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把教师看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对教师工作性质的一种隐喻,这种隐喻关涉的不是教师与学生在课程中“如何求知”的技术层面,而是“如何为人”的精神层面。它不仅暗示着教师必须具有“崇高的”灵魂,而且学生也必须学着像教师一样变得“崇高”,反映了现代性对人的精神期待企图通过教师的影响来渗透到课程的每一个领域。然而,在当代,作为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同样可能面临不同程度的精神压力,甚至自身精神家园的迷失。  相似文献   

2.
我国教师职业正朝"专业化"方向迈进,但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限制与束缚,教师仍无法拥有足够的专业自主权。本文试从多个层面分析和透视教师专业自主的现实困境,探讨其影响机制和变革之路,以有效提高教师专业自主性,促进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师流动制度是以形成合理有效的流动秩序为目标,以公正性为根本价值取向,要求各项子制度能够完善自身构建,共同作用于目标实现。当前教师流动制度的困境体现在:教师流动制度理念强制,制约着流动主体主动性的发挥和流动效果的达成;教师流动制度各项子制度还未能在具体领域内切实发挥作用;教师流动制度设置本身还未能真正起作用。摆脱这些困境,就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理念、构建合理有效的运行体系以及设置公平正义的制度。  相似文献   

4.
教师知识分享: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中小学教师之间的知识分享是非常匮乏的,推动教师知识分享应该提高教师进行知识分享的意愿,激发教师进行知识分享的动机;营造互信的组织气氛,建立共享的学校文化;改造学校组织结构,建设学习共同体;引入能够促进知识分享的机制;为教师之间的知识分享提供快捷、便利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师的身份: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小学教师承担普及义务教育的工作,是依法履行公职的专业人员,然而现行相关法律只承认其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却并不认可其实际上的公务员身份。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多方的思考,提出应该通过完善法律,将中小学教师定位为“公务员”。应该说,在1993年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同年的《教师法》都到了该升级或者修订的时刻,这些建议是具有启发性的。然而,于2005年4月经由全国人大通过的《公务员法》(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瞬间使这一问题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根据《公务员法》对公务员范围的界定,中小学教师明确不在公务员之列。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教师承担普及义务教育的工作,是依法履行公职的专业人员,然而现行相关法律只承认其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却并不认可其实际上的公务员身份。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多方的思考,提出应该通过完善法律,将中小学教师定位为“公务员”。应该说,在1993年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同年的《教师法》都到了该升级或者修订的时刻,这些建议是具有启发性的。然而,于2005年4月经由全国人大通过的《公务员法》(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瞬间使这一问题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根据《公务员法》对公务员范围的界定,中小学教师明确不在公务员之列。在…  相似文献   

7.
在线教育来潮:教师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OOC为主要形式的在线教育给传统高等教育带来了冲击与挑战,也给传统教师带来了诸多困境.MOOC形式下,传统教师发现:面对教学对象,数字移民、数字难民遭遇数字原住民;面对教学环境,出现翻转的课堂;面对教学评价,技术欲取教师而代之;面对自我,自身成为革命的对象.转变观念,主动迎接新的教育革命,并以掌握新技术为突困的利器;转变工作方式,从细节练起;提升自我,练就知识技能的独特性,这些应该是教师突困的基本工具、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困境与出路:当代教师的道德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现实处境来看,新课程改革在教育目标、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所做的调整与重构,如果没有教师道德使命的自觉担当与充分践履,将难收其效。然而,社会氛围的功利化倾向、教育制度的不合理安排、教师教育的去道德化、以及教师自身的条件性依赖假设,却为当代教师的道德使命担当设置了重重困境。为了从这些困境中突围,我们一要坚定教师改变大环境的信心;二要做好教育制度的不断调整;三要增加教师教育中的道德因子;四要鼓励教师成为积极的道德行动者。  相似文献   

9.
自由是人的天性,教师作为具有理性和判断能力的成年人,在一定范围内,同样也应该拥有免于外界强制的消极自由和按照自己意愿行事的积极自由。在现实中,教师经常面临着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缺失的困境。究其原因是教育制度束缚、社会观念偏差、管理制度滞后和教师内在动力不足。为了保障教师自由,教师需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全社会范围内则应当形成对教师的正确认识,同时政策制度也要为教师自由的获得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四人帮”在教育战线炮制反革命的“两个估计”,把人民教师和广大知识分子说成是什么“臭老九”、“苍蝇”、“教唆犯”,列为他们法西斯专政的对象,无所不用其极地进行打击和摧残。他们猖狂围剿华国锋同  相似文献   

