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眼泪是什么?眼泪是真情,在父母的眼中我看见了希望与关爱;眼泪是什么?眼泪是心中最美的水晶,晶莹剔透,无瑕而完美。我愿意用我全部的爱,为你流下那滴泪,  相似文献   

2.
贾秀清 《海外英语》2012,(17):178-179
艾丽丝·沃克是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之一,她一贯提倡妇女主义,为黑人妇女争取权利,她于1982年发表的小说《紫色》成为了诠释妇女主义的代表作,小说中黑人妇女的爱和宽容不仅解救了自己,而且拯救了黑人男性并打动了白人,最终建立起自己的理想家园。她们表现出的这种大爱正是妇女主义的精华之所在:用爱拯救一切。  相似文献   

3.
嗨,糖葫芦     
青梅 《大中专文苑》2010,(11):26-27
我三岁那年,爹死了。我清晰地记得,临终前,爹的眼角挂着一滴泪,泪珠在秋阳下抖动着、闪烁着。年幼的我未能从这滴泪里读出什么。许多年以后才明白,那滴泪里含满了牵挂。  相似文献   

4.
假期,我认真阅读了北京特级教师李烈老师的著作——《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她以自己的人生和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育的真谛在于诠释生命,而诠释生命的教育是“以爱育爱”。在工作中,  相似文献   

5.
《觉醒》是十九世纪末美国女作家凯特·肖班的代表作,讲述了女主人公爱德娜·蓬迪里埃不断觉醒的故事。在格兰德岛度假期间,爱德娜开始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在宇宙间的地位。然后,她离开家庭去寻求自由。最后,她在大海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爱德娜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她没有正确处理自由与责任之间的关系。自由意味着责任,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6.
王守玉 《成才之路》2012,(16):98-I0015
正2012年5月8日晚,一辆客车迎面而来,正在过马路的学生受到生命威胁,29岁的张丽莉于危急时刻推开了身边的学生,学生幸免于难,她却为此失去双腿。用生命诠释爱生。学生利益高于自己利益,学生生命高于自己生命,当学生身处危险境地时,她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回学生生的希望,这是师魂的光芒,这是人性的光芒,这是爱学生胜过爱自己的最伟大、最真诚、最透彻的诠释。  相似文献   

7.
假如项链没有丢掉,那玛蒂尔德会有怎样一个结局呢?是拥有了她曾梦想的一切,还是仍被上流社会拒之门外? 其实,从一开始读《项链》这篇小说,我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玛蒂尔德仿佛就是爱玛(包法利夫人)的姐妹,她们同样不安于寂寞,同样嫁给了一个平庸但爱她们的丈夫,同样拥有美丽的外表,我真分不清楚谁是谁了。惟一的区别就是,她们的“造主”给她们设置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局。我不知道自己更喜欢哪一个结局。始终感觉她们只是  相似文献   

8.
1978年的夏天,人到中年的张洁用孩子气的纯真追求和寻找“不能忘记的爱”,寻找了近30年,终于发现了“爱是不能指望的”。张洁的痛苦与绝望是可想而知的,张洁的绝望与痛苦源于她爱的方式和爱的对象都是过于理想化的。从《爱,是不能忘记的爱》到《无字》,正是张洁生命的感悟和体验,现实一次次无情的打击使她清醒和蜕变,也使她超越与升华,她终于明白了自己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她将走出自己的情感漩涡。  相似文献   

9.
作品以良家妇女覃晓雅看似荒诞"出轨"的决定和经历为故事主线,写了两个女性生命的共振:当时间缓缓夺走青春,而为生活和工作操劳,奔波于压力中的女性慢慢失去了性别,她们想重新活成一个女人,但那从来就只是她们自己的事情。七十多岁的单身老女人兰姨,曾经的副市长,生命结束前最想得到的是男人的拥抱,可是,没有人愿意拥抱这个垂死的老女人,哪怕她花钱买也买不到。  相似文献   

10.
姐姐哭了,自己一个人默默地流下那伤心的泪水,无声的,我看了很难过!他(姐的男朋友)那一次又一次的伤害究竟到何时才停止呢?爱她就别让她伤心,爱她就别再让她流泪,他明白吗?我想他是明白的,但做不到。面对一次次伤害,她只是默默地承受,他知道她有多痛吗?  相似文献   

11.
姐姐哭了,自己一个人默默地流下那伤心的泪水,无声的,我看了很难过!他(姐的男朋友)那一次又一次的伤害究竟到何时才停止呢?爱她就别让她伤心,爱她就别再让她流泪,他明白吗?我想他是明白的,但做不到。面对一次次伤害,她只是默默地承受,他知道她有多痛吗?  相似文献   

