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理念】1.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明诗意、悟诗情。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3.通过补充的两首诗,与《江雪》进行对比阅读,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首诗、一节课,在激发  相似文献   

2.
针对小学生兴趣上的特点,在古诗教学中就应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的美,让学生的情感和诗的意境融为一体。部编小学教材中的古诗,大多是绝句,诗人用短短的四句话,勾勒出一幅幅色彩明艳,优美动人的画面,抒发了作者的真挚感情。教学诗歌,要把学生带进这个意境,使学生读着诗句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闻其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学生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2.教师抓住关键词“只”、“又”、“绿”,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诗人感慨万千的思乡情感。3.拓展阅读《乡愁》,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怀乡思亲的情感。教学重点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情感,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教学难点入境入情,理解诗人表达的思乡之情。教学流程一、创境,未成曲调先有情1.配乐诵读。(1)同学们,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而思乡是古诗中常见的题材,你们都读过或学过哪些思乡诗呢?(2)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诵读思乡诗。2.引入诗题。…  相似文献   

4.
教材简析: 《静夜思》(人教版实验教材一上)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诗.全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课文的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生动地再现了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是引领学生理解古诗,深情吟诵的教学媒介.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2.理解古诗的内容,能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意境。3.品赏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4.在充分领悟意境的前提下,将古诗改写成散文。  相似文献   

6.
体味古诗意境是古诗教学的较高层次,也是提高古诗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所谓意境,“意”即情感,就是诗人倾注于诗中的思想感情;“境”即境界,就是诗所表现的艺术深度。体味诗的意境,就是要充分领会诗中所表现地情景交融的艺术。 介绍背景 明了立意 诗人在特定的环境中有感而发,故体味意境首先要了解作者当时有关情况,根据诗的内容做一定的取舍,有不同的侧重。如教学《早发白帝城》时,首先应介绍一下当时李白被判处长期流放而在途中忽遇朝廷大赦的情况,这样可以使学生初步体验一下诗人创作时的感情:在饱经抛妻别子的痛苦和流放路途  相似文献   

7.
小学教材中的古诗,大多是绝句。诗人用短短的四句话,往往勾画出一幅色彩鲜明、优美动人的图画,并抒发自己此情此境中的真挚感情;有的则描绘了典型环境里的人或事,逼真自然。这,就是诗的意境。我们讲古诗,必须领着学生进入这种意境,使学生读着诗句而情转意移,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闻其声;乐在其中,动在其中,回味无穷。这就叫做再现意境,诱人神往。再现意境是小学古诗教学  相似文献   

8.
<正>一、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2.理解古诗的内容,能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意境。3.品赏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4.在充分领悟意境的前提下,将古诗改写成散文。二、教学重点领悟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三、教学难点将古诗改写成散文。四、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在我们刚开始牙牙学语的时候,妈妈就一字一句地教我们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那琅琅上口的节奏,那抑扬顿挫的韵律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上学了,我们听过、读过、学过的诗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如果缺少感情思维与想象,教学就特别压抑死板,理解慢、影响效果。想象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记忆力,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古诗教学中,诗的强烈感情总是借助想象来创造诗的形象,开拓诗的意境。那么在古诗教学中怎样启发学生的感情想象呢?  相似文献   

10.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它们大多内容丰富,语言凝练,意境优美,感情真挚。诗人根据表达情感的需要,语言高度浓缩、概括,情境跨度较大,具有很强的跳跃性,这就使诗的字里行间存在许多“空白”之处,为学生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长期的古诗教学中,我积极尝试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古诗,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生活语言与古诗有一定距离,教师应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和联系生活体验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了解诗的内容,体会古诗蕴含的感情,感受诗歌的意境,这样学习古诗,学生才能触摸到古诗的真谛。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学会一个生字,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夏日西湖骤雨初晴的美。3.感受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豁达开朗的胸怀和诗句的文字美、音韵美、意境美。【教学重点】理解诗意,化诗为画。【教学难点】通过品味诗句感受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豁达开朗的胸怀和诗句的文字美、音韵美、意境美。【教学流程】一、西湖引入,理解诗题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古诗时代久远,且学生缺乏学用古诗的环境,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合理的学习支架,让古诗学习真实发生,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教参结论. 一、对比阅读,类比情感 寓情于景,用意象寄托诗人情感,是古诗的常用写法.教学中,学生能感知意象,而对诗人通过意象组合传递的感情则较难把握,很难将诗中景物与诗人的情绪、心境有...  相似文献   

14.
意境是一首诗最美妙的部分,它包含“意”和“境”两方面,“意”是诗人的思想情感,“境”是诗中事物的意象。只有进入诗的意境,才能真正体会诗人情感,感受诗境意象,获得美的享受。把学生引入古诗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下面以《夜宿山寺》为例,谈谈笔...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教材中编入的古诗 ,以极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 ,创设了优美的意境 ,表达了深挚的感情 ,千百年来广为传诵。诗中的语言美画面美与意境美融为一体 ,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从古诗中感受美的熏陶 ,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这应该是古诗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现就初中第三册《诗五首》的教学谈谈我的体会。一、读诗作画 ,再现古诗的画面美 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 ,诗人则用语言绘色绘形。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 ,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 ,融诗情…  相似文献   

16.
古诗内容高度概括,语言极为精炼,寓意含蓄深沉,特别是古诗意境更令学生费解。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古诗的线索、景象、情感、诗眼、典故、通感等入手,使学生眼前浮现诗中景象,灵犀与诗人情感相通,置身于意境中的学生必能理解诗意,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7.
案例背景 古诗教学说简单很简单:首先,让学生记住诗人的姓名及生活的年代;接着指导学生背会难理解的字、背熟每句诗的意思;然后告诉学生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一般来说,古诗教学的基本任务就完成了。但是这样的教学很难激发学生对优秀古诗文的热爱,也很难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在短短的几句诗中所要表达的意境。  相似文献   

18.
古诗词一般用字凝练,感情浓郁,意蕴深远。一首古诗,寥寥数十字,诗人就会描绘出一种意境,或借事或借物抒发自己的情怀,学生理解起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支离破碎的分析和指令性的包办,让学生一味地对诗句、诗意死记硬背,恐怕很难体会诗的韵味,领会诗人的写作意图。笔者以为提高古诗教学的质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古诗的意境美,是诗人在创作时的刻意追求.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十分重视引导学生领悟诗中的意境美.优美的情境无疑对学生的古诗阅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文本的鉴赏和感悟能力都会得到极大的提升.但是,对文本中所蕴含意境理解、把握和再现,教者在课前教学设计时是一个难度较大的环节.如何进行古诗教学的情境创设呢?  相似文献   

20.
古诗教学需要教师从教学手段的改革做起,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将诗的意境充分展现出来,使学生对古诗词充满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诗歌。一、激发兴趣,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动力1.诗情画意,描述时代背景古诗虽然言简意赅,却具有画一般的意境,或者是美丽的山水风景,或者是一幅民生自乐图。只有将这种种意境刻在学生的脑海中,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进一步理解诗人作诗时的情境。例如,《锄禾》这首古诗,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想象老农在烈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