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答教学法是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因师生问答方式的不同,问答教学法出现了两种形式:单一问答教学法和多元问答教学法。单一问答教学法属于传统教学法,其教学程序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答不了,教师自问自答;其特征是:教师是问答主体,学生是问答客体;其弊端是:学生提问的权利被剥夺,思维受到限制,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其教学后果是:课堂问答容易变成“满堂问”,“满堂问”其实就是“满堂灌”的一种变式。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空前的强化。语文课程标准大力纠正过去“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流弊,倡导对话式的教学,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极大地解放了课堂生产力,但也存在着矫枉过正的现象。如:把对话等同于问答,课堂变成了老师的满堂问:“活动”泛化为活动课,学生不动不是好课,于是,课堂变成“满堂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变成了表扬,又变成了“满堂夸”。“满堂问”问得学生一头雾水;“满堂动”动得师生疲于奔命;“满堂夸”又夸得学生迷失了自我,分不清是非。语文课从一个极端走入另一个极端,从以前的沉闷、乏味变成今天充斥着假热闹、伪生动、空精彩,而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欢乐碰碰车     
一、考眼力左图中哪两个星完全相同。二、拼图请你将右图这5块黑纸片的圆弧连成一个圆周,看看中间会出现什么图形?(要二海)三、同病相连刘长海四、幽默二则每日一件好事老师问两位同学:“你们今天做没做好事?”学生:“做了!”老师:“做了什么好事?”学生:“我们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老师:“很好!一位老太太为什么两个人扶?”学生:“因为老太太本来不想过马路。”最长和最短一位老师问学生:“你认为什么最长,什么最短?”一位学生回答:“一节课最后几分钟最长,考试时最后几分钟最短。”欢乐碰碰车@要二海 @刘长海 …  相似文献   

4.
校园趣闻     
验算一位监考老师正纳闷地盯着一位学生在掷骰子,奇怪的是……那学生同一题掷好几次……于是便问那学生为什么?那学生无奈地回答道:“难到不用验算吗?”常识问答老师:“你脚上穿的鞋是什么做的?”学生:“是皮做的。”老师:“皮是从哪里来的?”学生:“牛身上来的。”老师:“那么,供给你皮鞋穿,又供给你肉吃的动物是什么?”学生:“是爸爸。”哲学系某君是辅大哲学系毕业的,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直失业在家。某日,一位大学同学介绍他到木栅动物园打工,他很高兴地去了。原来动物园有只老虎临时生病送医,要他穿上虎皮暂代一下…  相似文献   

5.
小幽默     
《学习之友》2012,(11):44-44
@当时我就震惊了:某国‘际学校的老师出了一道开放性问题:“你对其他国家的食物短缺有什么自己的看法?”非洲同学问:“什么叫食物?”欧洲学生问:“什么叫短缺?”美国学生问:“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问:“什么叫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一、上好第一节课,开启兴趣的大门 有一位老教师说过,上好第一节课,学生会喜欢你半年。虽说有点夸张,但道出了第一节课的重要性。在第一节课上,要尽最大可能吸引学生的目光。上课时首先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生物?当然,多数学生会说,因为考试要考啊。我说学习生物有三个原因:第一,古希腊的哲学家们曾经为了“人是什么”持续争论了好几个凿纪,并发出了“人啊,认识你自己!”的感慨。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人,学习生物科学是帮助你认识自己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7.
一节课中,什么时候组织学生讨论,除了按照课时计划有目的地安排课堂讨论之外,常常还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组织讨论。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产生“愤悱”的心理状态时,就应当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如教学《苦柚》一课,当学到“孩子,凭着你这颗善良的心,诚实的心,苦柚子也会变甜的”这一估时,有些同学就在下面窃窃私语:“苦柚子怎么会变成甜的呢?”  相似文献   

