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二十年来一直拒绝商业运作,深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童话大王郑渊洁,终于打破了自己的这种传统观念,将其所有关于皮皮鲁的童话故事整理成《皮皮鲁总动员》系列,分为30册,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以畅销书运作机制进行全新包装,分三辑出版。《皮皮鲁总动员》于2006年1月上市,到了2月份该系列书中有7本上了全国图书销售排行榜,占据了榜单的第二、三位。 相似文献
2.
3.
张晨露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1):114-116
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栏目将结合时代精神的创新之道熔铸于传统故事类电视节目中,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优良口碑。该栏目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主持人和蔼可亲、注重关注民生和总结人生哲理,与叙事对象拉近距离,兼容具有人情味的情绪表达与睿智的理性分析;注重将新闻故事化,注重人文关怀,从深层次角度揭开了所讲述故事反映的宏观社会问题,对社会不良现象作出鞭挞,呼吁人们保持真善美。 相似文献
4.
《荒野求生》是Discovery频道的一档户外真人秀节目,在每一期节目中主持人会将前往世界上人烟稀少且游客常迷路的野外环境中,在随身携带很少的工具的情况下,为观众演示如何寻找正确路线,如何寻找食物等各种求生技能,并最终回到文明社会。作为一档户外节目,《荒野求生》在全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创造了Discovery频道全球收视之冠的奇迹。因此,分析该节目的特色对于电视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主持人、内容、摄影三个方面分析其节目特色,希望能为国内电视节目工作者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1年末,凤凰卫视开始筹办谈话节目《鲁豫有约》,2002年初正式首播。自开播至今,随着时代的变迁,节目经历了多次改版升级,获得了大众的认可和喜爱。本文就《鲁豫有约》节目不同时期的定位和特色,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6.
7.
贾秋晨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3,(10):39-4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在新时代迸发出新的活力。文化类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围绕传统非遗项目,在叙事视角、叙事方式、叙事时空、叙事语言等四个方面凸显节目特色,以多元视角、多重时空、沉浸体验的方式,讲述非遗文化,传承非遗精神。这也是文化类节目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9.
10.
11.
科普期刊一方面积极倡导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普及方面成效显著;另一方面对青少年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参与公共事务能力的培养上尚显薄弱.本文从青少年科学素质内涵定义出发,围绕科普期刊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进行研究与讨论,在肯定科普期刊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的同时,指出依然存在表现形式单一、精品栏目凤毛麟角、服务科学素质提升意识薄弱等问题,建议科普期刊从提升阅读理解度、加强媒体融合、联系生活实践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2.
《新闻传播》2016,(2)
当今社会,谈话节目是所有电视节目中观众最喜欢收看的,谈话类节目在西方国家竞争激烈的电视节目市场中以"常青树"般的地位存在着。虽然我国此类节目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步较晚,但发展的速度极快。近十多年来,各个电视台推出的此类节目也越来越多,可以说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序幕就是从那时候拉开的。虽然此类节目很多,但真正一直受大家喜爱的却不多。《鲁豫有约》2001年开播以来,历经15年的发展,很显然它的栏目风格、形式以及受众群体都慢慢地深入人心,并且在那时的电视节目中迅速掀起一股谈话类节目的浪潮。对于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短短的历程来说,《鲁豫有约》具有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本文将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法等重点分析电视访谈节目的发展概况及所呈现的特点,并对《鲁豫有约》2008年—2015年栏目进行分析统计,以此为例,剖析近年来电视访谈节目发展的特色以及《鲁豫有约》成功因素。 相似文献
13.
《走近科学》作为央视科教频道的主打节目,近10年来生产了大量优质的电视节目,在各类节目评奖中屡次获奖。该节目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拥有了一批忠实的观众,成为中国电视科普的一面旗帜。《走近科学》为什么能够受到观众的 相似文献
14.
央视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在今年春节期间收视大热,说明真正优秀的节目从来都不会缺乏观众.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新的元素,是电视节目创新发展的方向,只有创作出富有地域特色、接地气的优秀电视节目,才能赢得市场和群众. 相似文献
15.
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新闻坊》栏目创办以来、特别是2002年6月底改版以来,定位更加准确,内容更加新鲜,注重了新闻价值中的接近性与对百姓的重要性,报道形式生动活泼,多方面开展了对市民的信息服务,取得了显著的传播效果。目前,《新闻坊》的收视率已经稳定在4.5个百分点左右,在18:00时段中名列首位,在新闻频道收视率排行榜中位居第五第六。更为重要的是:《新闻坊》满足了广大市民百姓迫切需要了解身边新鲜事、渴望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疑难事的信息消费需求。这也是它深受市民百姓欢迎的根本原因。一、定位准确,发挥“城市社会新闻”的特长… 相似文献
16.
在央视众多栏目中,《走近科学》以“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以轻松活泼的方式将生活中的推理故事与科学热点、疑点话题的解析相结合,使《走近科学》从最初的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到如今已成为老百姓喜欢看、看得懂的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17.
深圳卫视《年代秀》是一档全明星互动综艺节目,节目紧紧抓住经典、怀旧、传承的主题,通过演绎、互动和PK等环节,发挥嘉宾的明星效应,并与主持人的幽默机智相结合,呈现给观众前所未有的节目特色。通过对《年代秀》节目的环节设置、主持人及嘉宾特点等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力图探究其创新与不足,以期为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编排电视节目,午间是一个不被常人看好的时段,总认为观众群少,收视率低,社会效益会受到影响。浙江电视台于1998年将《午间新闻》改版为《阳光直播室》以后,以“拓展新闻外延。丰富午间屏幕”为宗旨,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进行了杂志型栏目的有益尝试,高效地开发了午间时段。使午间节目的平均收视率从0.05%上升到0.3%,还成功地实现了“五家电视台的新闻主持人跨地域双向交流,共同主持节目,并实时播出”的多地新闻演播室的光缆连线直播,这档节目在1999年度的“中国新闻奖”评比中夺得电视新闻节目编排一等奖的桂冠。 相似文献
19.
第一、形式新颖,现代与古典相结合。在这个“眼球经济”时代,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也就成功了一半。《有报天天读》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新颖的形式。一是书房式的演播室。演播室布置成一个古典而雅致的书房,主持人杨铞麟着一袭长袍,捧一杯清茶,俨然一个古代的说书场景。这让看惯了一板一眼播新闻的电视受众一下子耳目一新:二是现代化的读报方式。电脑在节目中扮演了重要 相似文献
20.
河北电视台的<读书>栏目开办四年多了,它以其独有的文化品位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在我国电视读书类节目起起落落的大环境中,<读书>为何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观众的厚爱,我们从它的内容特色上来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