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台湾教育行政当局拟对大专院校教师的聘任与晋升实行“学术教师”与“专家教师”的分类办理办法。目前台湾大专院校教师分成学术性与专业技术性两大类,共有教师38511人(2000学年度)。其中专业技术性教师占的比例日渐增  相似文献   

2.
台湾的空中大学江苏铝厂教育科王秀香本栏编辑马志清所谓空中大学,指的是以视听传播媒介为主要方式,实施成人进修教育,以提高民众教育文化水准,改进人力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在台湾,具有职业导向的成人教育,日渐重视,在创办职业进修补习教育、大专院校推广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是目前世界各国教育部门的共同认识,也是当前教育研究的焦点,它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21世纪之初,我国已计划在全国中小学推广信息技术教育,完全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力争加快基础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第17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2013)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主办,于2013年5月27日至5月31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会议交流中心举行。大会以"知行合一、融会创新"为主题,以期实现"知"与"行"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有机整合,推动计算机应用于教育的创新与推广。本次大会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等地的学者、教师及研究生共300多人参加。会议以主题演讲、论文发表、中小学教师论坛、研究生论坛、工作坊等形式进行学术交流,为计算机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研究者与实践者提供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5.
台湾“建教合作”的兴起与合作形式 “建教合作”是指教育机构、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实施教育与训练,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方式。这一方式已在许多国家推广。台湾的“建教合作”的出现始于1954年。当时的台湾正处于经济复苏阶段,急需生产第一线应用人才。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台湾教育当局颁布了《建教合作实施方案》,专门成立了建教合作委员会,负责“建教合作”的设计与推行。 “建教合作”如今已在台湾省职业学校、专科学校及大学院校得到推广,合作形式也呈多样化,可分为实习式、轮调式、阶梯式、委托式、进修式等。一般大专院校以研究式、进修式为主,中等职业教育则以轮调式、阶梯式为主;尤以轮调式建教合作班推行范围最广,办得最有成效。本文对台湾“建教合作”的分析主要着重这一合作形式。  相似文献   

6.
台湾终身学习社会的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终身学习社会的发展,得益于社会各教育机构与组织的贡献,这些机构与组织涵盖各级正规、非正规及社会教育机构,为民众提供了多元化的终身学习资源与服务。"贯穿正规教育体制的终身学习"、"打破学校藩篱的社区学习"、"面向海外的远程学习"反映了台湾终身学习社会的起源与发展过程。空中教育机构及社区大学是台湾终身教育的两大支柱,台湾通过"非正规终身学习成就认证制度"、"社区大学与空中大学合作"、"两岸终身学习合作"、"融入国际的终身学习社会"等途径建设起终身学习体系。  相似文献   

7.
日本占据台湾后期,对台湾人民施行了严厉的同化教育政策,其焦点之一便是语言的同化教育.台湾人民虽不断抗争,但到日据末期,使用日语者人数日益增多,善用汉语者人数日益减少已成为无奈的事实.台湾光复后的"国语运动",意图清除皇民化教育毒素,而其重心即在推广国语,施行国语教育,禁止日语教育.由此,光复前后的台湾形成了一个以争夺语言教育权为焦点的教育发展和教育管理的独特面貌.  相似文献   

8.
台湾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理念推广、政策确立和政策执行3个阶段。在第一阶段,非营利组织、媒体和学界等三方力量结合自身资源特点,或合作或独立地推动媒介素养理念;在第二阶段,台湾《媒体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正式发布,标志着台湾媒素教育从学界理念落实为公共政策;在第三阶段,台湾行政教育部门开始以行政规制的方式推进媒素教育,苷试图在行政部门与社会力量之闻建立合作关系而非抗争关系。  相似文献   

9.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人"转变为"政治人"的过程,学校教育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台湾岛内近年来的历史教科书之争,深刻地反映了在"台湾主体意识"背景下,以台湾史为主的历史观在教科书修订中的关键作用。只有提高大陆的"软实力",引导"台湾主体意识"向健康方向发展,才能使教科书的政治社会化功用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台湾技术与职业教育(以下简称技职教育)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注重与社会经济的互动和适应,有力推动了台湾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技术的更新,一度促进了台湾的经济腾飞。近三四十年来,随着科技和产业升级对从业人员提出的更高要求,台湾技职教育的层次和水平也在迅速提升,高等技职教育蓬勃发展。在台湾,高等技职教育被称为第二条教育高速公路或通道(共有三条教育通道,第一条为普通高等教育,第三条为推广教育)。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发展的历程可依其发展的突出标志分为如下三阶段。  相似文献   

