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用技术教师部分是由物理或化学老师转行而来,笔者就是化学老师转行,在化学的教学中做"实验"是经常的事情,但改教通用技术以后,之前做"实验",现在要改为做"试验",如果没有正确区分这两者的正确意义,就会把"试验"课上成"实验"课,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乙烯"为例,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课前微课学习的基础上,课堂上利用AR技术建构乙烯结构、数字化实验引领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数据分析功能优化教学决策、促进及时反馈等,做到了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融合创新,促进了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化学语言在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化学路途中遇到的"拦路虎".在教学中提前渗透、课前朗读、频繁接触、挖掘内涵,让学生与化学语言零距离接触,化学语言就不再"沉重".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课前交流:师生共同做"点鼻子"游戏,从游戏中引出"位置".让学生初步感知"上、下、左、右、前、后".  相似文献   

5.
在化学"实验"栏目中的实验课上,若教师没有把握好"实验"栏目的教学策略,总会发现有那么一部份学生对化学实验没有兴趣而不做实验。"实验"栏目中的实验是典型的化学实验,它不仅仅是提供化学实验事实、验证知识和理  相似文献   

6.
复习课不能一味地罗列知识点,而应把基础知识放在一个动态的氛围中,不断变换角度,改变形式,而化学学科是一门生活加实验的课程,自身的特点使其具有独特的魅力,如能研究灵活多变的复习课教学模式,便能灵活驾驭课堂,激起学生对复习课的学习热情,真正实现化学教学中"教师快乐教学,学生享受学习".  相似文献   

7.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多国持续蔓延,本校中有一批特殊的国际学生近期内无法返校,无法进行"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线下实验.因此,"电子技术实验"课程引入自创的四步教学法,包括实验引入、仿真分析、"沉浸型交互式"实验、实验总结四个环节,将整个课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间段,着重打造"沉浸型交互式"实验,旨在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  相似文献   

8.
1 利用绪言课进行化学实验的启蒙教育 在绪言课中,首先,我通过演示"滴水生火"、"魔棒点灯"、"奇妙的金属"等一组有趣的实验,把学生领进化学的大门,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特别是化学实验的神奇魅力 ,然后我因势利导把学生的思维引进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轨道,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告诉学生怎样观察,即观察变化的"前""中""后"各个阶段;观察什么,即观察各个阶段的状态、颜色及有否光、热等现象产生;观察的含义,即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看,还包括人的耳听、手摸、鼻嗅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学科特点和化学实验的功能等方面阐述了"做实验"是使化学易于学习和掌握,并能实现化学课程目标的具有化学学科特色的一种教学方式,并针对当前中学化学中重"讲化学"轻"做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浅析"说课"与"讲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课"与"讲课"是教学活动中的两种形式:"说课"是一种课前行为,属于教学活动的前期准备部分; "讲课"又称"上课",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过程,是"说课"内容的具体实现."说课"与"讲课"两者之间既有必然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本文就"说课"与"讲课"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推进,数学核心素养进一步体现.高考中主要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我们的课堂的是否有效及高效问题.全国各地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模式,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通过的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经过老师的引领及共同探究进而解决问题,再加上对知识的进一步训练检测达到巩固,最后经过学生的总结和教师的拓展达到升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十"和"口"     
《小朋友》2007,(7)
  相似文献   

16.
对于“以人为本”的含义 ,在历史上有人文主义、人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理解。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以人为本” ,是既相对于“神”又相对于“物”而言的。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是社会历史的根本、社会价值的根本和衡量一切问题的根本。对于“以民为本”的含义 ,在历史上有中国古代思想家和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同理解。中国共产党人所说的“以民为本” ,指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人主张“以民为本” ,是既把人民群众视为手段 ,更把人民群众视为目的 ,一切依靠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我"和"我们"     
《班主任》2002,(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