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编初中物理教材,强调素质教育,适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对比新旧教材,不难发现,新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的插图.另一显著特点是新编了“想想议议”专题,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正是讨论法(教学法之一)的具体体现.课堂中利用“想想议议”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此谈谈“想想议议”的教学作用.  相似文献   

2.
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是我国上海育才中学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其指导思想主要是变“授”为“学”,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该教学法中,读读,是指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教材,从中汲取知识;议议,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就某些问题、不同看法发表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课堂讨论在中学课堂普遍运用,然而课堂讨论也常出现“热热闹闹开始,冷冷清清收场”的尴尬局面,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努力提高讨论的有效性,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自由地、自主地发展。文章以一节课的教学视角.进行剖析和思考,谈组织实施课堂讨论的几点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4.
“读议教学法”又称“八字教学法”,即“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个字。这套教学方法,读读是引导学生自己读书,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议议是提倡学生自觉地议论,主动地探讨问题;练练是让学生将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分  相似文献   

5.
一节课中,什么时候组织学生讨论,除了按照课时计划有目的地安排课堂讨论之外,常常还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组织讨论。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产生“愤悱”的心理状态时,就应当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如教学《苦柚》一课,当学到“孩子,凭着你这颗善良的心,诚实的心,苦柚子也会变甜的”这一估时,有些同学就在下面窃窃私语:“苦柚子怎么会变成甜的呢?”  相似文献   

6.
课堂讨论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而且还能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研讨课、汇报课、示范课、评优课及常态课中,时常会出现讨论这一环节,似乎有了讨论,就能体现“合作、交流、探究”,就能体现教师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就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少数教师只重视讨论形式,课堂上明显存在着“假讨论”现象。讨论一定要因课制宜、因需而设,课堂讨论也要去伪存真。  相似文献   

7.
主体活动问题是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其中课堂教学合作讨论就是体现主体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很多观摩课例中几乎都安排有讨论这一环节.但大多数农村中学,课堂教学讨论却组织不起来,当老师安排讨论时,大多数学生不敢出声。只是装模作样在看书或在写写画画,课堂讨论只是流于形式,既浪费时间,收效也不大.那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开口”讨论呢?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让学生积极讨论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有效课堂讨论的策略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教版“真菌”一节为例谈如何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和精选讨论问题,以及如何在课堂讨论的组织过程中创设讨论情景,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参与度,使课堂讨论成为学生发展思维、合作学习的乐园。  相似文献   

9.
课堂讨论在中学课堂普遍运用,然而课堂讨论也常出现"热热闹闹开始,冷冷清清收场"的尴尬局面,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努力提高讨论的有效性,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自由地、自主地发展。文章以一节课的教学视角,进行剖析和思考,谈组织实施课堂讨论的几点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中学政治课教学严重脱离生活实际,忽视实践体验,相当多的教师在教学中仍以说服教育法为中心,满足于单纯的、特定的价值准则的传递,停留在知识的课堂讲授和理论灌输上。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采取了“课堂讨论法”,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王建强 《四川教育》2006,(11):20-20
如果把学习比作徜徉在知识的海洋,课堂讨论就是学生思维之桨划破水面时溅起的美丽浪花,学生的学习因为有了课堂讨论而变得活跃而灵动。正因如此,凸显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讨论成了新课改的“亮点”,成了课堂教学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2.
梁惠丽 《考试周刊》2011,(78):77-78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展开,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越来越受重视,课堂讨论也就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青睐。“论”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分析和说明事理。“讨论”是就某个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辨析。课堂讨论以学生间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为主。合理运用课堂讨论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组织好联系学生思想实际的课堂讨论,能增强邓小平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邓小平理论“进学生头脑”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分四个步骤组织好课堂讨论,能提高“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如何组织好课堂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好联系学生思想实际的课堂讨论 ,能增强邓小平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是邓小平理论“进学生头脑”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 ,分四个步骤组织好课堂讨论 ,能提高“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上组织讨论,经验的分享、思维的碰撞可以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但“讨论”并非新课程的一种包装,教学的效果也绝非一讨论就灵。不同课堂里即使相同话题的讨论,也可能因为老师细节处理的差异,导致不同的效果和走向。针对当前课堂讨论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概括了这样的几条策略:  相似文献   

16.
"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是上海育才中学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基本形式.它的教学全过程为:首先学生在课堂上自己读书,互相议论,逐步了解教材的内容;其次教师作重点讲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最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必要的练习,基本做到当堂理解、消化和巩固.在这四步中,读读是基础,议议是关键,练练是应用,讲讲贯穿始终.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精神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对目前中学思想政治课内容广泛、变化快、课时少、资料缺、学生不够重视这一系列实际问题,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新课改形势下亟待我们探索和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就“课堂演讲讨论”教学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课堂讨论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几乎所有的公开课都会组织课堂讨论.课内时间十分宝贵,怎样才能提高课堂讨论的效益,让课堂讨论更有效?笔者认为因人而异、因“材”而异.  相似文献   

19.
徐星 《教育文汇》2011,(11):13-14
在与部分参加“上海——加州影子校长”项目的校长就“课堂在转型”话题进行交流时,不少校长都提到了美国的一种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圆桌”。这里的“圆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圆桌”,而是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和老师围坐在一张椭圆形的大桌子旁交流和讨论,学生则是课堂讨论的中心。美国的这种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真实的“以学定教”的样本。  相似文献   

20.
《宁夏教育》2008,(4):79-79
教学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辩证统一的过程。因而,对课程的评价不能仅看教师的表现,更重要的是看学生的活动。但是,如果把课堂学生的活动只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回答了多少教师提出的问题”,“多少学生参与了课堂讨论”,这样的评价就割裂了学生活动的“量与质”、“形与神”的关系。客观地评价课堂学生的活动应该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形动、心动、神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