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朝曦 《学会》2017,(1):25-27
<正>2016年6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服务完善、充满活力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志愿服务进入组织化、规范化、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对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影响深远。目前,我国正式登记和在社区内部成立的志愿服务组织已有18万多个,凝聚了超过6600万  相似文献   

2.
窦玉沛 《学会》2014,(7):37-37
<正>近年来,民政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文明委部署,按照分工要求,大力培育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加快志愿者队伍建设,深化社区志愿服务。同时,围绕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重点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出台了《志愿服务记录办法》,推动建立了志愿者注册制度和统计制度。二是制定了《中国社会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指导纲要(2013-2020年)》,初步完成了今后一个时期社会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三是开展了志愿服务政策理论研  相似文献   

3.
《学会》2018,(9)
正近日,民政部印发《"互联网+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行动方案(2018-2020年)》,明确提出,运用大数据技术筛查互联网上非法社会组织信息,为打击非法社会组织提供具体线索。据民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非法社会组织与  相似文献   

4.
城市志愿服务是城市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的服务,它是反映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志愿服务工作上,高校不仅具备丰富的志愿服务资源,也承担相应的责任。文章以临沂市为出发点,了解临沂城市志愿服务现状,发现其志愿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临沂大学志愿服务资源,分析高校志愿服务资源在城市志愿服务品牌塑造中的作用,挖掘利用高校志愿服务优势资源,探索塑造城市志愿服务品牌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伴随大学生志愿服务高速发展,政府发布相关政策法规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健康发展,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影响深远。本文立足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现状,结合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探讨大学将志愿服务纳入必修学分体系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学会》2021,(6)
"志愿失灵"理论是西方制度背景下的产物,在中国情境下表现出新的形式或内容。该文通过分析四川省3次大地震的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案例,对应急救援志愿服务实践中的志愿失灵表现进行分析,探讨了志愿失灵理论在中国情境下呈现出的新的内容和形式。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情境下的志愿失灵还包括志愿服务组织与政府组织的协同关系欠缺、志愿服务存在功利性动机、志愿服务的个人主义倾向、志愿服务的形式主义作风、志愿服务的矛盾性、志愿者组织的身份危机等多个方面。研究结论不仅一定程度上拓展和丰富了萨拉蒙志愿失灵理论,有助于建构中国本土化的志愿服务理论,而且也有助于为我国志愿服务的政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郑静 《科学中国人》2015,(9):168-169
志愿服务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志愿意识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覆盖面的扩大,其影响也日益增大。同时,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境,为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健康发展,应当建立一种有效的保障机制对其进行规范。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和现状,指出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问题,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黄卉 《学会》2017,(6):54-58
科普志愿服务是社会化科普工作的重要模式,只有认识和掌握科普志愿服务新常态、新形势,才能促进科普志愿服务创新发展。本文通过对科普志愿服务新体系、新机制、新体制、新模式的研究思考,探讨了新形势下科普志愿服务工作的群众性、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提出了科普志愿服务的新趋势新方向,以期为科普志愿服务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科技志愿服务是现代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志愿服务发展的新趋势.本文介绍了科技志愿服务的基本含义,分析了当前发展科技志愿服务的社会环境和机遇,指出在我国深入开展科技志愿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强调应从人员构成、动力机制、经费来源、运行方式、组织管理模式、服务范围、活动内容等多个方面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志愿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大学生逐渐成为青年志愿服务者的主力军。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充满热情,可是一定要对热情和现实之间的关系有一个理性的看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志愿者自身的潜力发挥以及整个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加强大学生自我认识、对志愿服组织的甄别、对志愿服务对象的了解三方面帮助大学生更加理性的加入志愿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是青年参与社会建设的一种重要途径。基于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麦当劳化”的主要特征及形成原因,为大学生高质量开展志愿服务提出建议。研究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呈现追求简化、可预测、可控制及可计算的“麦当劳化”特征,主要是由于大学生志愿组织缺乏专业培训、志愿模式固化。可以通过促进志愿服务与需求精准对接、建立以服务对象为主的评估体系、采用创新和与时俱新的志愿服务模式,来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实施以项目为中心的志愿者服务组织管理机制,对于进一步扩大志愿服务的效能,推动志愿服务长效化建设意义重大,以项目为中心开展志愿服务,有利于克服单纯志愿服务带来的散漫化和无目的性,更有利于在实施志愿项目过程中的长效化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叙述志愿服务的基本概念,介绍了志愿服务在世界范围的发展历程与现状;通过国外、国内以及浙江省科技馆的志愿服务实践,阐述科技博物馆的志愿服务的特色;从科技博物馆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重要特点、管理体系诸方面,对科技博物馆志愿服务进行一系列的相关研究,最后就科技馆志愿服务发展问题,包括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建立广泛的社会基础、拓展志愿者的工作范围、扩展志愿者的队伍组成、保持志愿队伍稳定与活力等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志愿服务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志愿服务条例》中将志愿服务定义为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壮大志愿者队伍,搭建更多志愿服务平台,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强调要以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为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而在志愿服务中,数字技术应用仍然不足。国内外关于志愿服务发展的研究多从宏观层面提出发展趋势与建议,但是研究数字中国背景下志愿服务的发展的文献较少。所以,研究聚焦数字中国背景下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欢  李先耀 《科教文汇》2013,(35):191-191,194
通过对志愿服务内涵及医学生自身特点的简单分析,从志愿服务搭建医学生全面成长的有效平台;志愿服务有利于医学生长才干、精专业;志愿服务提供医学教育PBL教学的“实验场”;志愿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创造经济效益等方面探讨了志愿服务在医学生成才中的作用,基于这种内在关系的分析,提出从组织机构、培训体系、评议制度、汇报制度、评价体系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构建医学生志愿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6.
杨涵潇 《科技风》2023,(26):166-168
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发生了较大变化,与传统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相比,“互联网+”背景下的志愿服务更具有针对性,学生可以有效地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完成志愿服务,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想要全面发挥“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首先需要解决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和作用,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更加高效的开展,以此来促进大学生的综合发展。那么在互联网背景下怎样才能高质量地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呢?本文将对“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和实践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内江科技》2016,(9):111-112
本文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为例来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提出以专业为基础成立相应的专业的志愿服务队伍,以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为路径建立以专业为依托的志愿服务制度,并就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丽萍 《知识窗》2022,(8):39-41
目前,国家对志愿服务事业非常关注。当代大学生是志愿服务的主体力量,高等院校和教师应鼓励大学生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文章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合理价值认定、内涵扩展、传承机制三个方面面临的挑战,提出以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渠道,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内涵式建设,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传承机制建设三个途径为着力点,以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19.
以参与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的老年志愿者为对象,探寻老年志愿者最初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选择进入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因素以及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形等研究问题。通过对温州市老年图书馆志愿站多年来工作管理的思考,结合自身实践,对老年人参与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王雅  王丽岩  蔡明 《科教文汇》2021,(10):33-34
青年志愿者行动符合当代发展的潮流,志愿服务是新的社会风尚。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志愿精神的积极思想引导下,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践载体。医学院校通过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医+X”志愿服务培育模块、二级学院志愿服务培育基地、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创评,培养医学生仁爱之心、奉献意识,锤炼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通过深化认识、完善机制、搭建平台、拓展形式等途径,进一步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政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