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清 《江西教育》2002,(18):28-28
一、利用实物,巧设情境在教学中,我常用简笔画、幻灯片、实物、图片、录像等,根据教材巧设情境,使课堂提问由抽象复杂变得具体形象,形声结合,使多种感知协同活动,增强了接受效果。如:在教小学英语BⅢL26时,我用简笔画画出一男一女两个头像,然后展示一幅公园的图片,最后用幻灯打出Peter、Mary在公园玩的灯片,让学生回答:T:Who'she?S:He'sPeter.T:Who'sshe?S:She'sMary.T:Whataretheydoing?S:They'replayinginthepark.通过创设栩栩如生的情境,学生就能彻底抛开用母语思维的习惯。二、语言描述,引入…  相似文献   

2.
李艳 《湖南教育》2002,(17):44-45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向爱迪生学习,爱科学,学科学,从小树立创新意识和刻苦钻研、坚持不懈的精神;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查找所需知识的意识和能力;4.训练学生给自然段分层,弄懂自然段的意思。教学过程师:(演示课件1:《大自然与星空》)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有许多未知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索,你们能征服大自然吗?生:能!师:我们该如何去征服大自然呢?(学生讨论)生:多学本领,上课认真听老师教给我们知识。生:多动脑筋。生:不怕困难,还要不怕失败。师:同学们说得挺棒,老师…  相似文献   

3.
陈晓萍 《江西教育》2002,(23):30-30
师:(出示“土”字卡片)这个偏旁叫什么?生:提土旁。师:(出示“里”字卡片)谁来认一认这个字?生:(读)里。(把两张卡拼在一起,出示拼音)师:谁再来认一认这个字呢?生:(读)埋。师:读得很好,请一组开火车读这个字。(生读)师:谁能根据这个字的构成,编个顺口溜来记一记这个字呢?生:东西土里埋。师:编得真好。一想起这个顺口溜就知道怎么写“埋”字了,全班齐念三遍。(生齐读)师:小朋友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字,左边的提土旁和“土”字有什么不同呢?生: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师:这个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埋”字是…  相似文献   

4.
张爱民 《江西教育》2004,(13):80-80
师:同学们,近几天来,我有些茶不思饭不想,(师故作忧虑状)能猜出是为什么吗?(生略加沉思,片刻后畅所欲言)生:老师,您肯定是水土不服.吃不惯我们这地方的饭菜!  相似文献   

5.
陈静 《湖南教育》2006,(10):38-38
一开课,我让学生欣赏动物世界中父母关爱儿女的几组镜头,问学生:“你想说点什么?”孩子们有的说:“燕子妈妈把捉到的虫子都给小燕子吃,燕子妈妈很喜欢小燕子。”有的说:“河马爸爸教小河马游泳,河马爸爸也很爱小河马。”有的说:“羊妈妈保护小羊,和大灰狼打架,羊妈妈很爱小羊。”  相似文献   

6.
教学环节:操作实验,探究算法。师: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呢?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课件演示:面积变化)师:宽不变,长慢慢变长,长方形的面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宽不变,长慢慢变长,长方形的面积慢慢变大。师:长不变,宽慢慢变长,长方形的面积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长不变,宽慢慢变长,长方形的面积也慢慢变大。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长方形的面积跟什么有关?  相似文献   

7.
王振华 《湖南教育》2002,(13):46-47
师:在上课之前,请你们听段录音,听完后告诉老师,你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放录音)很多小朋友已经听出来了,一起来说,是———生:风声。师:对。(板书:“风”)风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生:风很冷。生:风有时候大有时候小。生:风能吹动很多东西。生:风没有颜色。生:……师:说得真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跟它有关,题目就叫《画风》(板书:20、画风)大家把课题念一遍。生:(齐念)画风。师:小朋友们,当你看到这个课题后,你会提出些什么问题呢?想到了你就站起来说。生:谁和谁在画风?生:他们在哪儿画风?生:…  相似文献   

8.
微格情境《学会查“无字词典”》是江苏版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课文。学会查“无字词典”即学会留心观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教师教学本课时有如下情境:师:课文中对“骄阳似火”这个词,聪聪是怎样解释的,爸爸又是怎样解释的?生:聪聪像背书似地说:“强烈的阳光像火那样热。”生:爸爸说,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就是“骄阳似火”的意思。师:聪聪和爸爸的解释是从哪儿得来的?生:聪聪是背词典上的解释,爸爸是自己观察得来的。生:聪聪是从字典知道的,爸爸是从生活得来的。师:你们更喜欢哪一种解释,为什么?生:…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的:品味戏剧语言,把握人物心理与个性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法;讨论点拨法教学手段:Authorware课件(文字图片投影,电影片段欣赏) 教学时数:第一课时导入:(显示按钮主页面)上世纪60年代,有一位年轻的日本作家访问中国,他专程登门拜访了剧作家曹禺先生,并表达了这样的愿望:“我希望日后也能写出像您的《雷雨》那样的杰作来。”  相似文献   

