养目标应用化、课程结构专业化、专业课程技能化、实践课程形式化等诸多误区,文章对此进行了归因分析,提出以人的发展为根基、融通专业课程内容等重构新增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一、课程内容设置的多样化 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多元的,校本课程的诞生正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为此,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紧密围绕”美育”这一核心主题,设置了以“文明交际礼仪辅导”为主,以“才艺类”、“人文类”、“体育类”为辅的“主从式”校本课程体系。每个门类下设若干个子课题,如“才艺类”下设线描国画和版画、书法、音乐与影视、西洋打击乐、花卉与盆景、编织;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高师课程现状的研究,剖析了高师课程目标存在的偏失,高师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用比较研究和理论思考的方式,提出了高师课程目标、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重新构建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8.
美育重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围绕学校文化的核心精神和育人目标,学校以美学校园环境营建,引领师生学会发现和感悟美;以审美为核心建构美育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在个性审美中提升美学素养;通过课本剧大赛、艺术社团活动等,引领师生体验与展示美育成果,促进师生教育生活的审美化。由此,以美学精神构建校园生活,成就美好人生。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具有专业技能和明确职业导向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教育。随着美育越来越受重视,高职院校更加关注美育的育人功能,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把美育工作落到实处,提高人才培养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10.
11.
粟高燕 《教育探索》2002,(10):14-15
美育作为贯通理智与情感的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这是素质教育必然要求。因此,如何构建美育新理念,充分发挥美育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美育进程已成为我们亟等探索与回答的问题。本从学校大美育观出发,对美育目标、课程、方法和创新和美育教师的创新作了思考,其中着重阐述了美育方法的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高校美育工作面临地位“名高实低”,美育目标的人文底蕴被遮蔽,美育的价值被窄化,美育实施有“形”缺“神”等困境。中华传统美育思想中蕴含着改进高校美育工作的丰厚资源,例如:“成大人”的人格理想有助于凸显高校美育目标的人文底蕴,家国天下的价值取向有助于拓展高校美育的价值定位,多样的审美形态有助于优化高校美育课程,丰富的审美元素有助于提升美育活动效果。利用中华传统美育思想改进高校美育工作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重视美育的人格养成功能、注重课程实施中美的渗透、提升美育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等。  相似文献   

13.
美育思想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就已有之,随着历史的变迁,美育经历了被关注和被弱化的曲折历程。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美育受到高度重视,但在职业院校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美育还几近空白。从美育课程理念、课程体系、推进机制、师资融合这四个方面建构中等职业学校大美育课程体系,通过多形式、多生活场景在学习情境下进行课程实践,可以为中等职业教育的美育课程开发与完善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支撑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4.
学前期是人格塑造的奠基时期,也是接受艺术审美启蒙教育的最佳期,而艺术、审美、智慧的教育是达到完满型人生的关键.生态式美育课程是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把儿童艺术审美放在第一位,为完满型人格成长打基础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以美育代宗教是蔡元培美学思想的核心,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是一个具有原创性与启蒙性的美学命题。  相似文献   

16.
高校美育是落实立德树人、实现培根铸魂教育目标的重要方式,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通过梳理相关美育学术史,阐述了构建相对全面,富有学术性、普适性、可操作性的“新六艺”美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意义;基于对“新六艺”美育课程体系建构的内涵、原则及实施框架等内容分析,从夯实课堂教学、推进美育科研、丰富校园文化、服务社会需求等方面对燕山大学美育课程体系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呈现,以期在推动燕山大学美育教学研究、完善“新六艺”美育课程体系的同时,为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的建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开展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改革为切入点,对高职教育开展课程体系、课程、教材的重构与开发,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评价标准改革等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的美育课程设计要确立美育的教学地位,要设置科学合理的美育课程体系,加强美育教学的规范化建设,要着力于在各学科教学中进行美育的渗透,提升美育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价值、困境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与之形成互动互联、开放合作的协同育人格局,对于完善美育育人机制、整合优质课程资源、创新学校美育方法、讲好中华美育故事、缓解美育师资不足、提高美育普及水平、构建终身美育生态带来了积极价值。然而,主体间协同育人意识淡薄、合作机制乏力、审美教学联结点难寻、师资队伍管理模糊、社会美育与学校美育间的文化隔膜是参与的困境所在。需要从深化协同育人理念、建立持续深入的合作机制、共同开发美育主题课程、搭建信息共享平台、联合师资队伍以及树立并落实大美育观方面入手,构建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的路径,促进二者在共同育人道路上的协同与贯通,保证美育育人价值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20.
美育是课程教学改革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在我校英语课程改革中融入美育,是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