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题目 某有机化舍物X(C7RO)与另一化合物YY发生如下反应生成化合物Z(C11H14O2):[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题目下图示出的是无机物A—M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其中,工是由第三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中熔点最高的金属;K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题目 CO、CH4也均为常见的可燃性气体.(1)等体积的CO和CH4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完全燃烧时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  相似文献   

4.
题目 某有机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大于110,小于150.经分析知,其中碳和氢的质量分数之和为52.24%,其余为氧.请回答:  相似文献   

5.
题目 苏丹红一号(SudanⅠ)是一种偶氮染料,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它是由苯胺和2-萘酚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它们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相似文献   

6.
题目 X、Y、Z、W为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①X可分别与Y、W形成X2Y、X2y2、XW等共价化合物;②Z可分别与Y、W形成Z2y、Z2y2、ZW等离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题目:置换反应的通式可以表示为:单质(1)+化合物(1)=化合物(2)+单质(2) 请写出满足以下要求的3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20; ②6种单质分属6个不同的主族。 解析:此题是一道有附加条件的关于置换反应的试题,试题针对元素周期表前20号元素中分属不同主族的元素的单质与化合物间发生置换反应的问题进行考查。虽然置换反应对考生而言司空见惯,平日练习得也多,但实际考试中却漏洞百出。笔者将从高考阅卷中看到的错误筛选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7年全国理综(卷Ⅰ)物理试题部分注重分析综合能力和利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从命题的构思上来看可见其用心良苦.但试卷中第18题引起了不少争议,笔者就此题进行如下深入探究.高考原题如下:如图1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  相似文献   

9.
题目A、B、C、D、E五瓶透明溶液分别是HCl、BaCl2、NaHSO4、Na2CO3和AgNO3溶液的一种.已知:①A与B反应时有气体生成:②B与C反应时有沉淀生成;③C与D反应时有沉淀生成;④D与E反应时有沉淀生成:⑤A与E反应时有气体生成;⑥在反应②和③中生成的沉淀是同一种物质.  相似文献   

10.
原题(全国卷Ⅱ第18题)如图1所示,位于光滑平面上的小滑块P和Q都可视作质点,质量相等。Q与轻弹簧相连,设Q静止,P以某一初速度向Q运动,并发生碰撞。在整个碰撞的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 )  相似文献   

11.
题1 (全国理综卷(Ⅱ)第28题)下图中的实验装置可用于制取乙炔.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微积分思想对2020全国理综Ⅱ卷第20题做了深度剖析,基于对称思维对该试题进行逻辑分析,最后对该题进行拓展与深化,促进一线教师理解高考物理命题思路与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题目 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全国高考理综卷(Ⅰ)第28题在本卷化学题中难度系数最小只有0·30,但考生的平均分只有4.55(河北省教育考试院统计数据),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呢?试题考查了考生的哪些方面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有一个好的转变,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增多.人类的生产、生活处处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能否用课本上的知识、观点来审视现实中的有关现象和问题,是对考生科学文化素养高低的一种界定.理论联系实际是理科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教学才能生动活泼.今年理综卷第25题堪称一道妙题,它以生活中极为常见的自行车为题材,以车头灯供电电机为切入点,考查了交流电的产生。及描述部件之间角速度、线速度关系等诸多物理基础知识,既实现了高考题注重基础知识,全面考查能力的初衷,又寓教于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代表了今后高考命题及复习备考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17.
梁继鲁 《物理教师》2006,27(12):54-54,57
题目:有个演示实验,在上下面都是金属板的玻璃盒内,放了许多用锡箔纸揉成的小球,当上下板间加上电压后,小球就上下不停地跳动.现取以下简化模型进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全国高考理综卷Ⅰ(陕西、江西等省区用)第27题是由2002年广东、河南省的高考化学试卷第17题衍生而来的,现对这两题做以下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9.
周智 《政治课教学》2003,(10):40-41
2003年全国高考文综卷第41题是一道紧扣社会热点,涉及政、史、地等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题,主要考查二大方面的问题:一是历史上美国和现阶段我国关于人口流动和迁移的一些问题;二是城市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意义。这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好题。说它是一道好题,是因为:1.试题涉及的时空跨度大。从19世纪中期美国的多种形式的人口迁移(例如:有欧亚移民、奴隶贸易、国内移民),到我国近年来的多种形式的人口迁移和流动(例如:改革开放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人口流动;城市化下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长江三峡工程建设中的移民),相距…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