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学习要点学习本文通过对比突出中心思想,抓住景物特征具体、生动、真切地描写环境的方法;学习鲁迅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探求各种知识的优良品质。二、学习指要 (一)本文的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到……”是两个什么词?它点明了什么? (二)第一段中,作者把“似乎”、“确凿”这两个词用在一起有什么作用?它和下文  相似文献   

2.
辛派词人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派词人”以辛词为榜样 ,有意识地学习苏轼 ,其词作具有共同的爱国思想倾向。“辛派词人”之形成 ,与辛弃疾巨大的人格魅力与歌词艺术魅力密切相关。他们的政治主张与实践活动、个性与表现等等诸多复杂因素 ,都融合到了歌词创作之中 ,形成独特的风貌。而且 ,“辛派词人”为了表述自己的政治主张 ,共同选择了“以文为词”、议论纵横的表达方式。因此 ,“辛派词人”自然形成了豪迈奔放、恣肆粗狂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3.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采用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习文言文的效率呢?我认为可把重心放在对重点词语的学习、掌握上。具体做法是:一、溯本求源,在理解中加深学习要学习、掌握文言重点词语,首先要学会溯本求源。所谓“本”、“源”,是指词的本义。尽管文言作品中不尽是运用词的本义,但从本义到引申义,一般是有轨迹可寻的:从词的引申义中往往可以看到其本义的影子;一旦掌握了词的本义,也就加深了对该词的理解,从而能牢固地掌握该词。例如,《鸿门宴》中写刘邦“脱身独骑”与樊哙等“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间至军中”。这里的“间…  相似文献   

4.
带着妹妹上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月,又到了学习雷锋的季节,又让我们想到“偶像”这个词。关于这个词,先讲个故事,一对兄妹心手相牵走过12年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对语言进行分析时,一定会遇到词类划分的问题,这是在语言分析中起着重要作用的问题。如“学习文件”这个短语,是动宾关系还是偏正关系?从语义上讲,是“学习用的文件”,还是“学习某文件”?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知道“学习”一词是名词、动词兼类词,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是名词,在“好好学习”中是动词,因此,“学习文件”成了歧义短语。 为了进一步地分析和学习,我们单了解某词是哪类词还不够。比如“喜欢”一词,我们知道这是个动词,在“喜欢跳舞”中,两个都是动词,又不是连动或联合关系,怎么分析?这时,我们还应该明确,“喜欢”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这一次类的动词能带动词性宾语,所以,“喜欢跳舞”是动宾关系。各类词中都有这种现象,因此,给词分类很重要。词类的划分也不能限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类别,还应该对其再分,以便更好地掌握语言。这就是词的次类问题。  相似文献   

6.
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组合,它既能“离”也能“合”,对其性质的界定,一直以来争论不休,一般有四种观点:词说、短语说、短语词说、“离”为短语“合”为词说。笔者通过学习前人理论,认为“离合词”当属于词。  相似文献   

7.
王勇 《甘肃教育》2005,(7):71-71
一、简单规则。学习英语应从简单英语读物开始。现在许多书店里售有多套由原著简写而成的“简易读物”:有500~800词的,有800~1500词的,还有1500-2500词的,可按由少到多的顺序去读。这样能读懂,有兴趣。到有成就感时,自信心就产生了,也就有了更大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新近教育部公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下简称《课改纲要》)中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列作为课程标准的一个维度,这意味着新课程标准突破了传统教育目标的定义,“过程”进入了目标体系。但过程能否作为教育目标或课程标准?回答这个问题涉及学习心理学的许多基本理论问题。一、从学习的心理学定义谈起“学习”一词是人们日常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但心理学家在给学习下一个定义时却遇到了麻烦。最初从过程给它下定义,把它定义为“个体从不知到知的过程”。但后来发现,这一定义不仅不全面,而且不可…  相似文献   

9.
诗词名家施蛰存先生晚年曾说起在抄集研讨词籍题跋的过程中,无意之间弄清楚了词这一文学体裁的产生、发展的源流问题:“词”这一种文学形式,在唐五代时,名为“长短句”、“曲子词”。在北宋时,名为“乐府”或“乐府雅词”,或“近体乐府”。到南宋中叶,才出现“诗余”这个名词;到南宋晚期,才确定这种文学形式的专名为“词”。在南宋中叶以前,一切单用的“词”字,都是“胖”字的简体字,其意义是“歌辞”,是一个普通名词。  相似文献   

10.
幼儿时期词汇数量增长十分迅速,但由于幼儿主要是通过模仿成人来学习的,因而常常出现囫囵吞枣的现象。我在词义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点。一、注意借助实物。根据幼儿感知觉发展的特点,让幼儿在感知具体实物的基础上,学习一些与之相联系的词语。如观察玻璃时,我结合玻璃的特点,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理解“透明”、“亮晶晶”、“光滑”等词的意义。又如,我带幼儿到户外看刚升起的太阳,结合太阳刚升起时天空中的景象,教幼儿学习“红彤彤”、“朝霞”等词,幼儿很快就能理解这  相似文献   

