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当风景记》是民国时期武当山名道士白衣道人的作品。全书以武当自然风光为描写对象,语言简洁流畅,结构独具匠心,描写绘形传神,蕴含着强烈的爱国爱教情感,是武当道教学中的重要作品。  相似文献   

2.
武当遇真宫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当遇真宫以奉祀武当高道张三丰真人而著称。通过探寻遇真宫的文化背景、风水堪舆的绝佳妙处、规制布局的突出特点以及艺术鉴赏视角原则,以其对遇真宫的文化做梳理和阐释。  相似文献   

3.
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涉及武当道教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极具认识和利用价值。本文对其中关于武当山得名认识上的偏差予以了驳正,并对明成祖大力营建武当山的深层次原因作了深入探讨。与此同时,对诸多游记文学作品中蕴涵的武当道教渊源、真武传说、道士修炼及其日常生活等情况,也作了全面梳理和深刻分析。  相似文献   

4.
元明之际的著名道士张三丰,是一个不仅在中国道教史上而且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相当地位的人物。他以创编太极拳和武当内家拳知名于世,又有《张三丰先生全书》传留至今。声名显赫为皇帝所景仰,却又行踪飘忽不知所终,给人们留下难解的谜团。近年出版的由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道教史》指出:“永乐间,属全真一系的道士张三丰,受成祖的歆仰而隐遁高蹈,以  相似文献   

5.
榔梅真人李素希师承单道安,并非张三丰的嫡传弟子,亦非武当榔梅派之开派祖师。他于永乐三年、四年两次派弟子前往朝廷贡献榔梅仙果,明成祖因此不惜耗费巨大人力财力,历时十四年建成了规制宏丽的武当山道教宫观。由此,经历元末战乱遭受严重破坏的武当道教得以迅速恢复发展,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鼎盛局面。  相似文献   

6.
武当武术,源于武当山,经数百年,历代武当武术宗师的不断观摩、仿效、意会、实作、完善、应用,把武当道家理学与民间武术溶为一体,由最简单的“八门五手”的十三势拳而发展到今天众多的门类,形成了有其独特内容和特点的中华武术中的一大流派.由于其系嫡系单传,而且道教中讲究,欲大成者则比功也,欲小成者武事也,视奉勇为未技,故典籍中多不载道士武术活动,因而武当武术失传不少.近几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对武当武术的渊源及失传套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挖掘整理,取得了显著成绩.虽然武当武术的产生、创编与其他武术门派有着许多相同之处,但武当武术毕竞产生于武当山,必定要受到武当道教文化,武当地理、地势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武当武术根据这些方面创编而来的问题阐述甚少;另外根据检索工具和追溯查找的方法所得资料对此问题的说明感到不具体、不全面,因而作者自身希望从此方面入手,对武当武术的创编来源作一定的叙述说明.  相似文献   

7.
太常寺卿是专门负责祭祀礼乐之官,位列九卿之一。明初丘玄清是最早被选为太常司卿的道士。对丘玄清的生平事迹、与明太祖朱元璋之关系及与当时著名文人的交游等问题略做考证,借此了解明初武当道士与朝廷祭祀礼乐之关系。  相似文献   

8.
著名的伍家沟民间故事村座落在道教圣地武当山下,村民受道教影响远远胜过一般地区;伍家沟所流传的鬼神故事,和武当山道教、道教鬼神有关的有二十多篇。在这些故事中,武当道教崇祀的真武大帝倍受推崇,道士张三丰被神化成了济公和尚一类的人物。从中可见所受影响之大。但这些故事毕竟不是宗教文学,而是在形成和流传过程中,融入了多种因素,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9.
余秋雨的《道士塔》讲述了一个敦煌石窟的罪人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全文对王道士批判的篇幅不占少数,但仔细想一想,王道士到底有多大罪过?他能承受如此之苛责吗?王道士在莫高窟内粉刷壁画,锤毁雕塑的确给这宝贵的文化遗产带来了不少损失。可是我们一直用现代人的眼光和标准来苛求王道士是不公平的。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民,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爱好,所做的一些事无非是打理他的“家”。他的“无知”与“愚昧”都是我们强加给他的“罪名”。我想如果王道士当初知道这块圣地的价值,他是不会做出这一切的。可是在那个吃喝都成问题的时代,又…  相似文献   

10.
金元之际,山东道士长春真人丘处机,在1220—1224年之间,奉成吉思汗诏,赴中亚作过一次旅行,途经阿里马(Almalik,在今新疆伊犁地区)时,听见当地人称汉人为“桃花石”。这就是汉文史料中“桃花石”这一名称的出处。丘处机把他所听到的这个汉人名称译  相似文献   