10.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林海》(板书课题)。课前,同学们已预习了课文,通过预习,你对课文内容一定有所了解,谁愿意谈一谈?生: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大兴安岭很美。生:大兴安岭的岭非常多,这里的林非常大,绿颜色很多,鲜花各式各样,在别的地方很少见。(师板书:岭多林大绿花各式各样)生:作者看了林海的风光,感到亲切、舒服。(师板书:亲切舒服)师:同学们预习的收获很大。如果预习时有不明白的问题请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生:为什么说:“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落叶松”?(师板书:第一)生:怎么说“兴安岭会打扮自…  相似文献   

11.
赵培富 《云南教育》2001,(10):31-32
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因为片面认识和理解启发式教学,把简单的一问一答视为启发式教学,所以抓了芝麻,放了西瓜。请看下面五年级语文——《火烧云》课堂教学片断纪实:   师:“请打开书,齐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学生齐读 )   师:“什么是火烧云 ?请用书上的一句话回答这个问题。”   生:“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生:“不对。应该是这一句:‘天空的云一直从西边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   师:“同意第一个同学的举手。” (3名 )   师:“同意第二个同学的举手。 (很多同学 )…  相似文献   

12.
宇华 《四川教育》2002,(12):36-37
片段一:出奇制胜(上课伊始,师生问好,学生刚静坐,突然听到“叭”的一声……)师:你听到了什么?生1:我听到碗打碎了。生2:我听到花瓶打碎了。生3:我听到玻璃打碎了。师:到底是什么声音呢?先请男同学低下头,趴在桌子上,请女同学看图,看完后告诉旁边的男同学。老师要看哪个男同学听得最专心。[评:好!开课就出奇制胜,先声夺人,迅速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片段二:双向互动男生低下头,女生看画面,字幕打出:小松不小心把家里的花瓶打碎了,小松如实地告诉了爸爸,却被爸爸打了一顿。师:女同学都…  相似文献   

13.
课题:诱导公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总结出记忆方法,知道简单应用.  相似文献   

14.
激情引趣,谈话导入师:今天,咱们班要来一位小客人。瞧。她正朝我们走来了。(播放课件:可爱的植物小精灵由远走近,边走边介绍有趣的植物知识)师:听了小精灵的介绍,你对植物一定很感兴趣吧。想去认识它们吗?生:(齐答)非常想。点评:起始环节为整节课创设了情境,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再配上小精灵生动有趣的介绍,使学生对植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学习作好了良好的铺垫。精读课文,理解重点师:通过刚才的检查,我发现小朋友自学得不错,能流利地读课文。那么我们再来读课文,边读边想两个问题:1.课文写了哪几种植物?用…  相似文献   

15.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查阅关于小数产生的资料,谁来汇报一下?甲:自从产生小数之后,计数就更加方便了。乙:小数是中国最早发明和使用的。师:小数是中国首先发明和使用的。有了小数以后记数就更方便了。你们还想知道关于小数的什么知识?甲:小数怎样读、怎样写?乙:小数是谁最早发明的?丙:小数表示什么意思?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这么多,这些问题谁会解答?甲:0.1元就表示1角。乙:小数读作几点几。师:剩下的问题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解决,好吗?犤评析:先让学生查阅有关小数产生的资料,这样既渗透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小数的性质”是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第八册的内容,在学生学完例1的内容后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同学们,前些天老师让大家到超市去调查不同商品的标价,现在谁先来汇报一下调查结果?生1:(生回答师板书)一块香皂的标价是3.80元,一包盐的标价是1.00元,一支小白兔牙膏的标价是2.08元。生2:还有一支口香糖的标价是0.50元,一辆童车的标价是103.05元。师:同学们都做得很认真。通过大家的市场调查,我们了解了不同商品的不同标价,但是它们也有相同之处,你们发现了没有?生3:它们都是小数,并且…  相似文献   

17.
师:同学们说,我们现在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我们是生活在地球上,空气里,自然中。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上,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些课文中的新词,突然,有一个学生轻声地说:“老师,你写错了。”我问:“是哪个字啊?”“‘遥远’的‘遥’。”我回头审视了一下黑板上的字,觉得并没有错,就继续问:“错在哪里呀?”他鼓起勇气站起来说:“‘遥’字的第二横应该长一些,可是您没写出来。”我仔细观察了一下,  相似文献   

19.
曹金 《云南教育》2002,(7):44-44
小学数学第八册“乘法的意义”的教学,过去是严格按照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列式。教育部制定的《数学课程标准》规定:“关于乘法:3个5,可以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3×5读作3乘5,3和5都是乘数(也可以叫因数)。”即不再强调乘数与被乘数之别,也不再读“乘以”。一、教学时,出示下图,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数一数、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圆片,这样便有:横看:4+4+4=12(个)4×3=12(个)竖看:3+3+3+3=12(个)3×4=12(个)接着让学生观察,计算教材上的鸡蛋图,得到:横看:…  相似文献   

20.
师:我们中国的汉字有些非常奇妙,如:吴——吞、杏——呆。其实,在数学中这种现象也存在。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