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义务教育择校: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择校问题成为义务教育中的一大难题,其核心原因是作为义务教育择校中直接利益相关者,地方政府、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及其家长在择校行为中形成了一种互惠的利益关系,并在追求利益过程中运行着择校活动。择校活动损害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解决义务教育择校活动的策略是,理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归复应有的公平契约地位。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择校: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择校问题成为义务教育中的一大难题,其核心原因是作为义务教育择校中直接利益相关者,地方政府、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及其家长在择校行为中形成了一种互惠的利益关系,并在追求利益过程中运行着择校活动。择校活动损害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解决义务教育择校活动的策略是,理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归复应有的公平契约地位,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社会资本力量异常重要。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本质上是一个受制于整个社会结构的、具有约束性的社会选择行为,行为的主体是家庭和学校。而家庭社会资本和学校社会资本就为探讨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行为的发生机制提供了一个更为深入的分析视角。治理择校问题可采取对家庭资本较少的弱势群体子女进行教育机会补偿、缩小教育鸿沟、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对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公办小学与初中禁止择校"的政策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教育公平的目标有合理性,却不具可行性;在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实施该政策,有悖于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山西省M贫困县基础教育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对农村家庭择校行为产生的原因从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及家长层面进行深层次的分析,针对调查结果对该省农村义务教育择校问题提出要科学调整学校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及创新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择校政策和择校现象的演变过程,是国家价值导向在不同时期的体现,更是各利益主体间博弈的过程。通过建构与分析政府与学校、学校与家长、家长与家长、政府与家长之间的博弈模型发现,择校行为是各利益主体博弈的必然结果,化解各主体利益不均衡性是消除择校行为危害性的根本途径,建立兼顾公平与特色的双重系统是义务教育制度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当下择校风愈演愈烈,究其原因有社会心理和文化传统对人们的长期影响,校际之间发展不均衡以及家长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预期效益期待等。择校会产生不利于学校之间均衡化发展、滋生教育腐败以及导致班额过大,影响教学质量等。  相似文献   

9.
周慧 《教育教学论坛》2013,(51):141-142
本文主通过对当前我国义务教育择校现象及择校政策的分析,分别从优质义务教育供求矛盾和教育效率两个角度探讨教育公平在义务教育择校现象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当下择校风愈演愈烈,究其原因有社会心理和文化传统对人们的长期影响,校际之间发展不均衡以及家长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预期效益期待等。择校会产生不利于学校之间均衡化发展、滋生教育腐败以及导致班额过大,影响教学质量等。  相似文献   

11.
尽管我国明令禁止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但择校之风却日益盛行。那么义务阶段的择校到底是“是”还是“非”,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禁择令”的失灵启示我们需要理性思考滋养择校的土壤——教育资源不平衡和优质资源供求矛盾的激烈,认识到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前提下,择校追求差异平等存在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公平视野下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择校”是我国义务教育领域的一大热点问题,有“收费择校”“关系择校”和“权利择校”之分,尤其是“收费择校”,教育理论界对此褒贬不一。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综合分析各家之言,以期对90年代以来我国择校问题的研究进展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在"文化再生产"的理论视域中,当下的标准化考试模式和多元化考试模式都遭遇到了"教育公平"的困境。面对这样的制度困境,研究者提出了一种基于受教育者"原型经验"的教育教学和考评模式,或许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学校武术教育是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从民族文化教育、武术本质文化教育和武术运动技术传承三个方面探讨学校武术教育新理念,旨在为利用教育系统传承和保护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学校武术教育过程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从择校看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义务教育的公共品性质决定了它应该是由国家投资、相对公平的教育。以择校现象为基点,以过去、现在、未来为文章的主线,从实证与规范双重角度探讨了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在此基础上指出。义务教育的不公平既是社会收益分配不公平的反映,又将进一步加大未来社会收益的不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16.
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愈演愈烈的择校风,教育主管部门必须用市场经济的思维和措施来加以解决,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在不鼓励的前提下,承认其需求的合理性一面。教育主管部门要支配、控制巨额的择校费,主要用于同一地域内办学条件比较差的学校,这样削山头,填山谷,使教育资源在同一地域内的配置和布局更趋均衡合理。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是国家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免费实施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它具有教育公平的特点。然而,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少年儿童相比,他们在入学机会、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方面凸显教育公平的欠缺,这主要归因于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与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缺陷等。对此,只有改革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保障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改革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才能保障农民工子女享有公平的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国际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而学区集团管理模式则是我国众多地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方式之一。本文从学区管理模式的现状和学区集团管理模式的内涵、框架与操作等方面来探讨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评价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绩效管理工具在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已经被广泛采用或借鉴。运用平衡计分卡构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对其四个层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合理转换,其绩效评价过程一般包括明晰并确定学校愿景、制定学校战略目标、基于平衡积分卡建立教师绩效评价体系、进行绩效评价、绩效评价体系改进与应用等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