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动作文”是以活动为题材的作文,它是小学阶段常用的作文形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作文教学须从内容入手,要让学生在与自然、社会、生活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材料和真切的体验。而“活动作文”正是促使学生获取丰富材料和真切情感的有效途径。一、随心而为,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在作文教学中,品德提升、个性张扬等目标的实现,是以学生主体地位的凸现为重要前提的。而活动类作文中,不少教…  相似文献   

2.
本学期的作文教学,我们组织五年级学生进行了“什么是幸福”、“感悟诚信”、“选择坚强”等专题作文练习的尝试。这种专题作文练习的具体操作过程是:一、接近阅读在学生明确这一次作文练习的中心话题之后,以“活页文选”的方式供给学生四五篇精短美文,让学生在课余自主阅读。(自主阅读的时间一般为一周)“接近”,指的是这些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精神需要。选文的意蕴内涵相同,内容各异,但都是学生熟悉的人和事,其间有许多学生自身生活的影子。二、讨论生活待学生自主阅读,有所涵泳之后,采用课堂对话交流的方式,要求学…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少、慢、差、费的重灾区。现实中,一提起作文,学生就头疼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写作第一道难关就是没有材料。由于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没有积累一定材料,作文时就无话可写。笔者认为:充分利用班级中几十位学生所蕴藏的资源优势,构建起有声有色的生生互动的作文教学情境,不失为帮助学生解决材料缺乏问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作文,要与生活接轨。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这种选择包括题目、材料、中心、体裁、评价等;其次是重视学生的文化熏陶和精神的渗透,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自然世界、文学作品、焦点事件、热门话题、社会生活等的了解、研究、思考,丰富发展学生的生命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张仲仁 《甘肃教育》2006,(4B):31-31
多年来,在学生的作文教学中,笔者总觉得学生在作文审题时.对信息的取舍点有个误区.即一种心理的障碍.就是认为只有优秀作文集中出现过的内容才是典型的、可取的,只有作文能力强的尖子生才能选择好的材料,而自己是一个很平常的学生,平时作文写得又不怎么好。因此.根据中心选取材料当然就不可能做好。一句话,他们选取信息时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捕捉可能存留的有关他人的写作信息上,而偏偏对自己的生活积累视而不见。而学生的这种心态,也正好反映出了作文教学中最容易忽略的两大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表现。作文教学在选择命题时应依纲据本,具有针对性。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在作文要求上应层层提高,拾级而目;在作文批改上应做到不拘一格;在作文讲评时应不断提高标准,激发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7.
相对命题作文而言,命意作文对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要求更高,在启发构思立意和引发话题方面能提供更多的方便。命意作文离不开材料,而如何将材料的选择与作文训练的具体目的结合起来考虑,又是涉及到此种作文训练成败的关键。本文就此进行了初步探讨,从而为解决选择材料服务于训练目的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些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8.
所谓“四结合三部曲”,即作文与生活结合,作文与书本结合,作文与心灵结合,想象与联想结合;生活中寻素材,书本中觅方法,练习中求提高的作文教学模式。   一、生活中寻素材   学生作文最大的缺点是无话可说,每次作文好像空牙膏皮中挤牙膏,大脑空白,举笔难下;有的好像房檐滴水,断断续续,文意不畅,行文干瘪;而有的东拼西凑,随意编造,出现假、大、空的现象……这种种情形表明学生缺乏生活、缺乏感悟。因此,作文教学首先应打开学生生活的宝库,解决材料问题。   1.作文与心灵结合。每个人的内心就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尤其…  相似文献   

9.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作为中考新题型,在命题技术上有很大的研究空间,需要认真研究.中考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具有材料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写作任务切合学生思维水平和任务表述体现"以生为本"等特点.改进中考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命制,要适当扩大选材范围,并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现实生活在学生头脑中反的产物。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源于生活。从一定意义上讲,作文就是认识生活和表达生活和谐统一。传统的作文教学与生活相脱离,不大注意指导学生向生活中探究写作之源,学生往往闭门造车,写出来的作文没有生活气息,不是无病呻吟,就是千人一面、万人一腔。作文其实是一个动态过程,作者 须得拥有一定生活经历,对生活所理解和领悟之后,才能产生写作欲望,进而写生较好的文章。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被思维所限.在作文材料的选择上,单调陈旧.看上去四平八稳,实质上缺乏新意、缺少创造.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怎样使作文在选材上出新.以奇制胜呢?我们认为.运用三维选材技巧可使材料真、新、奇。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作文要想做到兴趣浓厚,做到表达学生内心想说的话,真正做到真情实感,仅凭课本中的几次作文练习和每周一节作文课上的写作技巧的指导,是很难达到新课标对作文的这一要求的。要想学生乐于作文,并在学习写作中学会生活和做人,我以为教师应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材料,根据学生发现的具体写作材料来进行写作指导。一、观察,材料在生活的感受中寻学生不喜欢作文,最大的原因是他们觉得没有材料可写。在书上看到别人写什么,自己也就跟着写什么。没有自己的材料,写起作文来就只能是人家怎么写自己也就跟着怎么编。作文缺乏真实的情感,语言…  相似文献   

