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僧圆静,在唐宪宗元和十年八十余岁时,因谋划血洗洛阳被捕,兹由50余年前安史之乱时他对唐廷积恨所致。他与安禄山同族,属粟特胡,是史思明的得力护卫。在史朝义发动的政变中,其家属受到牵连,无奈之下削发为僧,并在此身份遮掩下伺机复仇。透过对圆静身份的考察,亦可见唐廷与藩镇的关系,表面虽或平静,内里却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相似文献   

2.
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年),为唐玄宗所一贯宠信的“镇边重臣”安禄山举兵反叛朝廷,爆发了持续九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这场封建皇朝中央政权势力与地方军阀割据的争夺战,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也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一个转折点.此后,唐王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日益激烈,长期战乱不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趋尖锐.《石壕吏》作于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五个年头(759年).当时,安禄山已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所杀,长安、洛阳先后被唐军收复,唐朝大将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领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形势对唐非常有利.但由于统治者的昏庸,诸军不设统帅,而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军队由于没有统一的指挥,结果大败溃散,郭子仪退守洛阳,洛阳  相似文献   

3.
杜甫的《石壕吏》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69)的春天。这时,唐王朝虽乘安禄山叛军内讧之机,相继收复长安和洛阳,但安禄山之子安庆绪乃占据相州,唐将郭子仪久攻不下,最后被叛军击溃。唐肃宗为了补充兵力,平复叛乱,便派人到处抓兵,人民深受其苦。杜甫正在这时候由洛阳返回华州,将沿途所见所闻,写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篇“三吏”,“三别”。《石壕吏》就是这组组诗中一首小型叙事诗。  相似文献   

4.
贾秀红 《考试周刊》2011,(54):44-45
唐玄宗天宝四年至代宗广德元年,发生了一次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反叛。因叛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所以历史上称这次叛乱为"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中国封建社会由前期演变的转折点,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影响非常深远。本文分析了"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是什么?高等教育为何而存在?古今中外很多名家、大师从不同视角给出了多种答案.文章从教育交往、内在养成、德性保存三个方面对高等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全新、独到、深刻的阐释,发人深省,启人深思,读来颇有茅塞顿开之感.文章认为知识本位的"教人"理念无法圆满完成高等教育的人才使命,打破"二元对立"的教育交往,以情感、生命、灵...  相似文献   

6.
戏由史料《录鬼簿》中在散由作家中列有史天泽,剧由作家中列有史樟,并未标明其父子关系,致使元曲史中一对父子作家鲜为人知。通过考证史天泽父子的生平事迹及恩想性格,进一步了解史氏父子继往开来,秉承先祖兼济天下的大志和优秀品格,他们不仅智信仁勇,更兼喜爱填词作曲,文武兼备,与众多曲作家以上乘的经典之作,奠定了真定成为元杂剧中心和摇篮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张巡祠     
张巡祠坐落于商丘古城南门外,是为纪念"安史之乱"中为保卫睢阳而殉难的张巡、许远等人所建。张巡(709-757),唐邓州南阳人,玄宗开元末年中进士第三名,初任清河(今河北清河县西北)令,后任真源(今河南鹿邑县东)令。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张巡率兵守雍丘(今河南杞县)、宁陵、睢阳,三点一线,以少胜多  相似文献   

8.
盛唐名臣张说之子张均、张珀在安史之乱前,备受玄宗恩宠.甚至可能当上宰相.但安史之乱爆发后.张均、张珀却做了安禄山的伪官.其原因就在于唐玄宗时显贵间的矛盾斗争十分激烈.矛盾的焦点是对皇太子继承人上的不同态度,张氏父子与杨国忠之间就是由此积怨的。  相似文献   

9.
唐朝自从安禄山、史思明作乱以后,政治就走了下坡路.史书说那时的"藩镇跋扈",实际上是各地方的节度使掌握兵权、霸占地盘,眼里没有皇上,不向唐天子上缴钱粮.朝廷里养活着大群的皇亲贵族,他们的生活奢侈,花费很大.当时,朝廷只有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的近郊地区可以征粮收税,能刮的地皮狭小,问题很大.而且,一旦刮得农民没法忍受的时候,就要起来造反,他们的封建统治就维持不下去了.但就在这时候,驻在蔡州(今河南汝南)的申、  相似文献   

10.
在响应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思想及分析新中国思想道德建设实践的基础上,贯彻"以德治国"方针的当务之急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在全体国民中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1.
西汉王朝从汉武帝至汉宣帝期间,修筑了约两万里长城,其中绝大部分修建于汉武帝时期。汉长城不仅防外,同时防内,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是西汉王朝修筑和戍守长城的意图。汉长城对匈奴而言,主要表现在军事上的围困和经济上的封锁,达到了削弱匈奴的目的。汉长城对中原而言,产生了耗费巨额财力和破坏内地人民和平生活的不良影响,迫使汉武帝下罪己之诏。庆幸的是长城不能把互相连着的经济关系断绝,成为草原和中原的分界线,反而成为南北不可分割的见证物留给后世  相似文献   

12.
狮子和老鼠     
从前森林里住着一头很骄傲的狮子。他非常巨大、漂亮和强壮。丛林里面所有其它的动物都害怕他。  相似文献   

13.
14.
公主与豌豆     
《双语学习》2013,(10):4-7
从前有一位王子,一心想娶一位公主为妻,条件是她必须是一位真正的公主。他周游世界,到处寻找,但哪里也没有符合他心意的人。  相似文献   

15.
16.
从中国人常谈的"古今"切题,通过对"古今"的含义及关系的分析,总结出古今二分法, 并得出该法的操作程序以及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人常谈的“古今”切题,通过对“古今”的含义及关系的分析,总结出古今二分法, 并得出该法的操作程序以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快速阅读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