12.
当嘉莉为杜洛埃总不与她结婚而困惑,也为自已不爱她却怕失掉他的关心而忧虑、观望时,她认识了杜洛埃的朋友赫斯渥── 嘉莉正处于她自己感到非常满意的精神状态中。她既然已这么倾心于赫斯渥,承认了自己的感情,就不再顾虑到对他的态度问题了。她暂时不去想杜洛埃,只想着她的情人的气度、风姿以及对她的无限柔情。在第一个晚上,她什么都不千,只是重温着那下午的详细情景,结果总是想到那甜美的高潮,那时她以行动承认了对他的孤独处境抱有深厚的同情。这是她的同情心生平第一次被充分地激起了,使她的性格蒙上了新的光辉。她原先有些…  相似文献   

13.
在<培尔·金特>中,易卜生用隐喻和对比手法,把女性与生命的"绿色"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母亲与索尔维格,在她们身上体现了"永恒女性的引领作用".女性的双重的职责,她们无私的自我牺牲精神与博大深沉的爱,正是人类生命之"绿"的保证,也是培尔·金特绿色回归的保证.特别是索尔维格,易卜生将她升华到一个圣女的高度,使她成为挪威人心中的女神和理想人格的化身.从另一角度说,培尔的妄想症是对挪威"绿"的崇拜和自豪,它洋溢着整个民族特有的青春活力和生命的气息.因而,<培尔·金特>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诗剧,它还是更高层次上的人生哲理剧.  相似文献   

14.
钟颖慧 《文教资料》2013,(29):66-67,77
萧红因其特殊的生命经历而具备一种似乎是与生俱采的悲凉感,内心的孤独与忧郁折射在她的文学作品中。《生死场》中,萧红表现出对女性生存状况的热忱关注与同情。但是历史的局限使萧红和她笔下人女性人物都处于“失语”的状态,她们难以通过话语捍卫自己的生命权力,这是她们共同的悲剧命运内涵和根源。  相似文献   

15.
爱潘妮是身处悲惨世界的悲惨之人,她生于罪恶之家,贫穷和黑暗无可避免地伴随着她的一生。按理她只能在堕落中沉沦于那个悲惨世界。当她爱上马吕斯,沉浸在罪恶中的灵魂在爱的感召下逐渐向善良、高尚转化,她最终用爱和生命洗涤自己的罪恶灵魂。爱潘妮的形象留给读者的是关于灵魂归宿、爱与救赎的感悟,作者的诲盗思想,以及人道主义在悲惨世界中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与鉴赏》2006,(7):64-64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是一首动听而忧伤的歌曲。濒临死亡的女艺术家,手拿玫瑰的小偷,本来是永远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却因为艺术家对生命对艺术强烈的爱和那个被世人所不齿的小偷尚未泯灭的人性而在夏日里为我们演绎了这一出悲喜剧!那个曾经芳华绝代的女子,在她生命的最后岁月里,谁都忘记了她唯独她没有忘却自己,她一遍又一遍地回忆着曾经美丽的青春和艺术,忧伤但不怨恨。尽管时日无多,但她毫不放弃地追寻着让她能重新绽放光彩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李清照《漱玉词》以其爱与忧郁作为抒情主题。爱与忧郁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她们乃是一对孪生的姊妹,抒情诗人最为适宜的侣伴。感觉锐敏而情感细腻的女性词人李清照,较之男性诗人,天然地与这对孪生姊妹更为亲密更为谐和。李清照有罕见的天赋与丰厚的情感,由于时代、环境及其自身气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她那真挚的爱常常转化并表现为深沉的忧郁。爱与忧郁两者互相渗透、互为补充和映衬,构成了《漱玉词》的抒情主题。  相似文献   

18.
爱,与生命相生相伴;爱,与生活息息相关。小说家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写的是一对小夫妻在圣诞节来临的时候,双方都送一件令对方高兴的礼物。丈夫杰姆为了妻子的美发卖了自己心爱的金表,买来一套梳子;妻子德拉为了给丈夫的金表配上金表链,卖了自己的美发。当他们互赠礼物时,才发现自己的礼物已不是对方需要的了。不过当你读完那篇小说时,你就会发现他们的礼物正是对方最需要的,那就是“爱”。爱的真谛是给予而不是索取。瓦西列夫在《情爱论》中表明这样的观点,爱的最高境界是“以对方的幸福为自己的幸福”。在小说中,女主人公德拉多次啜泣…  相似文献   

19.
想要救若水,必须得让公主变成自己的前身,也就是那一滴泪,进入他心脏,用所有的爱与幸福化解诅咒。[编按]  相似文献   

20.
认识JJ--林俊杰并不是因为他的第一张专辑《乐行者》,而是 《江南》中的一首不是主打歌的歌--《美人鱼》。 安徒生笔下的美人鱼,造就了一个凄凉而幽怨的灵魂,为爱而 生,为爱而亡。当海上第一缕阳光穿过最后一朵云层,她幻化为海上 的泡沫,静静地注视着那个她用生命来爱却无法得到回报的男子。 从来,在人们心中,美人鱼都是一个只会也只能选择付出的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