11.
东新娟 《山东教育》2008,(12):19-19
教室里一片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们正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 这时,一个男生站起来提问:“老师,这个词怎么读?”他指着“仍旧”这个词问我。当时,我没有多加思索,就将自己潜意识中的读音“reng jiù”告诉了他。说完,我疾步走到黑板前,写下了它的读音。刚写完,就听到下面有学生嘀咕:“老师不对,  相似文献   

12.
一、对“看图学文”的认识“看图学文”是这一册新加的内容,是“看图学词学句”的发展,是学词学句到讲读课文的过渡。比起一册来,二册课文一般的篇幅长些了,内容丰富些了,情节复杂些了。而“看图学词学句”的形式由于内容浅,句子短,过渡到学课文坡度太陡,“看图学文”便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新形式。“看图学文”通过形象、具体的图画,把词、句和段联系起来,使学生懂得词是怎样连成句的,一句一句的话又是怎样连成段的。通过观察图画和字词句的讲解,以达到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3.
“另类词”是贴在处于教育情境下的一个儿童群体身上的标签,传统的智力观导致了这些“另类词”的存在;“另类词”的存在同当代科学研究成果相抵触,它应当也必须消亡;消亡“另类词”需要教育者树立科学的儿童学习观。  相似文献   

14.
祝心仪 《今日教育》2022,(11):48-50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提出“语文学习任务群”这一重要概念,并强调“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整合”一词成为沟通教学设计与实践教学的重要“中枢”。本文基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视角,试追溯语文学习任务下“整合”一词的内涵,梳理“整合”涵盖的内容要素,探究“整合”组织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六个“墨水瓶”》的教学中,应注意挖掘词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其感情内涵。如抓住“墨水瓶”这一关键词,使学生明白这个词为什么要加引号,理解“墨水瓶”在特殊环境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重点句“在这样困难的环境里,列宁仍然坚持学习”中,“仍然”一词是理解的关键,尽管课文中没有说明列宁被捕前的情况,但由“仍然”一词就可以联想到:列宁平日就十分注意学习,被捕后尽管条件很恶劣,但他还是没有间断。 在“列宁想了个非常巧妙的办法”中,“巧妙”一词是什么意思?这个办法又巧妙在哪里呢?这就要引导学生理解后面的三句话。第一句是说他怎样解决书写工具的(瓶、墨水、纸);第二句是“牛奶干了,什么也看不出来”,暗含着敌人没有发现秘密的原因;第三句是“书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中 ,词的色彩意义是非常丰富的。不同的色彩意义便形成了不同的表达效果。过去 ,我们更多的是注重了对词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外来色彩、形象色彩、地方色彩和时代色彩等方面的学习和研究 ,而忽略了词的角色色彩。词的角色色彩 ,即指同一个意义的词 ,不同的角色 ,用不同色彩的词的形式来表达。它带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角色特点。如 :桑梓 (故里 )———家乡过去 ,我们把它归类到语体色彩中 ,但我认为 ,它更具角色色彩。“桑梓(故里 )”的确有书面语的庄重与矜持 ,“家乡”也不乏口语的随意和平实 ,但“桑梓 (故里 )”多为所谓的“读书…  相似文献   

17.
五代词风经历了由花间词至士大夫词的转变,境界由狭隘而宏大,这些变化可从五代词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楼”的演变探究得知:从“画楼”、“小楼”,词的境界一步步回归到诗教传统上来。  相似文献   

18.
读了施一新同志的文章《“胜况”=“盛况”》(见《中学语文》87年11—12合订本),受益非浅,觉得施同志的做法值得学习,同时我也想起了87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第二大题的音形辨别题。其中第二小组中就有“盘跚”一词,由于许多考生不懂得“盘跚”同“蹒跚”一词,因而在这一小题上失了分。就目前而言,中学生不必把这类词作为自己的重点学习对象,但了解它是应该的。一般地说,这类词中,用来替换的词与被替换的词多是同音同义的(就某一义项而言),其用法是并列的,只是人们用的频率不同。象“胜况”一词,当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英语语音学习的现状,特别是音标学习所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提出了“见词能读,听词能写”的学习三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留学溯源与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巍 《神州学人》2001,(7):41-42
“留学”一词的来历汉语中的“留学”,据考证,应是从“留学生”一词演变而来。“留学生”一词源于唐代,为日本人所创造,沿用至今。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十分频繁,日本政府多次派“遣唐使”研究和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但“遣唐使”是外交使节,停留时间有限,影响了对中国文化系统而深入的学习。所以,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使”时起,同时派来了“留学生”或“还学生”。“留学生”在“遣唐使”返国时继续留在中国学习,“还学生”则和“遣唐使”同来同归,但以学习为主。由此可见,“留学生”的原义其实专指来中国学习的日本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