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创新与教育观念转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教学、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方面都有很强的时代感,突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由此确立了崭新的学校观、课程观、教材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等新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
谈课程观与教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第五章有这样一段话:“本次教学改革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是对课程改革的呼应。所以,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摆正和处理好的一对关系。在这对关系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观是主导因素。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这段话提出了关于课程观和教学观的关系的一个观点———课程观决定教学观。我认为,这个观点是课程理论中非常重要的观点,也是理解这一次课程改革精神和实施课程改革的一把钥匙。所谓“课程观”,就是人们对课程、课程价值的…  相似文献   

3.
方案教学在发展观、师生观、教育价值观、学习观、课程内容观、学习动机、教师对职业的体验、教育效果等方面与学术化课程、儿童中心主义课程存在显著差异,体现出了辨证统一的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4.
当今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析和研究这些变化和发展非常必要,从一个层面上说也就是研究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从职业教育课程目标观、课程模式观、课程结构观、教学价值观和教学方法观等方面着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裴军明 《甘肃教育》2007,(9X):36-36
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应树立起素质教育的课程地位观、目的任务观、教材观、课程结构观、教法体系观、教学评价观和学习动力观。  相似文献   

6.
回归与整合——课程观演进的一种关系解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知识和理性主义课程观、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观、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观是课程发展史上三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课程观。从人与知识、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这三对关系中解读课程观的演进,可以发现“人的回归、、“生活世界的回归”、“课程与教学的整合”是其基本精神,同时,回归与整合也是我们新时代的课程精神。  相似文献   

7.
作为教学论的三大流派之一,建构主义教学论影响深远。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哲学,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远程教育关系密切,它为远程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深刻影响了远程教学观、课程观、师生观及协作观。文章通过对开放本科计算机数学基础《数值分析与组合数学》(以下简称《数值分析》课程教学案例剖析,阐述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远程教学课程导学设计、教学方法的指导及相关运用。  相似文献   

8.
新的课程改革在全国已顺利推行近两年.作为教育改革核心内容的课程改革对每个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即教学要转变观念,教师要转变角色.教法要转变形式,教材要转变内容,要树立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  相似文献   

9.
实施课程改革,广大教育工作必须更新课程理念,即更新课程目标观、课程内容观、课程资源观和课程评价观;面对新课程,教师还必须尽快转换角色,即在教学的全程中,真正成为学生的交往,学生学习的促进和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实现教育素质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10.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涌现出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国家只着眼于宏观指导,地方也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许多教师对该课程认识模糊,实施更是束手无策,这极大影响了课程的顺利进行。笔者认为,有效实施和贯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当务之急是教师观念的更新。主要体现在教育价值观、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和评价观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