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虽然在最为根本的意义上,因循行为的理由在万物内在自能机制的内置,但是,在实际的操作层面上,它也并非毫无规矩之举。具体而言,必须依据自然之道,坚守“无事”的规则,实践开始于“物至而应”的应对,虽然是“舍己而以物为法者”的实际切入,但终结于“应物而不移”的物我共作共存的双赢的效应境遇,是一种因随外物而制御外物的动态实践。  相似文献   

2.
从语言的运用看,王阳明的"物"有三种意义:一是"外物"的物,即把物当作客观本然的"外物",这种纯粹的认识论视角阻断了存在与"心"的意义关系;二是"意之所之即为物"的物,它可以从意义世界的建构来理解,指明了心与物可以交感循环;三是"与天地万物一体"的一体之物,它关涉心学的基本感性论,阐明了心物交感的最终依据。第二层义与第三层义内在统一,而与第一层含义相对。  相似文献   

3.
"物感说"是我国魏晋文论中的重要学说,论述的是作家创作中"物"与"情"的关系.陆机在《文赋》中论述了作家有感于四时景物而产生创作的冲动,刘勰则将"物"的内涵扩展为一切客观外物,并强调了"物"与"情"的互动关系,钟嵘则进一步将社会生活纳入"物"的范畴,并将"情"推到了至高的地位.同时,刘勰和钟嵘还进一步论述了作家如何写"物"以传"情".庄子的"至乐"说、《礼记*乐记》中的音乐理论、蔡邕的"肇与自然"说,是这一学说的理论基础,前人及时人的文学创作,也是这一理论产生的创作源泉.  相似文献   

4.
讲求蓄志修身的儒家有君子“比德于物”的传统.此传统一方面通过外物之美砥砺陶冶其志.另一方面通过外物之美展现其蓄志之美,起到“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①的效验。因此在其阐经论道之际,抑或诗文赋志之时.比德之“物”不断被继承与变换着。  相似文献   

5.
移情说强调外物的生命化,即把人的主观感情挪移到外物中去,使原本无生命的客观外物好像也有了感觉、思想、情感、意志等活动,从而产生物我融合的境界。在中国诗歌意象的选择、提炼过程中,在诗歌意境的营造过程中,"移情"手法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嘉应学院学报》2016,(12):25-31
在佛法看来,观诸行无常,能让世人破执、对现实生厌离心而出世间,终得悦心解脱。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也具有类似的看法。不过,与佛法有所不同的是,庄子洞悉世间万有皆是无常,但并不提倡人们遁世、出世,而主张"陆沉"于世,指出如果人们意欲彻底化解痛苦,那么,其必由之路乃是顺道而行,高扬以审美的心胸对待生活、观照人生、憧憬未来,役使或驾驭外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或驾驭,让人之所为与天道协和一致,惟有如此,才能真正享受到人生的"至乐"、逍遥于天地之间。  相似文献   

7.
我们都知道,吟诗赋词,诗人的感情往往是由外物而触发,睹物思人,触景生情。而在表情达意时又常常是拟物自比,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情因物生,物我交融。这里所说的“物”,既包括有生命的花鸟草兽,也包括无生命的风霜雪月,山川名胜。了解事物名称及相关内容,是鉴赏古典诗歌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王阳明和贝克莱的"心外无物"的观点有诸多类似的地方,但也有些具体的差异。首先,关于"心"的问题上,王阳明的"心"或"心体"指内存天理的道德之心,而贝克莱之"心"是认识、产生观念或对象的精神实体。其次,在"物"的理解上,王阳明的"物"虽然可以泛指各种存在之物,但主要指意向性的活动和赋予对象的意义活动;贝克莱之"物"是指观念的集合物(对象、事物)。它们的共同点是"依心而在"。最后,在"心外无物"的观点上,王阳明的"心外无物"主要包括三种含义:意之所在便是物,事物之意义因人而存在,仁者的境界;而贝克莱所谓"心外无物"则有两层含义:作为观念的"事物"不能在精神之外存在,心外没有物质实体存在。  相似文献   

9.
庄子的"物化"理论是其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本质上指的是一种物我两忘、万物齐一的思想境界。在我们今人看来,"物化"处理的是人类主体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审美理论。然而,在拉康的哲学思想中,"镜像"理论是其早期思想中一个关键性的环节,主要描述人类通过"镜像"后导致自我误认而逐渐失去真实自我,从而被他者侵凌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其实指的即是人与他者或者是外物之间的关系。换言之,二者理论的着眼点都在"物我"关系的阐述层次上,从这一层面出发,比较二者的同异之分,可以对"物化"和"镜像"有更深一层面的阐释。  相似文献   

