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上生 《广东教育》2006,(7):104-108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在中学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知识的载体,是历年高考必考内容。按照新课标和2007年广东文(理)科基础高考要求,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主要包括钠、镁、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其知识体系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高考理综试题中,有关铜及其化合物的考查有升温的表现,铜作为考试大纲中要求的四大金属之一,教材中并没有像钠、铝、铁一样做过系统的讲解与介绍,以至于很多同学对铜的知识不能够系统的掌握,导致在考试中频频失分,针对这个问题,我对高考化学的铜及其化合物作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3.
作为知识和能力的载体,铜及其化合物频繁地出现在近几年的各类考试题中,仅2000年春季高考试题就有两个题目:12题和33题,共计11分,其中33题为压轴题.  相似文献   

4.
陈小梅 《广东教育》2006,(7):109-112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像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一样在中学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也是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知识的载体,是历年高考必考内容。按照新课标和2007年广东文/理科基础高考要求,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主要包括碳、硅、氯、硫、氮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其知识基础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5.
铜及其化合物是试题的重要载体,可以命制出多种类型的试题,而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虽然在中学化学中没有专门的介绍,但它们的性质分散在各个章节中。本文模仿教材中铁的知识结构,对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作以总结,并以高考试题为例,强调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铜及其化合物可与物质结构、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知识相联系,因此近几年来一直是高考中不变的热点内容,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中也不例外,现归纳如下.一、以铜及其化合物的结构为载体,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例1(2012年海南卷,19-Ⅱ)铜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广泛地应用于电气、机械制造、国防等领域.  相似文献   

7.
铜及其化合物相关的考题在2011年高考试题中占有很大比重,成为2011年高考的新亮点.现将其相关考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金属元素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在高考试卷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这部分知识内容繁杂、零碎、分散,要在“全面、重点、联系、灵活”上下功夫,把零散的元素知识变为完整的科学体系,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相似文献   

9.
龚颖潮 《新高考》2004,(3):51-52
推断题是历年高考化学试卷中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主要题型,它具有知识覆盖面大.综合性强,思维方式灵活多样等优点,故成为深受师生喜爱的“经典题型”。在高考中.考虑到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比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主要考查与单质及其无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有关的知识。在形式上,推断题一般分为两种类型:文字陈述型和框图表达  相似文献   

10.
知识梳理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在中学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知识的载体,是历年高考必考内容.按照新课标和2007年广东文(理)科基础高考要求,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主要包括钠、镁、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其知识体系概括如下:   ……  相似文献   

11.
<正>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虽然繁多,难记易忘,但是复习时也是有章可循的。众所周知,钠、铝、铁、铜及其化学物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物质,特别是铝、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钠及其化合物(特别是Na2O2、Na2CO3、NaHCO3)的性质、铝的性质及其化合物的两性、铁的性质及铁元素的变价、金属的冶炼等一直是化学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此部分知识在高考中常见的考查形式为:(1)以金属的腐蚀,金属与非金属、酸、盐溶液等物质的反应等为  相似文献   

12.
铁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多年来,尽管这个知识点在高考试题中反复变换出现,但归纳起来不外乎5种类型9种考查形式,其解答方法也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和技巧性,下面对此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利于高考复习和备考。  相似文献   

13.
有关溶液中离子能否共存问题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问题,也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试题。从历年高考中有关离子共存问题的难度上分析,这类问题都属于中等难度偏易题,但这类题的区分度都比较高。也就是说,题不难,但考生在这类题上能否得分差异较大。造成该状况的原因,主要是考生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中,没有将众多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归纳整理,使之网络化并进行有序的存储,  相似文献   

14.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是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知识的载体,在高考《考试说明》中的赋分权重约为15%.近年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逐渐提高,在高考试卷中,真正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分值远超过15%.而这部分知识点多,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且多数是描述性的,内容繁杂、零碎、分散,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难以系统掌握和运用.搞好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是提高高考化学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在化学高考试题中,其中作为各种考点载体的或填充物的是元素化合物,所以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点尤为重要.在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中,金属元素在高考大纲中重点要求的主要是钠、镁、铝、铁、铜等.如何更好的掌握它们相关的知识要点并能够应用到具体的化学试题中是我们广大考生较为关注的热点之一,下面笔者结合各地高考的实际状况,针对该知识点做一小结.  相似文献   

16.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与此相关的问题可以以多种形式出现,考查方式灵活,因此成为每年化学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下面通过实例来探讨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在2009年高考中可能的命题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7.
<正>自新课程在全国推广实行以来,化学教材做了很大的修订和调整,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的要求提高了,掌握的元素从1—18号增加到了1—36号。综观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特别是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包括理科综合化学部分),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考题中涉及过渡金属元素的有很多,而且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除了铁、铜正常考查外,重点在工业或生活应用比较广的钛、钒、铬、锰、钴等,下面就  相似文献   

18.
铁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知识版块,铁有多种价态:0、+2、+3,铁的重要化合物包括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硝酸盐、硫酸盐、高铁酸盐等,这些物质都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2005年各地高考试卷中更是频频出现,尤其是它们的性质和制备成为考查的重点,下面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19.
张永久 《教学月刊》2005,(4):35-36,43
钠、镁、铝、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干知识,每年高考中都是命题的热点内容。从命题的趋势看,2005年高考对这部分内容也不可能冷落。故特别提醒考生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梳理重点知识的脉络,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尽可能在物质性质的规律性及其相互联系上下足工夫;第二,  相似文献   

20.
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是中学化学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重中之重,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考试题型灵活多变。要想存此类习题的解答中正确率高,不丢分,必须具备良好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解题技巧,下面就铁及其化合物的考点内容做以下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