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提问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课上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能否使提出的问题达到预期的目的,是衡量一个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多方引导,尽量使每一个被提问的同学回答成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热情鼓励,提供线索,引爆学生思维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他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捷。这就是说,作为一个老师,课上必须注意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让学生时刻处在一种轻…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学理论强调,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往来实现认知信息、心理动作、意情态度的交流和沟通。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营造一个动态课堂的要求,即创造一个能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氛围,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课堂自由思考、自由选择的空间和机会等。可是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就是不“动”;教师又哄又奖只有少数学生“动”起来;要不就是课堂闹哄哄,该讲的未讲清楚,该听的未听清楚,或者发言者抓不住要害,听发言者心不在焉。像这种“动”,就没有“动”好。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  相似文献   

3.
<正>时下小学教师们通常都会遇到如下苦恼:教师在讲台上挖空心思地讲课,学生却心不在焉地在课堂上或梦回西游或东张西望或窃窃私语,对这些学生来说教师的一番努力可谓全部付诸东流。由于心理发育不成熟、课业繁重及外界环境影响等问题,小学生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其中课堂走神正是直接表现之一,目前已经成为小学阶段比较普遍且必须注意的问题。针对小学生课堂走神这一问题,教师应立足其特点找出问题症结所在,从而有根据地实施有效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赵晔 《文教资料》2006,(12):156-157
自新课标颁发实施以来,语文新课程理念已逐步被广大教师接受;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同志又产生了一种困惑:花了大量时间、精力研究文本、教法、手段,教学效果却往往不尽人意。原因何在?关键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心理的研究。裴斯泰洛齐指出“:教学要心理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心理功能,使其处于正常的兴奋状态,认真参与,积极活动。如果学生的心理没有参与教学,就不能接受任何教育、教学的信息。语文教学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实现语文教学过程的心理学化,才能是能工巧匠,事半功倍。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活动有两大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5.
课文中所饱含的情感,教师讲不出,学生听不来。学生的情感要靠教师去感染、去熏陶;要靠自己去体验、感悟。没有感情的文章就没有生命力,没有感情的课堂就没有活力,而没有活力的课堂就难以激起学生心灵的涟漪。情感是语文学习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才能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才愿敞开情感的大门“情动而辞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利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学习,需要有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促使他们积极思维。一、注意力的培养和利用注意是心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对事物的感觉和思维的反映。注意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在体育活动中,如果心不在焉或注意力不集中,便不能掌握好所学的内容,就会出现错误或伤害事件。  相似文献   

7.
<正>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下面仅就语文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谈心理学在浯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掌握学生心理,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知道并懂得想方设法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注意中学习、思考、把思考视为一种享受而不是看为一种苦差事,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做为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发生了兴趣,具有了学习的原始动力,才能主动积极地把认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学习的对象。语文教师要想争取学生喜爱自己的科目,就必须善于把知识  相似文献   

8.
职业学校不少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厌倦情绪,课堂上手捧书本,心不在焉.上课打瞌睡,做着与上课无关的事情的学生不在少数,学生要么沉默不语,教室一片安静,要么与同学聊天,课堂闹哄哄;而教师呢,有的顾自讲课,有的上课花不少时间在训斥学生.因此,构建和谐语文教学课堂,让学生参与学习,师生互动交流,这是中职学校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通晓学生心理,做到启导得法 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必须通过有效途径,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沟通学生的心理,把握学生的心理实施教学。教学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活动有两大心理因素参与,一是智力因素,一是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是关于认识过程本身所要求的,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与思维等,这些都是认识过程所必须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0.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课堂模式与教育方法必须适应学生的学。教师必须总结出学生的课堂认识规律,并把学生的认识规律作为确定教学过程的依据。学生在课堂的认识过程有其特殊的规律。其认识过程可分为理解—掌握—运用三个阶段。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应认真依据以上规律,明确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并据此教学。一、帮助理解原则教学过程中,理解是基础,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核心。学生对没有理解的内容就无法掌握,只有理解了教材中所讲的知识和原理,认识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产生触类旁通…  相似文献   

11.
费时低效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老话题,时至今日仍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解决。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教学观念的问题,有教学方法的问题,有课堂结构的问题,有教学手段的问题等等。但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而言,由于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而使课堂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应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在教学中仅仅满足于学生能说出正确的结论,却不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没有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选择适宜的学习方法,则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笔者试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目标、过程和方法的角度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懂得学生的心理规律,运用心理学的规律去解决课堂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等的培养。其中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各种能力的纽带,是学生智力开发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学生的学习心理,是教学活动的首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重要影响源。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心理,实现语文教学过程的心理学化。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构建、确立健康的学习心理。  相似文献   

14.
<正>为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小学语文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在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如组织参观访问、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成立兴趣小组等活动,就是实践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笔者以为教师组织开展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要努力做到"四重"。一是重情趣。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学过程是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如果没有情趣,一切就显得苍白无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没有兴趣也就没有记忆。为此,教师在开展语文  相似文献   

15.
"语文难教"是不少语文教师发出的感慨,"语文难学"又是许多学生共有的感觉。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呢?本文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肤浅的认识。一、革新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今中外教育家都非常强调学习兴趣。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首先,要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的时间,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就会产生巨大的学习热情。课堂上必须注意营造课堂气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学》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心理学主要是分析学生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探讨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这段文字提醒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学时必须把遵循学生心理根植于每个教学环节,这样教学方法方能高效实施,学生才能学之得法。在语文课堂上运用“比较法”,是教师遵循学生心理有意识、有目的地激发他们活跃思维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所谓“善于比较”,从效果上看就是利用辨析法提升学生鉴别力,培养学生质疑力,激发学生创造力,牵引学生情感力,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活动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和情感需要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将心理学纳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落到实处?下面,笔者浅谈几点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实施新课程后,教师怎样做,才能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个敢想愿说的安全对话的心理环境促进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健康发展呢?课堂上学生说得好,教师该怎么办?学生说得不好,教师又该怎么办?教师该怎样反应、怎样激励,才比较恰当,才能起到鼓励教育的作用?课堂上教师怎样做,才能不失时机地、恰到好处地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这些问题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面对。怎样具体实施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教学目标,追求师生课堂学习流光溢彩的生命活动过程,全面实现课堂生命价值等要求,迫使语文教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教学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职业学校不少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厌倦情绪,课堂上手捧书本,心不在焉。上课打瞌睡,做着与上课无关的事情的学生不在少数,学生要么沉默不语,教室一片安静,要么与同学聊天,课堂闹哄哄;而教师呢,有的顾自讲课,有的上课花不少时间在训斥学生。因此,构建和谐语文教学课堂,让学生参与学习,师生互动交流,这是中职学校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和学生个人心理特征的影响,在今天的农村课堂上,学生普遍存有消极心理。这不能不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有责任运用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和孩子们相处,诱发他们身上积极向上的情绪,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幸福度。为此,笔者努力探索积极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尽可能营造不错的课堂氛围,以提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幸福感,下面介绍笔者的尝试。一、心存宽容,思想上认识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