11.
台湾技职教育的新动力:产学携手合作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撰述目的旨在讨论台湾现今所推动之产学携手合作计划沿革与发展。本文针对计划目的、主要特色、衔接学制、入学路径、轮调实习、办理领域及规模以精简意赅方式阐明罗列之。同时,从实施现况所展现之优势与疑虑悖离观点提出针贬,以利计划后续推广之用。若其优势,以学生角度而言此制度可提供多元学习管道并协助经济弱势学子解决眼前生活困境;从学校角度得知此制度可促成致用合一的教育理想;从合作厂商而言则可提早储备与鉴别未来所需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则有助于整合产、官、学、训并为产业与经济注入新的教育模式。至于质疑观点部份,学生应及早亦或延缓分流孰优孰劣仍有争议;教育现场缺少实务教学知能的合格教师仍有待克服;课程设计上未能强化通识与人文涵养视为疏漏之处;强调职场实务知能在教育认知上是乎过于简化,其界面如何与生涯发展形成紧密关系才是学生未来学习的重点,此点在此计划中未能充份考虑仍有遗珠之憾。最后,台湾技职教育改革企图的无庸置疑,摆脱过往墨守成规气息,尝试以新观念新做法,活化台湾技职教育的新动力,方能将台湾技职教育带入新纪元。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在借鉴欧美国家先进教育经验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发展高等回流教育,对实施与推广高等回流教育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具体规划,逐步形成规范化的政策体系,随着高等回流教育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与完善.综观台湾地区高等回流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主要在于借助行政推动与高校改革两方面展开.尽管台湾的高等回流教育也面临着一些缺失,但它的发展与实践为大陆地区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教育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国家的重视,大专院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推动其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是充分完善大专院校基本教育体系、推动大专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从大专院校学生的基本特点出发,分析了现阶段大专院校学生管理的难点,并提出了有针对性地加强大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4.
招生对象将限于合办企业在职员工,且需符合相关学力资格规定,名额将不受学校总量管制限定。为加强大专院校与产业结合,建立高等教育界在职人员回流教育体制,台湾“教育部”技职司昨天表示,将研拟推动大专院校与产业合作办理“企业大学”专班方案,开设包括在职专班、进修部、学分班等,而修完学分后,由合作学校授予学位,并注明“企业大学”字样。技职司指出,在职专班目前已成为社会上一股进修风气,加上“教育部”必须解决当前严重的人力市场供需失衡,并缩短学校培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14):F0004-F0004
为推动海峡两岸教育的交流与合作,藉以了解台湾生命教育发展的新形势,2010年5月21日至31日,由21世纪心理健康教育论坛组织及承办“生命之旅”台湾教育考察活动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16.
"教育救国"者认为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措施,是挽回利权的关键,是国家富强的基础,因此是挽救民族危亡的主要手段;"实业救国"者以为,实业是国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夺回利权的关键,是提高综合国力的根本,从而也是拯救中国的不二方式。"教育救国"者以无论何项事业都需要科学、都需要教育为立足点,考虑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实业救国"者以实业是科学技术的应用,实业的发展程度取决于科技以及传播科学技术的教育发展程度为认识结果。"教育救国"者指出,教育可以促进实业的发展,"实业救国"者认识到发展实业必须依靠教育。由此,"教育救国"与"实业救国"开始互动。这种互动,不仅推动了教育发展,而且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台湾大专院校通识教育源于20世纪80年代,2000年以来蓬勃发展。在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指引下,台湾私立技职院校普遍建立了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积极探索培养技能型人才,其发展经验可以为大陆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教育科研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助推器,本文以宁海县教师进修学校为例,探讨了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进行"科研兴校"的具体做法。其中,理念引领是前提,队伍建设是关键,工作实践是核心,成果推广是动力。  相似文献   

19.
台湾通识教育的特色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通识教育的主要特色表现在:各主要大学都建立了通识教育的专门机构——通识教育中心,以负责推动、规划和执行各校通识教育的开展深入;引进美国大学的TA制度,提高大班授课的教学质量;根据现实状况以及未来社会发展趋势,设置优先考虑补助的教学重点;以及建立通识教育评鉴机制,负责协调、规划办理相关评鉴事宜等。这些举措,对于我们当前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的纵深发展,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推动海峡两岸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开创新愿景,藉以了解台湾生命教育发展的新形势..2010年5月21日-31日21世纪心理健康教育论坛组织及承办“生命之旅”台湾教育考察活动拉开宁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