11.
一路在走     
回首三年时光,点滴历历在目,一名年轻教师的成长之路,从无知中开启,在荆棘中爬行,在钻研中畅游。  相似文献   

12.
余秋雨的<道士塔>写莫高窟敦煌文书所遭受的历史厄运以及作者对此的感悟沉思.但文章涉及的一些问题却引起了我的疑问和思考. 作品首先写王道士,说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尽管作者也意识到"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并且也提到了一些官员的无知和腐败,但还是把相当多的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了.什么"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什么"小丑""肮脏"等等,作品详细描述了王道士发现敦煌文书并将其卖给斯坦因等人的过程.文章名为<道士塔>就很说明问题,而且应该说,全文是紧扣"道士塔"这个题目的.这就给人一个印象,似乎真如作者所说:"不幸由王道士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而如果换另一个有文化的人来当家,似乎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相似文献   

13.
B楼303     
"小兄弟,你身上有股妖气。不过不要紧,遇到了我雪莲真人,包你转好!手续费200块!我的手机号码是……""现在什么时代了?还说这些东西!信不信我叫工商局的来抓你!"阿渊向一个道士打扮的人叫道。  相似文献   

14.
明初武当三丰派的实际创始人,元明间著名道士、技击家张三丰,名通,又名全一、玄玄,字君实,号三丰居士,以其《无根树丹词》——内丹理论与方法驰名于世,并开创了武当道教武术流派,被誉为武当道教之祖师.三丰于元季正宗二年三月初九(公元1247年4月6日)出生在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县西南.相传祖籍江西龙虎山.其人据《明史》载丰颀而魁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不修边幅,故又人称“邋遢”.他道术高超,寒暑只一纳,一蓑,斗米一餐而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书经目不忘,能一日千里,能知往卜米,且游处无恒,或居穷山,或处井  相似文献   

15.
传说东汉时,有一位神仙叫麻姑。她应道士王方平的邀请,降临蔡经家里。麻姑很年轻,看上去只有十八九岁的样子。王方平感到很惊奇,就问她:“你多大年纪  相似文献   

16.
不变应万变     
有一位名叫寿州道树的禅师,建了一座寺院,院址恰与道士的道观为邻。道上们看到寺院建在道观旁边,心里很不高兴,想逼道树禅师把寺院迁走。于是,他们每天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以法术将佛寺中的年轻沙弥们全都吓走了。  相似文献   

17.
武当山自古传下一桩脸炙人口的玄门奇事,即真武“插梅寄榔”的故事.相传,真武年少时在武当山修道,由于意志不坚,返回途中,于武当磨针涧遇姥姆(紫气元化身)磨砺铁棒,真武好奇打听,方知磨针,从对话中真武顿悟“铁棒磨针,功到自成”之理,复又上山修炼,途中折梅枝寄于榔树,并仰天誓日:“吾若道成,花开果结”.功夫不负其武,四十二年的面壁修行终成正果,榔梅亦随显灵异,果然开花结果.从此,榔梅的故事得以流传.后至宋、元,武当山道士将其视为神果,山灵.明永乐初武当山五龙宫道士李素希又将榔梅  相似文献   

18.
爱是奇迹吗?     
<正>我刚被安排到街道上班,一位年轻同事就给我说起了一个事。她说社区里有一个居民叫刘洁,挺不容易的,生了个有智障的儿子,老公暗地里想把儿子送走,刘洁死活不让。后来老公和刘洁离了婚,再不愿管他们母子的事了,刘洁就一个人拉扯着孩子。原来她在一家公司上班,为了她那智障的儿子,刘洁辞了职,硬是想办法考到了儿子将要就读的小学,去做了一名小学老师。  相似文献   

19.
从少林寺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僧,到武当派的开山祖师,再到震古烁今的一代武圣,张三丰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在金庸的小说《倚天屠龙记》里,这位张真人不仅是一位武学大师,更是一位德高望重、治学精湛,同时又不失人情味的一代名师。即使放到今天,他也绝对称得上是名师的典范了。张三丰有七位亲传弟子,个个功夫高深、德艺双馨,江湖人称"武当七侠"。作为老师来说,教出一两个好徒弟不算什么,但能把资质、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智障学生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怎么让智障学生融入现代社会生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已成为从事特殊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近几年来,我校本着让智障学生学会补偿、学会生存、学会学习这一办学宗旨,结合智障学生的身心特点,走出了一条以智障学生社会适应技能养成为核心的教学改革的路子,从而提高了智障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