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回归生活的德育课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往的德育课程脱离学生生活,要摆脱这一困境,必须将儿童的整体社会生活纳入课程,为儿童反思、整理自己的生活提供专门的时机与引导。目前课程标准制订和教材编写的改革已经有了一定成果,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2.
德育的发展历程在不同的民族或文化中演绎出不同的轨迹。对德育形态的分析可以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展开。德育的历史形态包括习俗性德育、古代学校德育与现代学校德育三个方面;德育的现实形态则可以分为直接德育、间接德育与隐性课程意义上的德育三个层面。德育形态的分析有利于德育概念的界定、德育发展方向的把握与德育实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间接德育是培养学生德行的有效德育途径之一,许多德育专家强调间接德育。但是,当前我国学校的间接德育却存在着被动应付、形式化、弄虚作假以及生搬硬套、简单与机械地渗透和结合等比较严重的问题。其根源在于把间接德育直接化了,变成了直接德育。间接德育就应当间接地进行,“间接地进行”就是要自然而然地进行、按照事情的本质与规律去进行,不为外在的目的进行。  相似文献   

4.
德育课程是落实德育目标的重要渠道。目前学校德育课程发展存在着直接德育课程知识取向严重以及间接德育课程应试化倾向明显等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面对的现实教育压力和陈旧的教育观念。通过提升直接德育课程的魅力和更新教师教育观念的方法,可以促进学校德育课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德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们对他的德育思想进行过一些较为宏观的研究。本文则试图通过文献分析,基于他的生活教育论,探讨他思想体系中两个重要概念"知识""生活"及其与"德育"的关系,以分析、描绘陶行知先生的德育思想:德育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生活是德育的源泉与目的;知识是德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期待对今天"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探讨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
学校直接德育与间接德育各有其优势与不足。在学校德育建设中,我们需要从构建“完整”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创设育人为本的学校德育环境以及建设一支“以身立教”的中小学德育教师队伍三方面来整合二者,使二者能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和谐共存,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建构回归儿童生活的学前课程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儿童的生活具有发展性、游戏性、整体性和自然性等特征。当前的学前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都疏离了儿童的生活。构建回归儿童生活的学前课程,课程目标要满足儿童现实生活需要,建构儿童的可能生活;课程内容要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在课程实施中要还原游戏的应有之义;课程评价中要建立儿童生活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8.
在对现行中国历史课程体系进行审视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高校相关课程体系改革的经验,提出以"知识群"为基本模式来构建高校"中国历史"课程新体系的设想。试图按照课程知识的科学性和逻辑特点,针对培养目标的要求,将中国历史课程组建为一系列既有内在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知识群",以"知识群"为核心来组织教学活动,既凸显现代学术知识的集群特色,又有助于解决现行课程体系知识分类不够明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对现代学术体系有更清楚的认识,使课堂教学更加科学而高效。  相似文献   

9.
黄书光 《中学教育》2009,(4):47-49,60
改革开放后中国德育逐渐摆脱过于政治化的束缚,呼唤回归“生活教育世界”。回归真实的生活世界,就必须用儿童熟悉的前进的生活引导儿童向上发展;必须树立完整的生命意识,关爱儿童的内在需要和人格尊严,促使其身心健康成长;融入多元的文化生态环境,养成主流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因此,多元文化的有机统一和主流价值观念的合理重建成为当代中国德育改革与和谐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阐述民族精神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指出社会的道德滑坡、高校德育实效性低的现实,并指出应从树立大德育观念、加强道德课程建设、努力构建高校的德育课程新体系等方面来着力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12.
从公民教育的视角看品德与社会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教育展望》2007,(8):44-49
本次课程改革中在小学开设了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品德与社会课。几年来。围绕这门课程的性质、定位以及教学原则等始终存在着不同认识和争论。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现阶段国情背景下开拓德育课程中所做的新尝试,但还处于初级阶段。品德与社会教育的"回归生活"要着眼于开放的、真实的和平实的生活;知识学习的目的是人性和品格涵养,要反对唯智主义的德育观,更要反对无知主义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3.
沈萍  曾华 《文教资料》2007,(24):157-158
本文试从中美两国高校德育途径比较中,分析中美高校德育途径的特色,提出中国德育要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也可以借鉴美国德育长处,全面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和实效。  相似文献   

14.
从2001年开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小学德育课程设立为"品德与生活"(小学1~2年级)及"品德与社会"(小学3~6年级)。小学德育新课程在道德观、课程观、学习观上均发生了重大改变。体现在改变传统的知性德育模式,倡导德育"回归生活";改变课程的唯知识论,主张德育课程经验论;反对学生单向的德育方式,提倡多向的德育方式等方面。历经十余年,我国小学德育取得了不容置疑的进步,其鲜明的特点是小学德育的生活气息越来越浓。但是,德育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5.
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道德规范不是神谕,更不是凭空制造出来的,它源自人们实际生活交往的需要。品德源于生活,教师应努力让学生回归社会,指导他们的实际生活行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品德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人过有道德、有尊严、有品位的生活。它必将穿越狭窄的课堂空间。走回到德育生成的广袤沃土之中,回到生活中去,回归到生活的本源中去。小学阶段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当然就乓要回到现代儿童的现实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7.
小学德育"回归儿童生活"的理念决定了农村小学的德育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与城市相比,农村具有相时丰富的自然资源、民间文化资源和生产劳动资源,这些都可以用采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农村德育校本课程在价值取向上应回归儿童生活,应立足乡土资源,应通过实践活动生成儿童的道德智慧.  相似文献   

18.
论德育回归生活的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的社会历史与个人成长历程的审视启迪我们,德育起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必需。而目前的德育实践是一种丢弃了生活精神的知性德育、科学德育,致使学校德育陷入困境。回归生活的德育是整体性、体验性、终身性、开放性的实践性德育,它不仅是当前学校德育摆脱困境的出路所在,更代表了德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知识道德和生活道德这两种分属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道德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生活道德是基础,是知识道德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同样,生活德育也是道德教育的最基本的部分。当前学校德育与生活脱离,表现为德育的知识化、学科化、理想化、功利化。从本质上看,德育与生活是有机统一的,倡导生活德育是德育改革和创新的趋向。  相似文献   

20.
要实现高质量的礼仪教育,就要处理好三对关系,这包括:礼仪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礼仪教育与儿童生活的关系,礼仪教育与德育课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