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4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3页。【教学过程】一、数学味导入师:(在黑板上板书"2")它可以表示什么意思?生:2个苹果,2本书。师:(接着板书"3")看到2、3这两个数除了表示数量还可以表示什么意思?生:第2小组第3个人。师:对,还可以表示位置(板书"确定位置"),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确定位置"。二、引导式探究1.规范。师:我们班的第2小组第3个同学是谁?生1:李君生2:王铭。师:为什么是两个人?生:因为有的同学是从教室左边开始数的,而有些同学是从教室右边开始数的。师:那我们这样从左往右  相似文献   

2.
【原文】"黑板与白纸"的精神李国涛①2004年12月3日数学大师陈省身逝世,他走完了93年的人生。自那时以来,纪念他、介绍他的文章很多,电视上的报道也多。不懂数学的人要想多谈陈省身是困难的,也是不  相似文献   

3.
【教倒】“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片段 上课伊始,师生玩报数、猜数游戏,教师根据学生报的数在黑板上板书“能被3整除的数”。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一)》【教学重点】能用"数对"确定方格纸上某一点的位置和某位置在坐标上用"数对"表示的方法。【教学难点】从生活中确定位置的方法抽象为确定坐标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0页。【教学过程】一、直观感知,理解面积概念1.触摸比较,认识物体表面有面积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关于“面”的知识。你们能找到身边的面吗?生:地面、黑板面、桌面、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的面……师:数学书封面在哪儿?谁来摸一摸?  相似文献   

6.
【案例一】"角的认识"教学片段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这里有几条直线?生:这里有一条直线。师:现在老师在这条直线上点一个点,能看到几条射线?生:两条射线。师:从中你能发现什么?生:我发现了直线的长度是射线的2倍。  相似文献   

7.
【教学片段】师:请大家把书翻到第35页。数一数这页书上画了几串珠子,再数一数每串有几颗,把结果告诉同桌。学生活动后教师提出要求:第一串珠子中有1颗涂成了黑色,你能把下面几串有次序地涂一涂吗?生:能。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在黑板上写了5个10。评讲时,一生把书放在了投影上(如图1),并叙述: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9和1;10可以分成2和8,10可以分成8和2……10可以分成5和5。师将结果板演在黑板上(如图2):师:大家都是这样画的吗?生:是。生1:老师,我这样画对吗?(如图3)生:不对,不对!师(略一迟疑,随即引导):第二行老师如果这样画可以吗?(如图4)…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85页 ̄86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学会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省略写法。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80~81页。【教学目标】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2.经历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发展空间观念。3.感受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10.
【教学现场片断】听课教师陆续进入教室,授课教师先在黑板右侧板书讲义上各试题的答案。教学导入:"请同学们拿出讲义先自我对照答案,进行自我更正!"  相似文献   

11.
【案例】“分数的意义”教学片段课件出示下图:师:观察这幅图,谁能说出图中阴影部分占大长方形的几分之几?答对这个问题的同学可以取走黑板上小花朵数的1/2。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80~82页。【教学目标】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2.让学生经历从"情境图"抽象到"坐标图"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第82耀83页。【教学目标】1援能正确地数出11耀20个物体的个数,认识11耀20各数。2援在实践操作中,通过生活化的实例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了解十进制;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  相似文献   

14.
【真题再现】 题目:黑板上的记忆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从“记住这一天”到“我眼中的色彩”.从“在学海中游泳”到“黑板上的记忆”。上海市的中考作文题,一直让人感到清新而精巧。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3页。【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进一步理解数对的意义,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2.在过程中感受规则对确定位置的影响,通过统一规则探寻数对的规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体会数对的现实价值,体验数对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第一课时:游于艺【"游"出感觉】师:看黑板!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鱼游到了纸上》,请大家一起读——(生齐读课题)师:读题目,不光要用嘴巴,更  相似文献   

17.
廖纪元 《师道》2010,(10):26-27
【片段一】师:小朋友,我在黑板上画一样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老师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张弓)生:老师画的是一张弓。  相似文献   

18.
正【第157题】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说"某某的数量是多少"等。"数"和"量"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许贻亮老师整理)【解答综述】在汉语中,"量"的原意是古代斗、升一类测量容积的器物,现引申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数"的原意指物体的数目、个数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第八册。【教学片段一】【第一次试教】童话故事情境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相似文献   

20.
周海阳  萧珞 《教学随笔》2010,(11):28-31
【中考原题】 题目:黑板上的记忆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从《记住这一天》到《我眼中的色彩》,从《在学海中游泳》到《黑板上的记忆》,上海市的中考作文命题,一直以一种清新而精致的姿态,呈现在全国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