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世纪20年代苏俄政府在华策略经历了一个从联合吴佩孚到促使吴与孙中山联合再到联合孙中山的过程。这种策略客观上促进了以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标志的中国北方工人运动发展的高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内政治形势的判断及其活动。  相似文献   

2.
浅谈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策略与技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辅导员工作经验为基础,分析论证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策略和技巧,提出了教师应该热爱学生策略,即以情育情;辅导员自身的情感修养策略。辅导员应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和相当的共处时间的策略,以及善于把握最佳的适时技巧;师生平等的友谊技巧;冷热兼用的适度技巧;善于发掘的诱导技巧。对大学生辅导员工作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4.
消极的情感态度是当前中小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障碍,如果教师能够正确理解、分析这些消极情感并帮助其转化建立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态度,则可以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帮助其养成和谐、健康向上的品格。  相似文献   

5.
情感沟通是满足教师正常的情感需要、增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学校领导与教师情感沟通,首先,学校领导要积极为教师排忧解难;其次,学校领导要经常开展与教师的互动对话;再次,学校领导要尊重每一位教师;第四,学校领导要真诚和宽容地对待教师.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分析了中学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现状,提出了中学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策略,具体为:加强对地理教师相关知识的培训,构建开放式地理课堂,建立生活情境与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连接,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健全学生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7.
董倩 《考试周刊》2014,(87):142-1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初中地理三维教学目标的终极目标,本文在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在初中地理教育中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9,(28):144-145
新课程标准从三个维度来表述教学目标,在日常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落实,显然这是违背新课改精神的,本文对初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进行了界定,阐述如何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策略,以期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初中数学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需要初中数学教师的充分重视.本文结合情感教育的特点,对其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策略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由于高考命题指向、学校考评导向、教师自身认识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难度较大等因素的影响,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存在比较普遍的弱化现象。对于中学历史教学而言,要改变这一现状,需重建课堂"情境",让教室内外劲吹自主、民主之风;需重建历史"情境",让青年学子沐浴求真、求实之雨;需重建课外"情境",让广大师生走进"身边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12.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Friuli Mosaic School (FMS), an Italian arts and crafts school specialising in mosaic and terrazzo. The history of the FMS opens up a rare window into an often-overlooked field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arts and crafts schools in Fascist Italy (1922–1943). Then, the FMS excelled in mosaic education and production and gained the trust of the regime, which notably commissioned the school to produce large mosaic works for the Foro Italico sports complex in Rome. Yet, as this paper contends, the FMS–Fascist Italy relationship was primarily functional rather than political. Similarly, the FMS adopted a pragmatic approach in times of economic hardship by becoming an active agent for its students and alumni who were compelled to emigrate. The migrant trajectory of alumnus Ettore Lorenzini to the United States was paradigmatic of this.  相似文献   

13.
对公德与私德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社会不能没有道德,道德又分为私德与公德。所谓私德是指道德的内在性与个体性,所谓公德是指道德的规范性与约束性。对于传统中国而言,道德主要表现为重私德而轻公德倾向;而在现代,又表现为公德与私德的一并缺乏。因此应当剖析公德与私德关系,使二在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实现相互影响、相互转化,从而促进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葛赉恩是东吴大学的第二任校长,在他的任期中东吴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得到蓬勃发展,学生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社团组织活跃,营造了一个学术氛围浓厚、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重、学生创新自主能力得到锻炼的校园文化,这最终归结到学校的办学宗旨与校训,即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具有基督人格的人才、“为社会造就完美人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对法律与道德比较的理论辨析入手,阐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各自重要意义,联系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分析二者务必紧密结合才能标本兼治,共同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人的觉醒"的时代,这集中体现为魏晋玄学中关于人的问题的哲学思考。"人的觉醒"带来了"文的自觉"。魏晋玄学中对人的情感的大胆肯定,直接影响到当时的文学创作和文学观念的变革与更新。"情感"在文学艺术中的重要性得到认同,文学艺术由重叙事到重抒情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以德治国与道德及其教育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提出后 ,道德教育与建设必将倍受关注。本文从道德是文化的灵魂 ,道德是经济领域一只看不见的手 ,道德与法制互补 ,吏德是巩固政权的支点 ,道德是社会稳定的基石等视角阐述了道德的价值 ;从中国自古重教化的历史经验与智慧中 ,认识当今加强学校的道德教育和全社会的道德建设 ,对于实现“以德治国”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