8.
一忌捞针式即提问要求学生像大海捞针一样回答问题。例如有位教师上《皇帝的新装》一课,让学生齐读课文后即问:“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诸如“你想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等。提问范围太广又无中心,学生回答摸不着边际,且与课文意思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9.
玻璃心     
林清玄 《教师博览》2014,(10):49-50
在一所中学演讲时,有一个学生问了个问题:“你认为人最大的危机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王燕 《四川教育》2008,(2):68-68
【案例1】在“毫米、分米的认识”这节课下课前,我提出问题:“如果用我们学过的米、分米、厘米、毫米来计量成都到北京的路程有多远,你有什么感觉?”学生答:“不好计量,数字太大了。”此时,我设置悬念:“计量较长的路程有没有更合适的计量单位呢?下一节课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这样,在揭示矛盾的同时制造悬念,使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1.
曾经有一个朋友跟我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这是一个在语文考试中发生的小事件。在一次语文考试中,试卷上有一个问题,问:雪融化后变成了什么?有一位学生的试卷上写着:变成了美丽的春天。多么富有想象力和诗意的问答呀!而当考卷发下来时,他的试卷上有一个明显的“X”记号,因为这个题目的正确答案是“水”。听完了这个小故事,让我对创新教育有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钟梅红 《广西教育》2012,(38):61-61
谈到教学方法,自然不能不说“讲授”这种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们有这样的疑惑:我们的课堂还需要讲授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吗?现在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不敢讲授,尤其是有人来听课的时候,就更不敢讲授,于是,课堂由过去的教师“满堂讲”变成现在的学生“满堂说”。新课程背景下“讲授”的地位如何?教师该怎么去“讲授”?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以下我通过几位教师的教学片段来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笑话哈哈店     
强盗 有一个学生上学迟到了,老师问他:“你怎么这么晚才来呀?”学生回答说:“我在上学路上被二个强盗给拦住了。”老师:“那他抢走了你的什么东西呀?”学生:“他抢走了我的家庭作业本!”  相似文献   

14.
一、由课题引发思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因此,教师围绕课题设疑:从题目上你能看出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你觉得其中哪个字最重要?“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引”而不用“带”呢?几个问题的连续设计,使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之前,就根据课题对文章内容进行了超前构思、...  相似文献   

15.
蔡呈腾 《教学随笔》2009,(10):29-30
经常在听课时见到教师是以如下的模式结束一节课的: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你还想学习什么知识?……  相似文献   

16.
曾经有一个朋友跟我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这是一个在语文考试中发生的小事件。在一次语文考试中,试卷上有一个问题,问:雪融化后变成了什么?有一位学生的试卷上写着:变成了美丽的春天。多么富有想象力和诗意的问答呀!而当考卷发下来时,他的试卷上有一个明显的“×”记号,因为这个题目的正确答案是“水”。听完了这个小故事,让我对创新教育有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个说法,中国教师常用的问题是:“甲午战争哪一年爆发?”“签订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多少银两?”“抗日战争的起因是什么?”……而日本老师的问题却是:“19世纪日本跟中国打了一仗(甲午战争),20世纪日本又跟中国打了一场(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中国跟日本开战,你认为会在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在这场战争中,日本打赢的几率有多大?如果输,会输在什么地方?”相比之下,可以看出:中国教师的问题设计缺乏启发性,只停留在解释和阐明这两个层面上,而没有提升到应用、洞察的层面上来。长此以往,学生没有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思想的机会,思维发展将会受到限制。那么,如何使问题的设计具有启发性呢?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在练习环节,我出示了这样两道题:132×21和231×12,让学生独立计算。学生很快算出了得数,都是2772。师: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的因数与积,你有什么发现?生:哦,我发现啦!它们因数的几个数字正好颠倒过来,132变成了231,21变成了12。  相似文献   

19.
静待花开     
纵观语文课堂,热闹非凡,师生之间的问答、对话频率异常之快,朗读、讨论、表演等学习形式异彩纷呈,但学生却很少有沉思冥想、凝神静默的时刻。我们往往注重的是一节课的热闹、过程的顺畅、设计的巧妙……对于学生是否静下心来思考,多数老师却忽略了。有一老师教学《我是什么》一课,课上朗朗的读书声,响亮的回答声不绝于耳,有一个片段是这样的:师:小朋友们,“我是什么”猜出来了吗?生齐答:是水。师:对,就是水。水娃娃可会变了,变成什么?  相似文献   

20.
张会贤 《考试周刊》2012,(41):30-30
1.语文课应该富有挑战性,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深刻起来。 有思维容量的语文课才是有效的语文课。以前的语文课,只有教师的讲解,学生只能做听众,被批判为“满堂灌”;后来的语文课,变成了教师不断地问,学生不停地答,一堂40分钟的语文课.提问不下于40个,课堂就在这一问一答中匆匆而过,被批判为“满堂问”;再后来,就是让学生反复地读,然后让学生不断地说读懂了什么,而教师自己从来不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被批判为“满堂读”;现在,又流行“满堂悟”,总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感悟、感悟,就是不说怎样去感悟,要感悟些什么。这些语文课堂的“流行曲”,之所以受到批判,是因为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状况,一是缺少有内涵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