11.
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基础,行动导向教学为中国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生命力。行动导向教学具有自身特定的含义与特点,影响行动导向教学实施的困境和制约因素存在于教师、学生与教学环境三个方面,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引导、探索校企政合作,寻找相应出路。  相似文献   

12.
高校贫困生的双重困境与解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贫困生面临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困境,应从国家、社会、学校三个层面上去寻求解决高校贫困生双重困境的办法,具体包括改革教育资助体系、完善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评选机制、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正确看待贫困、提供精神支柱等解困策略.  相似文献   

13.
教师教育的困境、挑战及机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的价值理念、目标取向和培养方式正在汇聚、融合中经历新的转型,该文通过透视教师教育研究的三种技术路向和现代化语境中教师教育的困境,剖析教师教育亟待应对的六大挑战,强调教师角色的自我转化.  相似文献   

14.
市场化模式是美国教师教育的一条重要导向.但是,美国教师教育市场化模式在推进的过程中也遭遇了许多困境,引来了诸多批评的声音,包括市场化模式与教师教育的复杂性是否冲突、市场化模式可能引发的公平问题以及市场化模式时教师专业性的危害等.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800万教师承担着6600万中小学生的教育,这个庞大人群的生存状态直接关系着整个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总体上看,近年来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均有了明显提高.但对于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而言,他们的生活境况是否也达到了一种相对令人满意的程度,调查发现:这些农村中小学教师面临的压力很大,他们的处境仍然艰辛.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从生活状态、工作状态和心理状态三个层面,农村中小学教师面临的压力和困境,进行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6.
教育政策应该坚持公平、人本化与效率等伦理原则。然而,对教师群体伦理诉求的忽视,折损了教师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公平性、公正性与合理性。在教师教育信息化政策的静态系统与动态运行中,存在着信息素养与教师民主参与性的背离、工具理性与政策人道价值取向的冲突、物质效率与政策非物化价值取向的纠葛等伦理困境。教育政策陷入伦理困境有以下因素:科层化组织管理的固化、技术化治理的政治逻辑偏向和“功利主义”的倾向等。从教育政策程序伦理、内容伦理和主体伦理等维度,应将教师群体由“旁听者”转为“局内人”,基于技术伦理规范向内重塑教师内生道德,发挥主体微观权力的道德化和再生功能,以使教师教育信息化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变成一种更具伦理意义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名师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就存在很多现实问题,如名师工作室建设手段及管理落后、名师工作室的规划目标和实际完成情况存在差距等。主要原因是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不完善、名师工作室名师的遴选不严谨等。应通过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强校内名师工作室的建立等手段促进名师工作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日本教师资格证书更新制度改革及其困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虽然有比较完善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但提升教师质量仍然是当前日本基础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2007年6月20日,"教育职员免许法"等新修3法案获得日本参议院多数表决通过,"教育职员免许法"修改条文的重要内容便是教师资格证书的有效期为10年,教师必须在资格证书更新期限内,接受30小时的义务性研习,考核合格后教师资格证书才继续有效。日本各界虽然对教师资格证书更新制度存在一定的争议,在落实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但日本政府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化,并通过立法形式,让教师在职进修成为法定义务的做法,仍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师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了的三项重大改革措施:鼓励有条件的非师范大学举办师范学院、教师资格认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也称跨世纪园丁工程),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为解决问题,弥补不足,我们提出了创新、指导、动员、研究、优化整合等五个方面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我国高职院校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迎来了重大机遇。但同时面临着一些政府、院校自身以及主体联动层面的困境,部分高职院校还难以有效抓住"一带一路"机遇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对此,政府应当制定教育国际战略,统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各项工作;建立以职业资格证书为载体的就业准入制度;健全职业教育体系,优化院校国际交流的平台;从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高职院校自身应当树立开放办学的理念;选择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的有效路径;加强自身内涵建设;大胆尝试教育输出。此外,还需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联动政府和院校;发挥职教集团优势,提高国际交流合作的效率;实施区域性教育国际交流整体规划;借助与先行高职院校的国内交流,带动弱势学校的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