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车育智 《留学生》2014,(23):50-5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个是苏轼当年在路过庐山时看到庐山风景所表达的一种心境。庐山他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风景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会以此来阐释十多年研究并购的一些心得。  相似文献   

2.
苏东坡游庐山,在西林寺壁上题过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的大意是说,同一座庐山,我们站在东、西、南、北看,站在远、近、高低看,却有种种  相似文献   

3.
五岳之外.黄山、庐山、峨眉山也属于了不得的名山。苏东坡有一首《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实际上,无论进入哪座大山,苏东坡在庐山的这等感觉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是谓通感。  相似文献   

4.
匡庐晚霞     
引子 殷周之际,有一位姓匡名俗字子孝的人,很有学问,隐居于山,专心修炼,终于得道成仙。周定王听说了,欲请其出山为官,谁知使者进山几天,竟然不见其仙踪,仅寻获一座残匡之庐,所谓匡俗成仙他去,唯庐独存,后来就将此山称为庐山。  相似文献   

5.
晓寒 《宁夏教育》2013,(2):41-I0001
一位哲人说:“角度比距离更重要!”人们察人观物,并非距离越近,看得越仔细,而是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观察才能认识得更全面、更透彻、更清晰。宋代诗人苏东坡《题西林壁》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谓是对角度的充分肯定。人在庐山中,反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倘若跳出庐山看庐山,则远近高低,各显异彩。  相似文献   

6.
庐山一游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是在苏老前辈的作品中初步了解庐山的。暑假上了趟庐山,才觉庐山真正是峰秀、洞奇、径幽、瀑美。峰秀。庐山多奇峰峻岭,悬崖峭壁。有的浑圆如华盖,有的  相似文献   

7.
<正>一位哲人说:"角度比距离更重要!"人们察人观物,并非距离越近,看得越仔细,而是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观察才能认识得更全面、更透彻、更清晰。宋代诗人苏东坡《题西林壁》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谓是对角度的充分肯定。人在庐山中,反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倘若跳出庐山看庐山,则远近高低,各显异彩。  相似文献   

8.
庐山不仅是一座地理概念的大山,它也高在典籍中,高在中国历史上。历史的庐山,政治的庐山,宗教的庐山,文学的庐山,建筑的庐山,名人的庐山,在岁月的沧桑里依然光彩照人。那曾经烛照过几千年时光隧道的庐山也依然在湿润朦胧的云雾中若隐若现。当年的苏轼,曾经为“不识庐山真面目”作出颇具哲学意味的思考。今天,一个从小居住在庐山脚下、一如庐山的婉约女子,多少次沿着那陡峭的台阶,从号称好汉坡的山路上,在游人如织的寻访中不断去重新发现庐山的真面目。她沿着那些石阶小径反反复复走了许多遍,从牯岭街头那些沐浴在清风阳光之中与庐山息息相关、像草木一般在庐山上生生死死的小人物,在尽管“浸透了以前的风霜雨雪”,却仍然萦荡着“脚步的回音”的颇具童话色彩的别墅构成的“庐山幽深的历史隧道”中,从“一块石头,一扇驳落的门,一堵沉思的墙里,”这名叫姚雪雪的女子,用灵性的眼光拨开了庐山神秘的面纱。于是有了她的《夏都绘影》。  相似文献   

9.
正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历来是文人骚客流连忘返、文思泉涌的地方。在苏轼吟咏庐山的二十多篇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就是这首《题西林壁》。这首诗的产生也绝非偶然。  相似文献   

10.
苗学军 《初中生》2006,(11):33-36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豪苏东坡的这首《题西林壁》不但让人们从不同角度看到了庐山多姿多彩的风貌,更、止人们体会到诗中的数学哲理.  相似文献   

1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的这两句诗,短短十四字,在写庐山奇绝迷离景色中,寄寓了一条“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深刻道理,意味隽永,给人以很大的启迪。  相似文献   

12.
庐山之行     
<正>暑假里,我开启了庐山之行。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中外,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庐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庐山留下了足迹和篇章。“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是毛泽东参观吕洞宾修仙而居的仙人洞后,有感而发题写的。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临壁》流传广、影响深,诗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了千古名句。  相似文献   

13.
<正>“匡庐奇秀,甲天下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历代诸多文人骚客曾为庐山倾倒,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李白的《登庐山五老峰》。  相似文献   

14.
庐山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以云雾著称的庐山,神奇梦幻,瑰丽莫测。更何况这绚丽的自然中又交织进了宗教的梵音、文化吟诵和政治风云为主  相似文献   

15.
苗学军 《初中生》2006,(33):33-36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文豪苏东坡的这首《题西林壁》不但让人们从不同角度看到了庐山多姿多彩的风貌,更让人们体会到诗中的数学哲理.  相似文献   

16.
一、数学与自然 先来看一首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在游完庐山后,对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留下的佳笔绝句,<题西林壁>.从诗句中可知,从不同的方面看同一事物,会看到不同的情形,这不仅具有深远的哲学意义,而且对教师的教学也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7.
<正>很喜欢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是苏轼游庐山后的感悟之一,既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又借景说理,阐述了观察事物应客观全面,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结论的道理。其实,我们做教师的,要想与学生走在一起,更应该具备"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风采,只有这样,  相似文献   

18.
苏轼的《题西林壁》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山姿,进入视野的庐山形象也就各不相同。而语文学科的非科学性特征决定了语文学科的教学追求的多元化目标,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读文本。所以,“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  相似文献   

19.
一种深含哲理而又形象鲜明的诗,叫作“理趣诗”。宋代许多诗人都写过这种诗。其中的精品,当推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已选为五、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共四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北宋元丰七年(1804年),苏轼由黄州(在今湖北)去筠州(今江西高安县)探望他的弟弟苏辙,途经庐山,游山后他在山下西林寺墙壁上题写了这首诗。  相似文献   

20.
宋代苏轼<题西林寺壁>诗日:"横看成岑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是,西林寺是庐山上的一座庙宇,从正面望去,庐山宛如横空出世的高岑;而从侧面观看,它则成了峭拔峥嵘的险峰.那么,为什么不能认清庐山真面目呢?只因为自己处在庐山之中,既不能高瞻,也不能远瞩,只能看到局部,而无法纵观全部.然而,有些事物,即使我们不处在"庐山"之中,有时也是很难识其"真面目".如李白的<静夜思>即是一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