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都知道:数学是抽象的,它反映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存在于物体的外部,而是建立在人脑中的一种抽象联系。皮亚杰认为:“人们的物理知识、社会知识来自外部,而数理逻辑知识主要来源是儿童自己本身。”也就是说数概念是一个儿童自己从物体的各种关系中建立起来的,是思维的产物。因此,学习数学需要调动幼儿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利用自身的内部机制去理解和掌握数概念。基于情感因素对儿童的认识及其发展的影响,我在数学活动中十分注重运用积极、健康的情感进行教学,因为我发现,情感教育能充分发挥数学活动的积极效应,全面激发幼儿的愉悦情感和学习兴趣,更好地调动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  相似文献   

2.
儿童对数概念的学习和掌握,主要是依靠儿童本身的建构,即数概念是每个儿童自己从物体的各种关系中建立起来的,是思维的产物。因而组织和创设一个让儿童能在其中尽其所能、充分发展自己的合适的环境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就显得相当重要。数学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自由、自主的活动,能使幼儿在活动中轻松愉快、没有心理压力,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伙伴,并能按自己的学习方式、速度去操作实践,对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成为当今幼儿园开展数学教育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从现…  相似文献   

3.
江咏梅 《教师》2014,(34):34-3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数学认知”方面指出:要重视幼儿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兴趣,注重在“日常生活”“解决问题”“实际操作”中发展幼儿的数学能力,为幼儿进入小学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因此,如何让幼儿喜欢数学,帮助幼儿提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在开展数学活动中的核心目标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华秀珍 《黑河教育》2013,(11):47-48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有思维体操的美称,是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有效载体。儿童对数概念的学习和掌握,主要是依靠儿童本身的建构,即数概念是每个儿童自己从物体的各种关系中建立起来的,是思维的产物。因而组织和创设一个让儿童能在其中尽其所能,充分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合适的环境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数学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自由的活动,能使幼儿在活动中轻松愉快、没有心理压力,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速度去操作实践,对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我们从数学区域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氛围的营造,到区域活动形式的多元化以及多角度的区域活动评价出发,使数学区域活动成为幼儿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儿童对数理逻辑知识的掌握不是来自于被操纵对象本身,而是来自于儿童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的协调.他们是通过活动,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数学的.因此,儿童数学概念的形成不是通过老师讲,看老师演示所能解决得了的,而必须让幼儿参与活动,经过主动活动的过程.根据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和儿童主动发展的观念,要提高幼儿数学的质量,我认为首要的则是要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促进幼儿主动性学习.  相似文献   

6.
耿福琴 《山东教育》2004,(33):29-30
皮亚杰曾经说过:“假定儿童只是从教学中获得数的观念和其他数学概念,那是一个极大的误解。相反,在相当程度上,儿童是自己独立地、自发地发展这些观念和概念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教育向幼儿的生活回归”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数学教育也不例外。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本次活动就以孩子生活中随  相似文献   

7.
王正科 《考试周刊》2013,(93):186-186
<正>皮亚杰说:"儿童学习数学的最佳方法应该是组织和创设一个让儿童能在其中尽其所能,充分发展自己的合适的环境。"因此,在数学活动中,应注重创造幼儿喜爱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数学活动,使他们在自主、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与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思维,提高数学素质。一、提供操作环境  相似文献   

8.
陶卫菊 《生活教育》2012,(15):65-66
皮亚杰曾说过:“知识来源于儿童的亲身体验,来源于儿童环境的相互作用。”《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喜欢数学,才能学好数学;只有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探究,才会有乐此不疲的状态;只有让他们亲身经历,才会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数学课堂也就不再枯燥。  相似文献   

9.
周薇 《宁夏教育》2009,(7):55-55
幼儿学习数学的初步知识,首先应从操作开始,在操作中建立起初步的数学概念。一、和幼儿一起探索生活中有趣的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实际生活服务。周围的事物均表现为一定数量,什么时间去幼儿园,玩具怎么归类,食品怎么分发,路边停了几辆车,怎么排队,怎样搭积木,家里谁的个子最高,谁最矮,有几口人,住在几楼,在生活中幼儿时时能捕捉到数学的影子。幼儿对数学的感知也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也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了很多受教育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说过:"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因此,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自由、宽松、民主、融洽的教学气氛是唤起幼儿学习兴趣并促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性参与教学的前提.那么,如何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数学呢? 一、在生活中理解和学习数学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不是学会算术的,而是重新发明算术的.幼儿建构的数学概念来源于他们主动参与的多种多样的活动过程.幼儿喜欢生活化、游戏化的活动,当数学回归到幼儿的生活情景中,才能激起幼儿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与愿望.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已不再过度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更注重从生活中感受和体验数学的实际意义,并尝试应用数学观点和方法去发现和解答身边生动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皮亚杰曾经说过:“儿童学习数学的最佳方法应该是组织和创设一个让儿童能在其中尽其所能.充分发展自己的合适的环境。”故在数学活动中,应注重提供、创设、营造幼儿喜爱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数学活动,使他们在自主、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与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思维提高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12.
在幼儿教学中,我们注重启蒙教育,把幼儿的语言、数学、美术等知识的学习融入到幼儿喜爱的活动中来进行有效地实现。幼儿数学关键在于启蒙,在于激发幼儿喜爱数学的乐趣。联系幼儿的生活和游戏,从数数、认数开始学习数学。笔者认为:幼儿数学教学贵在培养"数感",因为数感是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与感知力,数感得到很好的培养,就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活动中注重运用积极、健康的情感进行教学,能充分发挥数学活动的积极效应,全面激发幼儿的愉悦情感和学习兴趣,更好地调动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  相似文献   

14.
幼儿数学教育是研究幼儿初步数概念发生发展及其教育规律的科学。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不同年龄的人有着不同的典型特征。必须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及一定培养目标和幼儿的身心特点,对幼儿进行有计划的教育。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注重幼儿的数学启蒙教育;培养幼儿数概念的能力;提高幼儿数信息的收集能力。从而激发幼儿在数学方面的学习兴趣,挖掘每一个幼儿的数潜能,推进幼儿数学教育的发展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5.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数学中涉及到的数、形知识与概念其实和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在教学时要以数学应用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学生在学习时也应当树立强烈的应用数学的意识,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才能切实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16.
幼儿的数学学习是一个持续建构的过程,它以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解决相关的问题来达到学习数学的目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积极的感知、丰富的体验和完美的操作活动理解数的抽象关系,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数学活动游戏化,可以让幼儿摆脱枯燥、抽象的数学概念,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参与、愉快体验、乐于学习、积极探索,增强了幼儿求知欲,提高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因为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在游戏中,幼儿能体现自己,找到快乐,得到锻炼,体验情感,并为其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数学教育更多的是在正规的课堂里进行,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集体教学方案,精心准备材料,让幼儿学习数学,教师“教过了”,幼儿“学过了”,幼儿就学会了数学。其实,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幼儿的数学学习更多的是在实际生活中,只有对周围环境中教学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唤起幼儿亲近数学的情感,从而以积极、愉悦的心态投入数学学习,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9.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数学学习情感是幼儿对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体验,它反映了幼儿对数学的热爱程度,以及他们对数学、对数学学习过程、对数学学习材料等产生的体验和感受等,是幼儿在数学认知活动中形成的包含数学特征的个性精神世界的反映。教师通过重视情感投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等手段,能够培养幼儿数学学习情感,树立幼儿学习的信心,使幼儿能够较好地建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觉地形成数学应用意识,运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