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每年的9月1日,当宝宝入园入托时,让家长们最头痛的问题就是如何帮助2-3岁的小宝宝顺利地跨出人生的第一步,从家庭走向幼儿园这个“小社会”。因为,每当新生入园,总免不了哭闹。尽管哭闹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哭个三五天好了,有的则要哭闹个十天半月,甚至一学期的都有。而家长面对宝宝的哭闹,  相似文献   

2.
3.
小班幼儿刚进入幼儿园时会出现焦虑现象,缓解或消除小班幼儿入园焦虑是幼儿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为此,幼儿园、教师和家庭三方应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从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新入园幼儿入园焦虑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研究重视新入园幼儿入园焦虑表现的分析,强调对影响幼儿入园焦虑因素的挖掘,突出对缓解幼儿入园焦虑措施及策略的探讨,但在理论基础研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以及研究对象的针对性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大部分幼儿刚进幼儿园时 ,由于环境、生活方式等发生较大改变 ,从而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学上称之为“分离焦虑”的症状 :焦急、不安、爱哭、恐惧、情绪波动大。因此 ,为尽快稳定新入园幼儿情绪 ,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 ,保证小班正常教育的尽快开展 ,教师在小班第一阶段集中开展“入园教育” ,便显得十分重要。1.丰富幼儿关于幼儿园的感性经验 ,从心理上做好入园准备。做好入园准备 ,一方面要求教师熟悉儿童 ,教师要详细了解儿童的兴趣爱好 ,性格 ,起居习惯 ;家庭对儿童的教养情况 ,父母的工作情况和接送孩子的时间 ;儿童的…  相似文献   

6.
7.
姜瑾荆 《学周刊C版》2020,(14):173-174
幼儿入园焦虑是指幼儿在家庭首次进入幼儿园时,因为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和外在行为的不适应。详细体现为幼儿早期入园哭闹、不想上幼儿园等。故在讲述幼儿入园焦虑表现的基础之上,探析了幼儿初期入园焦虑的原因并由家长、教师和家园合作三个层面提出了消除幼儿入园焦虑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幼儿来说,入园前一天还生活在熟悉、温暖、宽松的家庭中,享受着父母的宠爱,生活自如、随心所欲,而到幼儿园后,却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因此在孩子入因之初,会产生惶恐、不安甚至害怕的情绪,会出现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容易产生分离焦虑、陌生焦虑。这时家长和老师应帮助孩子顺利入园渡过这一适应期。提前两个月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孩子进行一系列的关于幼儿生活、心理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训练与幼儿园老师配合共同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9.
10.
万琦 《教育导刊》2015,(3):58-60
新生入园时总有种种不适应。让小班幼儿尽快渡过入园适应期,需要家园联动,共同在幼儿入园前的期望期细致做好幼儿入园的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在入园初的不适期做好幼儿的生活管理和教育管理,在入园后的适应期科学做好班级的常规建设和常规管理。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幼儿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提高幼儿入园适应能力正引起幼儿园、家长的广泛关注.顺利入园是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与学习的良好开始,但是据观察和调查,很多幼儿入园时会出现自理能力差、饮食不适应等症状,影响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怎样提高幼儿的入园适应能力,成为新入园幼儿家长与幼儿园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文章就家长、教师以及家园共育这三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帮助幼儿更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相似文献   

12.
刘昕 《文教资料》2007,(29):133-134
入园焦虑是幼儿最初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后,由于环境的改变导致心理体验和外在行为表现出的不适应。具体表现在幼儿初入园时哭闹,不愿上幼儿园等。该文在阐述幼儿入园焦虑表现的基础上,对幼儿初入园焦虑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分别从家长、教师、家园合作三方面提出幼儿入园焦虑的消除对策。  相似文献   

13.
周文婧 《学周刊C版》2019,(6):170-171
幼儿由家庭生活进入幼儿园的集体环境,生活环境、活动内容和人际关系的相应变化,引起幼儿心理上的不适应,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产生与亲人分离的焦虑情绪。我园确定了以提高教育工作服务质量并能够促进与提高幼儿积极情绪、健康心理为核心的课题——"新生入园适应期对策的研究"。从环境、教育策略、家长工作几方面进行的优化、完善、创新性研究,收到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陈白冰 《考试周刊》2014,(44):193-193,179
幼儿的分离焦虑不仅会影响幼儿适应环境的时间长短,同时还会因为分离焦虑产生的心理压力对幼儿步入社会,形成良好性格和交往能力等多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帮助幼儿顺利渡过分离焦虑期,成为开展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入园焦虑是很多幼儿在初入幼儿园时都会出现的一种情绪障碍。笔者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开展极端个案研究后发现,幼儿的入园焦虑主要表现为哭闹、"装病"和沉默,主要出于家长缺乏对幼儿的入园教育、教师缺乏专业素养、幼儿园缺乏吸引力等原因。本研究认为,为幼儿营造爱与接纳的氛围和"家""园"共育是解决幼儿入园焦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三岁左右的孩子从一个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离开自己所依恋的亲人,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陌生的、惧怕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心理学上称为"分离焦虑"。每年九月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新人园的孩子情绪很不稳定,常常表现为哭闹、大喊大叫、拒食、拒睡、默默无语等,有的孩子还会因为老师把他带进活动室、离开亲人而用踢、打、咬的方式发泄,这些表现就是新人园幼儿的"分离焦虑"。  相似文献   

17.
以幼儿入园易出现"分离焦虑"这一现状为中心,在初步了解何谓幼儿"分离焦虑"的基础上,着重探究幼儿"分离焦虑"存在的原因,并提供了一些相应的对策,进而保证幼儿更快地适应幼儿园一日生活,保证幼儿教育顺利、健康地进行。  相似文献   

18.
郑爱红 《山东教育》2007,(1):103-103
春节之后,幼儿入园率往往不高。很多家长抱怨孩子又调皮又任性。总有小朋友哪儿碰肿了,或者就成了光顾医院的常客。就连在园幼儿的状况也不好,入园后异常兴奋,食欲差。那么怎样才能带好节日中的孩子呢?  相似文献   

19.
张博 《幼儿教育》2000,(9):10-11
二、促进幼儿入园适应的对策在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方面,一方面,我们比较强调家长为幼儿入园做好准备。比如,在幼儿入园之前,向幼儿介绍幼儿园的生活与活动——激发幼儿的入园愿望;带幼儿到幼儿园参观,并告诉他,在爸爸、妈妈上班的时候,这里是他和小朋友们一起游戏的地方——生发对幼儿园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我们强调教师如何使幼儿尽快适应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农村适龄幼儿入园(班)率虽有一定的提高,但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村民对适龄幼儿入园(班)接受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二,农村幼儿园(班)园舍、设备较差;其三,师资力量薄弱,保教质量不高。如何才能提高农村适龄幼儿入园(班)率呢?笔者以为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