13.
话题作文不同于一般的生活作文 ,尽管都来源于生活 ,但是从写作起源而言 ,却有很大的区别。一般的生活作文 ,直接发端于作者自己的生活 ,是作者的主动行为 ,而话题作文却是建立在引导语的基础上 ,它是一种再创作活动。话题作文也不同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是提供一段文字材料、小故事、诗歌等 ,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一个主题 ,审题不能偏了 ,显然限制很严。而话题作文对审题的要求低了 ,只要不离开这一话题就行了 ,在内容上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 ,它所给的话题只是一个逻辑起点 ,不是论点 ,也不是论题 ,学生可以由一个点引出无数条直线 ,可以…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可以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统一发展。但很多学生视作文为畏途。究其原因 ,大多是课堂教学与生活脱节 ,学生写作文时没有材料可写 ,总觉得要写的内容自己在生活中没有见识过 ,没有经历过 ,或经历过的事情不“典型”不“突出” ,不值得写。因此 ,让生活走进课堂 ,让学生充分地深入生活、观察生活、理解生活、总结生活是改善目前作文教学难的一条有效的途径。一、以感知生活为先导搜集素材是作文的第一步。材料从哪里来 ?“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5.
李敏 《教育艺术》2005,(4):43-44
考场作文是对学生材料积累和思维能力的全面考查。关于前者,相信每个考生都是有备而来,“胸中自有雄兵百万”,那么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地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呢?这就要求作文时要有匠心独运的构思,也就是要求考生写作时能具备对社会生活的敏锐洞察力、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作文,需要两面方面的准备,一是形式方面的,即作文的逻辑框架和丰富的语汇;二是内容方面的,即材料。前者是学生课堂语文学习的功夫和学生课外阅读时对文法的领悟;后者是学生的生活积累(包括间接生活)以及对生活的认识,学生作文应从内容入手,没有一定的内容,形式就无以附着。 那么,具备了以上两方面的准备,就可以写好作文了吗?我想还不够,学生作文还有一个即时性因素──激情。因为写作牵扯到激情、直觉等非理性因素。它构成写作的内在动力,往往比学生理性的知识还重要,因为激情可以唤醒生活和回忆。 一、把学生带入题…  相似文献   

17.
黄桂林 《江西教育》2002,(19):22-23
综观作文教学现状,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作文教学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生活实际,脱离社会实际,学生虽然在校写的作文不少,但一旦走向社会,相当多的实用型作文还是一窍不通,不得已还得从头学起。因此,为提高作文训练效果,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须重视作文与生活的联系,以生活提供作文训练基地,以作文增加学生生活情趣;须拓展训练空间,丰富训练形式,使生活需要与作文训练有机联系,以使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时,在语言运用上能够得心应手。一、实验型随着科技发展速度的进一步加快,实验在现实生活中将会越来越普及,作为实验设…  相似文献   

18.
新高考背景下,作文教学要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使学生自主搜集、整合素材,根据不同的立意和文体,合理地选择不同的素材,由此创作出素材丰富、立意深刻的作文。从读写相融、观察生活两个视角,探索高中作文素材积累的策略,引领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语言、历史典故等材料,并深入观察和积累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为写作储备丰富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目前命题作文存在的误区有:一、命题脱离学生生活。脱离生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脱离学生生活命题则无异于缘木求鱼。很多命题作文(包括材料作文),根本不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冥思苦索,紧咬笔头,埋  相似文献   

20.
王珞田 《考试周刊》2011,(37):59-60
教师在小学作文指导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享受生活,思考生活,丰富生活,开发作文资源,激发作文动机,组织教育学生过好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积累丰富的习作材料,为作文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