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四、两周时期黄河流域的河谷与湖泊关于两周时期的黄河及其支流和支津,前面已经作了论述。当时这一地区的水系和现在的最大不同处,一是中游河谷形态多有差异,二是下游则除过黄河的支流、支津外,又间杂了许多湖泊。当时,黄河的一些支流侧畔往往出现沮洳地,而有些地方地下水位较浅,甚至影响到土壤的肥瘠和农作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洛学是北宋黄河流域出现的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一个地方学派.此后,以它为源头的宋明理学成为河洛文化与黄河精神文化的核心部分.洛学在北方从黄河中游辐射到上下游,在南方发展为福建闽学、湖湘学派、江西学派、浙江永嘉学派和四川涪陵学派等地方学派,并演化为宋明理学,广播中华大地.洛学的演化轨迹为世人展现了一幅黄河精神文化在...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由于考察历史时期的侵蚀问题,不时往来于黄河中游各地,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侵蚀问题,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然欲得出其中的规律,首先应该测得在各种不同条件下确切的侵蚀进度数值,始能作合理的推算。黄河中游的侵蚀现象是相当普遍的,到处都可以看到。可是要测得历史时期的侵蚀进度,就必须依靠具有绝对年代或相对年代的古代文化遗存,作为计算的起点。因此,在考察的过程中,古代长城的遗迹就  相似文献   

4.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海内外炎黄子孙都引以自豪的母亲河。这条蜿蜒曲折数千公里,昼夜奔腾川流不息的大河,自远古蛮荒之时就哺育着两岸的华夏民族,孕育了最初的中华文明,黄河文化也由此产生并继而发展、光大。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辉煌,一部黄河史,实际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治乱兴衰的缩影;一部黄河文化史,实际也就是中华民族创造文明、传承文明的真实历程的记录。正因为如此,由黄河流域八省区联合发起和精心策划的卷本“黄河文化丛书”便应运而生10了。这套丛书包括黄河史、黄河人、服饰、民食、住行、民俗、文苑、艺术…  相似文献   

5.
史念海先生在黄河流域环境变迁方面的研究大大超过了前人:1.从着重研究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传统,转到研究黄河中游的环境变迁,将黄河研究引入更深的层次;2.将黄河中游的侵蚀与下游堆积联系起来研究,使黄河研究进入新阶段;3.在侵蚀和堆积方面计量的研究,将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环境的变迁具体化、数量化,为今天认识黄河流域环境形成提供了重要素材,也为治理和改造黄河流域环境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黄河自来多含泥沙,水流就呈现黄色。这些泥沙都是黄河及其支流在中游各地侵蚀而来的。远在汉代就有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的记载(《汉书》二十九《沟洫志》)。近岁在河南陕县测量,每年随黄河东下的泥沙约为十五点九亿吨。时移世易,在悠久的岁月中,黄河中游被侵蚀的泥沙殆难知其确数。这样大量的泥沙,除为黄河挟带流入海中外,其余都因黄河的历次溃决泛滥而堆积于下游各处。如此往复无休,必然会使黄河流域的地理因时而有变迁。这样的变迁是可以由地形的高低差别探索出来的,而文献记载也可以作为佐证。甲骨文字虽不乏有关自然现象的记载,只是其所涉及的地区率多局限于黄河下游一隅,中  相似文献   

7.
书讯     
我国知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编著的《河山集》二集,将于今年国庆节前后由三联书店出版。本集共收近期论文十二篇,目录如下: 一、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的侵蚀与堆积 二、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侧蚀 三、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下切 四、论还渭清浊的变迁 五、周原的变迁 六、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 七、论两周时期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微 八、由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攀讨今后治河的方略 九、论《禹贡》的著作年代 十、与辛树帜先生论《禹贡》书 附:辛树帜先生的来书 十一、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执遗迹的探索 十二、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战国时期秦长城遗迹…  相似文献   

8.
远在有历史记载以前,黄河中游的河谷就早已形成,下切也不断发展。不仅黄河及其主要的支流如此,就是一些较小的支流甚至一些沟谷,其下切的发展也都有其悠久的历史。有的甚至可以上溯到地质学上的黄土时期。那时华北的气候十分干燥,大地上只残存着若干湖泊。以后接着是河流垂直下切侵蚀的板桥期。就在这个时期,黄土复盖层大部分被切成一块一块,许多河谷不断加深,破入坚硬的岩石①。黄河当然也是如此。迄至现在,有的河段已经显露出前第三纪基岩,其未显露出前第三纪基岩的河段,则成为砾石、  相似文献   

