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卓 《辽宁教育》2012,(14):46-47
大连市沙河口区玉华小学位于风景秀丽的马栏河畔,临近星海湾广场。学校始建于1950年,现有24个教学班,801名学生,67名教职工。学校确立了"让孩子们快乐,在快乐中长大"的办学理念,班子成员以"廉洁、开拓、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引领教师铸就了"敬业、文明、和谐、创新、卓越"的校风。在探索学校美育的道路上,我们把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2.
1993年9月,在珠江的支流蓬江河畔,诞生了一所小学--江门市江华小学(现为市一级学校).8年来,江华小学走出了一条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1993年9月,在珠江的支流蓬江河畔,诞生了一所小学--江门市江华小学(现为市一级学校).8年来,江华小学走出了一条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5.
以美塑造美     
美术教师怎样让学生通过美术课体会到美丽的事物,使学生更热爱生活、热爱家人、热爱生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个体人格以“和”为美、人际以“和”为美与天人以“和”为美三个层面阐释了孔子以“和”为美思想的内在意蕴。孔子强调个体人格之“和”是实现天地万物之“和”的根本。孔子以“和”为美的思想为当今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思想宝库。  相似文献   

7.
"以美激趣"就是以美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课程教学中,使学生感受美、领悟美、欣赏美、创造美,从而激发和张扬学生的兴趣、激情和灵性."以美激趣"策略研究中发掘了教材中的自然美、人物美和语言美,设计了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表达美的多种策略.  相似文献   

8.
洪耀伟 《辽宁教育》2008,(10):50-50
美术教学的目的和作用,不是为了培养画家,而是通过关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作为美术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外,我还一直以美育为载体,探寻学生品德教育的新途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等美术教育应是培养具有美术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创新型教育.要实现创新教育就必须抛弃陈腐的"技术至上"、重"术"轻"美"观念,以学生把握"美"为重点,从课程设置、教师培训等方面做到以"美"导"术","美"与"术"的共进.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审美素质教育内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美育,要求教师以美启真,以美怡情,以美育人,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美、体悟美、创造美。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初步具有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感悟语言文字的美,从而进一步创造美。  相似文献   

11.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人人都喜欢美,追求美,这是人的本能所决定的.数学是有趣的、美丽的、令人兴奋的.科学家们认为数学"是思想领域里最高的音乐神韵"(爱因斯坦),"有一种  相似文献   

12.
“以悲为美”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虽成熟于魏晋六朝,而其成长过程则相当久远,一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的南楚文化。楚国以其尚美、敏感的文化传统,融合了中原的理性主义,构造出瑰丽凄迷的楚辞美学。汉代以后,文学创作受楚辞影响很深,而文人群体的出现给这种美学传统带来新的特点,即为悲而悲,为艺术而艺术,是为所谓的“以悲为美”。  相似文献   

13.
谈谈"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教学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教学实践,将严肃的思想政治内容,以"鲜活而不苍白,生动而不呆板,亲切而不生硬"的形式植入青年们的心间,让青年学生在视觉美感和情感体验的教学形式中,实现思想境界的升华,进而从心底激发起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奋斗的强烈历史使命感.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践表明:只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融视觉和情感(生理内容)与思想美(社会内容)为一体,就能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充分的说服力,深受青年喜爱和欢迎的课程.  相似文献   

14.
从词性的角度看,“美”本来是形容词而不是名词;形容词只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不指称事物本身。追问“美是什么”犹如追问“愉快是什么”、“好是什么”、“慢是什么”,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的。从概念的角度看,“美”是属性概念而不是实体概念;属性概念只反映事物的某种属性而不反映事物本身,不存在“是什么”的问题。从事实的角度看,“美”表述的是一种主观情感状态而非客观实体,追问“美是什么”是缺乏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15.
闻一多先生是“现当代赋学研究史上不专治赋学而对赋有独到认识”的批评家。他在研究《楚辞.天问》的同时论及汉赋,并且提出了关于辞赋的重要观点:研究辞赋作品要明了并探讨其“时代背景”和“共同精神”;《天问》和汉赋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们是“以大为美”,故而汉赋作品要以读《天问》的观点和从“以大为美”的角度去欣赏评价。  相似文献   

16.
王舒凡 《天津教育》2022,(3):182-184
2019年秋季全国统一使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二年级开始,每册小学语文教材都有薄薄的两页纸印刷着关于"快乐读书吧"栏目的内容.这仅有的两页纸背后,蕴涵着丰富的阅读教学资源,也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德育资源.在高度重视"五育并举"的背景下,美育仍旧处于"五育"中最为薄弱的一环,而学校德育长期处于模式化状态,多数教育过程流于...  相似文献   

17.
"美是文学的生命。"学生作文同样是以展现美、创造美为核心的。因此,改变传统观念,在批阅时变审视为赏析,尽可能地肯定、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和长处,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作文的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那么,怎样寻"美"去赏析学生的习作呢?一、赏析"美"的语言文字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这同样适应于学生的作文,所以,"美"的语言文字首先应该准确规范。批阅中,可抓住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真与美"和谐统一的学科.在儿童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发掘数学美的因子,运用数学的美学特质,引领儿童展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解题.在领略数学简约、和谐、对称、相似与奇异美的过程中,优化儿童解题思路,形成儿童的灵动思维.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大纲在阅读上要求: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散文教材集“美”与“情”于一身,更能体现语文教学的精神。散文教材常常用看似简单的文字、平淡的语气甚至抽象的理论,传达的却是极为丰富的情感意蕴。情感的渗透甚至心灵的震撼无疑是散文教学的极致,我认为在教材的处理与使用上不能变成简单的文意剖析,而应该是唤醒学生的审美体验,激发对自然美、人性美、生命美的共鸣;调动学生的丰富情感,与作者亲切交流,与文本深入对话。…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大纲在阅读上要求: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