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民族植物学方法,对赣南地区客家居民食用植物种类、食用方法及植物崇拜和信仰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研究.共记录了赣南客家食用植物57种(属于31科),其中栽培的32种,野生的有25种,并对赣南一些蔬菜植物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秦汉时期,赣南已经设治,从那时开始,已有中原汉民陆续南下进到赣南山区。但是,大批客家先民进入赣南,则是在唐宋时期,他们成为了客家民系的直接源头。元、明时期,江西中部的一部分姓氏又先后迁入赣南,他们与先期的姓氏相融而成为"本地人"(又称"老姓氏"或"老客家")。明末清初,闽粤客家大批倒迁赣南(他们又被学界称为"新客家"),从而最终奠定了赣南客家的现代格局。  相似文献   

3.
绚丽多彩的赣南客家音乐文化,是无形的宝贵财富和艺术遗产,是当地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继承和发展本土音乐文化,是历史赋予音乐教育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根据赣南客家竹民俗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和特点,结合赣南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开发利用赣南竹民俗文化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赣南的客家民俗旅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赣南是客家人形成的重要区域,在这里广泛分布着颇具特色的客家民俗风情,对现代旅游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本文拟从客家民俗旅游价值、旅游地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客家民俗旅游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是在赣南这一特定的时空内发生的,民俗体育文化现象的总和.每一个民族都要坚持自己民族文化模式的独特性,才能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在当今社会大变革时期,转型传承和发展客家民俗体育不可或缺.当前,客家民俗体育存在生存环境改变、功能转化、意识淡化、传承人老化、传承经费不足和管理机制不全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抓住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契机,明确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地位、完善内涵、实现功能转换、培养竞争意识、构建发展规划、完善管理体系、加强制度保障、构建多元发展模式推动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贵民 《考试周刊》2012,(75):27-27
本文主要在赣南客家传统吉祥图案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五种赣南客家人常用的吉祥符图及其文化内涵,并总结了赣南客家传统吉祥图案研究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描述分析赣南客家的方位地名、数量地名、变化地名的特征,并试图探求赣地客家地名的语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文化翻译理论为切入点,结合目前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探讨赣南客家文化英译过程。赣南客家文化翻译研究极具现实意义。文化翻译的分析表明,地方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必须保留地方文化身份,才能达到地方文化传播和传承的作用。全球本土化为赣南客家文化翻译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采用逻辑分析法与文献资料法,对赣南客家宗族的民俗体育进行研究,分析了赣南客家宗族的制度特色,进而对民俗体育、赣南客家宗族民俗体育的价值与功能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赣南客家宗族民俗体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也是作为培养道德情操、规范行为举止的有效方式,而高校是塑造国民精神与道德人格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客家优良家风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研究,可以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家风家教具有的涵养作用,为个人精神成长提供清澈源头,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提供范本,也为建设风清气正的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赣南客家饮食文化是汉民族中颇具特色的一个分支,是赣南客家人民将中原饮食文化因地制宜地与赣南当角度探讨了其翻译,提出了直译、直译+释义、意译、音译+释义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有关"时间"的民俗涉及岁时、节气、节会、时日观念等,它们形成一个亚文化系统。赣南客家有着丰富的时间观念和关于"时间"的民俗,并以活态的方式存续在人们的生活、信仰和感情之中。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赣南客家人关于"时间"的民俗正在发生深刻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郭秋云 《江西教育》2023,(31):28-29
地域性资源素材对于语文写作教学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不同地区的客观资源素材,辅助初中生选取适当的主题进行写作实践训练。本文以赣南地区为背景,探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地域性资源素材的应用方法。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赣南地区的基础资源素材的支撑下,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对资源素材进行探讨分析,结合生活实践进行写作能力训练,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提升写作教学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5.
建构的“客家”与区域社会史:关于赣南客家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南的"客家文化区"的形象是1990年代以来政府、民众、社会和学界共同建构的结果。其心理基础在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粤东影响形成的"客家人"及其认同概念,而其历史基础则在于自唐宋以来赣南先民与明清时期流民之间相互"层累"地构成客家建构所必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资源。推进赣南的客家研究,一方面应对赣南客家"建构"的历史进行梳理,包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赣南人作为一个"客家"族群自我认同意识和赣南地区作为一个"客家文化区"地方认同意识的建构过程;另一方面,必须放弃传统研究中以方言和移民作为认定客家的硬性指标的做法,充分展开对赣南复杂而多元的区域文化研究,特别是必须在历史进程中把握这种区域文化之形成,重新认识赣南"客家形成"之历史背景。必须开展一些个案式的研究来展现赣南的区域历史进程及其被"制造"成文化表象,并进一步被人们运用这种表象"建构"成客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从古到今,赣南这片土地都是神奇的。今天,当我们把她作为“客家文化区域”来研究时,这里同样给人以无限的新奇!赣南是目前海内外最大的客家聚居地,这里的18个县市(区),除章贡区和信丰嘉定镇以及其它几个居民点外,其余均属客家方言区,全区客家人口占95%以上,亦即800万人以上。这  相似文献   

17.
在农民参与客家体育活动的态度来看,男性较女性积极,在年龄结构上彰显出“中间大,两头小”的特征。在文化程度上,文化程度越高其参与客家体育的动机就越积极;在收入水平上来看,收入越高的人群对参与客家体育的动机越高。要加大对客家体育的宣传力度,推动客家民俗体育的继承与发展,提高农民体育锻炼的意识,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赣南地区位于赣江上游。当地农村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2005年,赣南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面启动,为农村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在三种模式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已基本到位的情况下,深入了解现有英语远程教育资源如何充分有效地应用,是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解决农村英语师资短缺、缩小城乡差距等问题不可缺少的工作。为更好调查农远英语资源的使用状况,我们对赣州市所辖的赣县、大余、南康、瑞金、宁都、于都、会昌等7县(市)的10所乡(镇)初级中学、6所完中、9所乡(镇)中心小学和6个教学点的500多名教师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9.
赣南客家民俗摄影与影像文献记录研究具有综合性、跨学科性以及对社会实践的依赖性。通过摄影手段让深层的地域文化尽可能丰富地反映在其民俗摄影中,让我们认识自己、了解昨天,并帮助我们留住有价值的传统文化和习俗,拓展赣南客家民俗文化的广度,挖掘民风民俗的深度。为"一带一路"的实施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它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不仅对丰富和完善赣南客家民俗影像纪录起到文献价值的作用,对中国客家文化的丰富和完善,将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