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相关流体运动的动力学问题时,由于流体质量的不断变化,因而给研究对象的选取带来一定的困难,采用微元法分析是克服这一困难的一种很有效的途径.所谓微元法,其基本思想是:在连续流动的流体中,取出很短时间内的一小部分流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部分流体的研究间接地使问题得到解决,下面举例说明具体问题中应如何  相似文献   

2.
解决连续作用的流体问题时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并通过几种物理模型的讨论,分析两大定理的使用范围,得出在解决连续作用的流体问题时利用动量定理更为方便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流体问题一直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特别是在解题过程中采用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常得出不一致的结果.本文采用流体力学的分析方法,对高中物理中的典型流体问题进行了求解,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常见答案解析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关于流体问题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流体问题时,同学们总是觉得不知从何入手,——也就是说“不知道选取谁作为研究对象去进行分析”,其实,流体问题的研究对象的选择,通常都是在流体中选取一段流体柱为研究对象,也就是建立一个所谓的“柱体模型”,确定了研究对象之后,流体问题的研究方法就与汽车、木块等模型的分析方法相同了,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流体问题时,常常都是在流体中选取一段流体柱为研究对象,也就是建立一个所谓的“柱体模型”,确定了研究对象之后,常常选用动量定理或动能定理进行解答。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6.
物理教学要达到熟练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必须深刻理解物理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解题方法:仔细审题,弄清题意,找准物理规律;通过联想,建立物理模型;借助数学工具,根据物理规律列出方程;统一单位,正确计算;综合分析,验证答案。正确的解题方法来自于对知识的透彻理解和灵活的思维,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升华,以提高物理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7.
8.
物理教学要达到熟练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必须深刻理解物理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解题方法仔细审题,弄清题意,找准物理规律;通过联想,建立物理模型;借助数学工具,根据物理规律列出方程;统一单位,正确计算;综合分析,验证答案.正确的解题方法来自于对知识的透彻理解和灵活的思维,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升华,以提高物理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9.
物理习题都有确定的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抽象为能用典型的物理概念、规律解决的理想化模型的过程叫“建模”.建模分为两类:一是直接模型;二是间接模型.建模的方法也很多,比如借用传统的经典模型,将复杂的物理场景整合后类比成常见模型,将陌生、抽象模型转化为具体的熟悉的模型,有时,虚构一个物理模型对问题的分析把握有很大的帮助.下面介绍一下有关虚拟模型,在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初中物理常被学生认为是很难学的一门学科,物理习题常常让同学们不知从何下手.要想很好地解决物理题目,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掌握特殊的解题方法.这些方法就像一列快车,可以带我们很快到达成功的彼岸.下面通过实例说说几种常见的解题方法.1.赋值法有些物理问题,在符合题设条件要求的范围内,若能根据  相似文献   

11.
许多同学在研究和解决物理问题时,常常因一些条件的限制和思维定势的影响而陷入困境。这时如果能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思考与分析,探求新的问题与已掌握知识之间的相关性,重新建立物理图景,灵活地转换思维方法,将实际的、陌生的、复杂的物理问题转化成理想的、熟悉的、简单的问题来研究,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通常可采用下列方法进行科学的转化。  相似文献   

12.
力学是初中物理重点考查的知识内容,不仅理解难度大,而且涉及公式、定律等,尤其是相关习题的综合性较强,解答方法多种多样,大部分学生很难高效解题。对此,文章以初中物理力学习题为例展开讨论,结合例题详细讲解等效法、图形结合法、极限法、假设法等解题方法在力学习题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所谓物理模型,就是人们为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方便和探讨物理事物的本质而对研究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描述或模拟.即根据研究对象和问题的特点,舍弃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抓住主要的、本质的因素,从而建立一个易于研究的、能反映研究对象主要特征的新形象,它是科学抽象与概括的结果,是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物理习题足依据一定的物理模型设计而成的,明确物理模型是解题的关键,物理解题中的“模型联想法”是指通过相似、相近、类比、相关性等联想,以一些基本的物理模型为思维元素,并借助它们进行思考分析,从而迅速把握物理问题的处理方向.运用“模型联想法”解题,可将那些物理过程复杂,已知条件隐晦的物理模型变换成与之等效的简单、明了的基本模型或分解成一些基本物理模型的组合,往往可达到别开生面、化繁为简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万泽平 《物理教师》2001,(11):41-42
对于方向不变而大小变化的作用力 ,高中物理中有两条计算其平均值的途径 :一是利用动量定理求解 ,二是利用动能定理求解 .不同的题知条件可用不同的方法 .[例 1 ]一物体自高处落下 ,着地前速度为v =1 0m·s- 1,已知物体质量m =0 .1kg ,试对以下两种题知条件分别求物体与地面接触过程中的平均压力 :( 1 )已知物体触地后经 5× 1 0 - 3 s停止运动 ;( 2 )已知物体触地后下陷 2cm停止运动 .解 :( 1 )物体触地后与地面的作用力并非恒力 ,故本题不可用牛顿第二定律结合匀变速规律进行解答 .考虑到题知中给出了作用时间 ,可以使用动量定理…  相似文献   

19.
由于物理学所分析和研究的实际问题往往较复杂,有众多的因素,为了便于着手分析与研究,物理学中常常采用“简化”的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抽象的处理,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得出一种能反映原物本质特性的理想物质(过程)或假想结构,这种理想物质(过程)或假想结构称之为物理模型。理想模型方法是研究物理学的一种最基本方法。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都是对物理理想模型的描述:物理习题也总是依据一定的物理模型来构思和设计的。对物理现象的研究,对物理问题的求解就是一个将具体问题抽象成理想模型并运用物理规律求得结果的过程。物理模型大致可分为三种:①、研究对象的理想化模型:如质点、点电荷、点光源、刚体、弹性体、理想气体、恒压电源等。②、物理过程的理想化模型:如,自由落体运动、简谐振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③、条件的理想化模型:如“光滑”、“弹性碰撞”、“均匀介质”、“轻质”、“理想电表”、“薄透镜”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