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味书屋     
《科学中国人》2009,(8):56-57
《东方科学文化的复兴》 本书以中西交流学者李约瑟的“李约瑟难题”为起兴、指出”以还原论为指导思想、以公理化方法为科学方法”的西方文明面临挑战、而东方科学与文明“必将复兴”,论述了东西方科学的思想与方法、第二次科学革命等。本书论述了东方文化复兴的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12):1397-1400
<正>《院刊》: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曾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期间,中国文明在获取自然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要比西方文明更有成效?"换言之,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出现在中国?这类问题引起了中国人的长期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概念,科学就是指自然科学,这是近代西方的科学观,是唯西方和文化中心主义,唯自然科学,唯自然科学方法,唯科技理性的产物,21世纪,科学的主体是人民大众,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科学文化是东西方的结合,自然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我们对科学观需要有新的认识,科学的概念需要有新的界定,这关乎到我国社会、经济、科学、教育等事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科学反映了现实和本质,技术凝聚着技巧和知识。回望19世纪的西方,自然科学获得独立,发展态势"高歌猛进"。在"科学的世纪",西方科学领域的研究队伍规模和技术发明数量空前增长,理论发展与技术革新相互激发,进而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体系,西方世界的文明形态也因此发生了根本改观。西方科学文化崇尚真理至上,西方科学精神本质是真理至上的精神,一种为了求知的兴趣和热情而探索真理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同样蕴含着不断求真的科学精神,以南北朝时期、宋元时期、晚明时期古  相似文献   

5.
自然国学论者宣称:“20世纪后半叶,西方文明陷入重重困境,世界科学与文化的根本观念发生巨大转折。”[刘长林、徐道一等2001]自然国学论者把当代科学指责为“还原论”,他们说:“由西方发展起来的近代科学以探索自然界之简单性为主,因而还原论成为科学和科学方法论的核心。”[刘长林、徐道一等2001]他们认为“西方人喜爱分析,侧重研究事物的有形实体和物质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用现代科学概念论述元极学是传统理论适应时代生生不息发展的重要因素。人类的文明有东方的道德智慧文明和西方的科学技术文明,二者的结合符合自然发展规律,元级学是这一探索的实践者。元极学与现代科学结合,既不是单纯回归于传统文化中,也不是要把它钠入到现代科学的模式中,而是充分发挥元极学的独有优势,着眼于整个人类科学文化发展的过去、现代、未来,成为自成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当前要深入发掘元极学贯通天地人本源的优  相似文献   

7.
董黎 《科协论坛》2007,30(2):5-7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进程,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着变化。和西方不同,这种变化是在具有五千年悠久文明的国度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背景下产生的。所以对建筑符号的审美,我国与西方有共性,也有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是西方思想中具有重要影响力与代表性的重要思想,很大程度上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方向,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其经济发展水平到目前为止还是领先世界各国。我国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投入研究,近些年来,更是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导向作用。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呈现出一片繁荣的发展态势,我国长期以来的是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以及现代社会的建设水平一直奋起直追西方等发达国家,这种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逐渐带来了更严峻的问题,那就是生态环境的下滑。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模式较为粗放,执政理念上也出现了生态建设的缺失,对于生态教育也处于失衡状态,社会各界片面注重经济效益的创造,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监督,使得当前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建设工作,也不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党中央在这种情况下也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研究,并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争取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事业布局。这是一项耗时耗财的巨大工程,需要党中央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仔细解读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内涵,从整体上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同时要把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同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相融合,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新形态,不断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并以此实现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内涵以及其价值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我国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结合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借鉴意义提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中国化实践。  相似文献   

9.
苏格拉底之前的古希腊自然观与中国古代自然观,曾经有过相似,但也隐藏着分歧。由于古希腊完成了向形而上学的转变,中国则没有形成希腊式形而上学,使中西方自然观分道扬镳了。分道扬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科学文化的历史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我国现行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小学、中学、大学三个不同层次对其成因进行分析.从而使人们在讨论我国现行教育管理发展、吸收西方教育管理理论之前对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金品卓 《中国科技信息》2007,(22):153-154,15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在中西方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本文将从交际方式、餐饮礼仪、服饰礼仪、个人人生观、社会习俗、等级观念等方面介绍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东西方的差距何以拉开为什么宋元时期如日中天的中国古代科技没能持续多久便落伍于世界?这不得不回到李约瑟提出的那个著名论题: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期间,中国文明在获取自然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比西方文明有效得多?或者从另一个方面讲,为什么近代科学诞生在了欧洲而不是中国?国际国内学者就此难题发表的文章不计其数,也有人认为"李约瑟难题"本身就是伪问题,因为历史不能假设。不过,我们从李约瑟绘制的"中西科学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姓氏的起源分析进行比较,认为其共同点是中西方姓氏都以实用为主要目的,有很深的父系烙印;其差异是中国姓氏文化注重的是共性,而西方文化更注重个性;目的是为了在弘扬中华文明的同时了解世界文明,让中西方文明在碰撞中相互了解、在了解中相互融合、在融合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陆静梅 《科教文汇》2010,(10):51-51,57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姓氏的起源分析进行比较,认为其共同点是中西方姓氏都以实用为主要目的,有很深的父系烙印;其差异是中国姓氏文化注重的是共性,而西方文化更注重个性;目的是为了在弘扬中华文明的同时了解世界文明,让中西方文明在碰撞中相互了解、在了解中相互融合、在融合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以降,传统中国社会遭受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士绅社会身份群体的组成成分和角色发生了变化。至洋务运动时期,以徐寿为代表的新兴知识职业群体运用西方科技发挥社会功能,并因此取得"科学士绅"社会身份群体成员资格。这一社会身份群体的形成同时也是西方科技在传统中国社会的体制化发展开端。"科学士绅"亲身实践科技以整合社会、领导公共事务,西方科技由此借道于中国传统行为规范、文化价值乃至社会体制,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对社会成员具有规制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画处在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的今天,已经失去了曾今的语境。势必要具有当代性才有生命力,后现代主义批评则是观察当代最犀利最前卫的语言之一,但是后现代主义批评毕竟是应西方艺术运动而生的产物,中国文明有与西方文明不同的特点,在我看来中国画与理论体系生生不息的主脉不会动摇,而是在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批评冲突的过程中,将其融合进中国艺术的庞大整体。  相似文献   

17.
贾晨阳  陈利 《今日科苑》2009,(16):155-156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有关体育的认识,直到今天仍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我国先秦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学派学者对体育也有许多见解。本文通过对古希腊与先秦在体育思想方面的比较,凸现两者的不同,呈现东西方有关体育观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8.
王立清 《科教文汇》2008,(32):204-204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国际性思潮。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工业文明的物质基础之上。西方马克思主义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派别。“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往往站在不同西方哲学的立场上来解读马克思的哲学,有走进马克思主义,也有远离马克思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9.
李约瑟难题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在考察科学技术演化时,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在公元8世纪以前中国社会比西方社会更有利于科学的发展,而到18世纪以后却阻止了科学的发展呢?为什么现代科学的勃兴发生在欧洲而不发生在东亚的文明中?这就是所谓的"李约瑟难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广东省生态学会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科普工作,取得了一定经验,也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学会生态文明建设科普工作,以学会为主体,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科普工作,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这对提升学会能力,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