9.
历代各朝多重视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极少注意黄河中游。中游黄渭洛汇流区河道多游荡变化。隋唐五代时期黄渭洛三河“春以泮冻,秋以涸冻”,涨溢频繁,间有摆动侵蚀。时三河河道虽有迁徙,但并非现今的混乱不堪,形成今日的局面应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自汉以来的人们便把鲧禹父子治水一成功一失败归之于父子二人治水的方法不同,禹治水成功是因为采用疏导的方法,而鲧治水失败是因为用堵截的方法.这种说法实际上是对古文献的误读.在大洪水来临之初,不可能用疏导的方式去治理洪水,只能像鲧一样用修筑堤防的方式.禹治理洪水只能是在大洪水逐渐平息下来的后期,用疏导水道办法去治水.古史传说中说共工和鲧是修筑堤防堵截洪水,完全是因为地处黄河中游,而且共工、鲧皆为农业部族方国,实行定居的生活方式,在大洪水来临之际只有用建堤防拦截洪水,这样便给黄河下游的众多方国部族带来了大灾难,而共工、鲧遭到讨伐后被迫迁徙到边远地区.所有这些现象都说明战国之前的上古时期有一个重要现象:人们在大小江河之上并不建筑堤防.  相似文献   

11.
以"人本质"解释"美本质"是实践美学及后实践美学的理论基点.一切美的其它范畴由此发轫而来.但是,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无论如何论争,都难以取得建设性成就.笔者认为美学研究要摆脱如此困境,必须重新审视中国当代美学的理论基点,其"美本质"即"人本质"的思想观点值得商榷.审美发生及美本质所依赖的因素不仅仅是人的一般本质,而人的智能发展水平,是决定审美发生及美本质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西周的“射礼”是上古中国人体运动制度化的集中体现,故分析中国人体运动制度化要从“射礼”入手;而要了解西周“射礼”的组织机理,又须从“射礼”中的官制入手。西周的“射礼”是竞技运动“举国体制”的萌芽,这一萌芽的分析研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运动“举国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对“科技兴体”战略的实施,对人体运动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昌龄《出塞》诗中的"龙城"与南北朝诗人笔下的"龙城"和其他唐人诗中的"龙城"一样,只是用典,借指边关边城,既非实指匈奴龙城,亦非实指前燕龙城,更不是卢龙之误。"卢龙"一辞在唐诗中先是虚实并用,后来逐渐由今典演化为故典,与"龙城"一样是借指边关边城。  相似文献   

14.
西部开发是我国在20世纪末的伟大战略决策,旨在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缩小东西差距、达到共同富裕。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与时俱进,积极探索西部开发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陕北信天游的“兴”是信天游的精华所在,可概括为“起兴”与“比兴”两大特征。由于信天游产生的时代不晚于《诗经》时代,加之上下两句为一段(章)的结构格式与“起兴”表现手法带有原始性,所以信天游“兴”与《诗经》“兴”具有可比性。从信天游“兴”透视《诗经》“兴”,可知《诗经》“兴”于义无取,只借物以起兴。《诗经》“兴”是一个历史范畴,“文已尽而意有余”是《诗经》“兴”又一历史层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公案小说"与西方"侦探小说"虽都以侦破探察案件为内容,但两者无论从断案执法主体、破案方式、情节构造和叙述视角来看,都有着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本质的高度概括,它科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与"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在魏晋"言意之辨"中,荀粲、荀俣及王弼的立场均属于"言不尽意"派;欧阳建虽将其观点概括为"言尽意",但该观点却未能在逻辑上构成对"言不尽意"论的否定。荀粲"言不尽意"的命题透显出语言无用论的倾向;荀俣和王弼的观点则属于工具论的语言观,他们继承了中国语言观的主流传统;欧阳建"言尽意"的命题蕴含着另一种非主流的工具论语言观,此种语言工具论与荀俣和王弼所代表的语言观有着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十二生肖"不同于"十二地支",其原始形态为"十二兽历"。"生肖"早于"干支",起源于远古渔猎时代的图腾崇拜。"肖生动物"为原始部落图腾及先祖象征,生肖名称关联先祖姓氏,"十二支名"实际为"肖生动物"的抽象表述。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对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实现政党职能、领导方式和党的建设的三大转变,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善党的领导,全面完成新的历史任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