10.
《文心雕龙》“物以情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华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及其观念,最初是以情志为本的,与西方的以事件为本大异其趣。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情"的范畴被反复提出讨论。首先,刘勰突出提出"情"的问题具有现实针对性,在古典与新声中徘徊,反映出他的折中主义思想倾向。其次,刘勰全面揭示了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运动,"情以物兴"是情感从外物移出到作家的内心的过程,"物以情观"则是情感从作家内心移入到对象的过程。从"物感"论到"情观"论,恰好构成了诗人在创作中的情感全部运动。长期以来人们忽略了中华古文论中"情观"论,因此我们应对刘勰的"物以情观"的理论以更多的关注。再次,中华古代诗歌作为情的表现,需要把情客观化,因此在诗歌创作实践中就不自觉地创造出赋比兴三种抒发情感的方式,刘勰对"兴"特别重视,且认为兴才是诗的本质所在,汉代以来的辞赋家重视"比"而不重视"兴",是"习小而弃大"。总之,中国古代对于诗歌或整个文学的规定有三个序列,第一序列是"道",第二序列是"情志",第三序列是"辞采","情志"作为第二序列中心,上可推及到"道",下可联系到"辞采"。因此,"情志"在中国古代文学观念中很重要,属于本体性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袁宏道提倡诗词歌赋的创作应由心而出,作为"性灵说"的实践者,他力求摈弃前人的桎梏。相对于同时代的文论家来说,他的主张更具纯粹性。他构造心理上的格式塔,以达到心与物的合一。同时他认为"专注情致"、抒发"一时之性情"是文学的源动力。因此,他提出了"文心与水机,一种而异形"的观点:水的流动真切自然,毫无矫饰,所以遇外物而吐真情。正如水一样,不拘于时、地、外物的抒己之怀,才是文学应该追随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助于对外物的具体描写,曲折地反映出作者的内心情感,外物与内情融合一起,构成多姿多彩又含蓄隽永的艺术境界,这是中国散文的一个优良传统。外物有多种,居室屋宇乃其一。  相似文献   

13.
《源氏物语》所蕴含的"物哀"是日本古典文学最具代表性的审美理念,其内涵是以"外物诸象"为客观源泉而使"哀"之主体——"人之内心"而萌生出诸多感动,即"感物兴情"。其中"物"作为第一性,人的思想感情是第二性。"物"无所不包,从人事、自然到人间万相。《源氏物语》作为一部鸿篇写实巨著,对"物"的情景描写可谓纷繁生动,其描写手法大致可分为窥见、平面描写、音声描写、嗅觉描写以及远近描写法。  相似文献   

14.
"移情"即是把人的感觉、情感、意志等移置于外物,使原本无生命的客观外物好像也有了感觉、思想、情感、意志等活动,从而产生物我融合的境界。移情是一种错觉,但是,却因此而使人类创造出各种艺术、人文和宗教,也因此使人的审美生活丰富多彩。在中国文士的山水审美过程中,移情作用更是最具艺术感染力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5.
老子之"德"为物之内核,使一物与他物相区分而成其为自身;"欲"则构成一物与他物之区分与关联。人对于物的区分,包括"我"与外物的区分,以及万物之间的区分,便构成所谓"知"。区分的可操作化为"技"。老子并不讨论完全的无欲,禁欲恰恰是对自然生命的戕害。合于道的欲不是基于"物"与"我"的区分,而是洞忘物我,乃是无"我"之"欲",是无知无识的自然之欲。以背离道的物欲区分万物所构成的知识可以称之为"妄知",以无我的自然之欲区分万物所构成的知识可以称之为"明知"。但是,这"明知"却仅仅只能为圣人所掌握,而不可告之于民。因为外物的自然性区分也是区分,亦即一种对于自然之欲的有知有识——这本身就是非自然性的。如果掌握"明知"之人德性修养不足,将无法驾驭这本身为非自然性的对于外物的自然性区分之知识,必然导致向非自然性地区分外物滑落,从而异变为"妄知"。  相似文献   

16.
对于诗歌创作的缘起这样一个问题,钟嵘的《诗品序》在继承前人"物感"说的同时,在理论上鲜明地提出了"人际感荡"说;认为诗歌的创作一方面根源于外物的感化,另一方面根源于社会人事的影响。对此二者,钟嵘更倾向于后者,强调社会人事对于诗歌的影响,强调在社会中遭遇困厄穷愁的个体"吟咏情性",抒发个体在社会中体认的独特情感,尤其是怨情的抒发。  相似文献   

17.
按照教育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的关系,教育学可以划分为"一体式"教育学"平等式"教育学与"人-物式"教育学三种类型。在"一体式"教育学中,教育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的角色是统一的,教育理论主要来源于个体的实践经验;在"平等式"教育学中,教育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是平等的,教育理论主要来源于两者在平等关系下的互动;而"人-物式"教育学主要是教育研究者的舞台,教育实践者外在于理论的生成。  相似文献   

18.
传统观点认为康德把"自在之物"看作是不可认识的,因而康德是不可知论者。本文对这种观点提出异议。无论从认识的对象还是从认识能力来说,世界永远存在着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康德认为通过先天形式认识到的是现象,而不是"自在之物"。应该说这是正确的,因为人认识客观世界总是带有主观性、主观成分,因而所认识到的东西不可能是原来的样子,康德称为现象或表象。康德提出的理论理性所追求的最大统一体:灵魂、世界、上帝,以及实践理性所追求的以自由意志为根据的无条件统一体"至善":灵魂不朽,上帝存在,虽然是"自在之物",但却是人们思维的对象。从今天的现实来看,这种观点是可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9.
张晓熙  向宏年 《文教资料》2008,(13):210-212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在大学美术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中,因材施教可以诠释为因物施导、因人施导、因作施导.  相似文献   

20.
王根喜 《现代语文》2010,(9):157-158
散文鉴赏,一直是高考语文考查的重点。散文鉴赏的重点在于体会意境。在散文中,作者非常重视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达到内情与外物的高度统一。散文在物与情契合的关系上,主要有四种方式:以情摄景、托物抒情、融情于景、移情就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