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则成为能否培养出创新人才的关键。新课程呼唤培养创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既有赖于教师本人积极主动的努力,也需要学校管理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主体在于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教育。然而,“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这其中的关键是要看有什么样的教育。很显然,只有创新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的人才,而教师是教育创新的主体,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担当起教育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关于创新型教师,国内外学者就其认知、人格、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特征作过许多研究,而这一切都将通过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来。那么,创新型教师是怎样对待学生的呢?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社会发展对教师素质所提出的全新要求。只有正确认识创新型教师培养的时代价值,完善教师教育机制,建立教育创新激励措施,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构建教师多维智能结构,才能以有效策略促成创新型教师的生成。1.正确认识创新型教师培养的重要意义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造就创新人才。“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一个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僵化、以分数衡量一切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在创新教育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以良好的创新教育方法培…  相似文献   

4.
当今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时代需求的已不再仅仅是知识型人才,而是更具有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如何去培养创新型人才?怎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创新力,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自主创新实践能力呢?作为跨世纪的职教老师,义不容辞地要担起这个责任和使命.而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为了能够有效培养出具有"信息技术文化"素养的创新型人才,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
基础课程改革不仅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更是我国基础教育迎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世纪挑战的重大举措。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则成为能否培养出创新人才的关键,新课程呼唤创新型教师。美国学者史密斯认为,“所谓创新型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只有创造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的学生。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要求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都要到位。笔者不揣浅陋,略述拙见,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创造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创造型人才。在体育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教,进而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学,把创造性的培  相似文献   

8.
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要把学生培养成富有创新精神的“创造之人”,教师必须以自身创造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活生生的榜样。他提出了培养创造型人才需要创造型教师的观点,并指出创造型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有胆有识,勇于创造。早在一九一九年,陶行知先生就敢指出:“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  相似文献   

9.
高校领导干部创新意识的培养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一、高校领导干部创新意识培养的必要性1998年初,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主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己任的高校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因为,很难想象一位因循守旧、亦步亦趋、唯唯诺诺、毫无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校领导干部会带领全体教师培养出思维活跃,富有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学生来。…  相似文献   

10.
论教师创造精神的解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文 《教育探索》2003,3(6):92-94
进行教育创新是新世纪新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教师职业本应含有创造的价值,但我国传统与现实的教育实践却使得教师无法超出“历史”赋予他们的职责,教师创造精神始终得不到解放。解放教师创造精神的基本途径是:普及教育科学,提高教师对创造精神的认识;发展教师主体性,增强教师主体性地位;强化教育管理规范的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强调:“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只有充分应用创新理念、方法和手段.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笔者现就新课程改革中的数学教学创新,谈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要求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奈斯比特说过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如何适应时代需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而英语教学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深入学习并  相似文献   

13.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应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我国的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视角切入新的模式,进行深入的改革,以便培养更多创新型的人才。这种变革的重点就是变“教师主体论”的单向平面式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的多向的、开放的立体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隆昌  陶韬 《四川教育》2000,(9):11-11
“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教育如何才能担负起这个特殊的使命?最关键的是必须造就一支自身具有创新能力同时又善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教师本身就应是创新型的人才。那么,怎样的教师才是创新型教师,其素质要求如何呢?什么是创新型教师呢?有人认为,创新型教师应该是善于设计学生最近怎样发展,往后的一段时间又怎样发展的教师。有人认为,创新型教师是不僵化的教  相似文献   

15.
培养创造型人才 ,弘扬创新精神 ,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因为“没有创新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将来成为创造型人才打好基础 ,这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最重要的是造就一支创造型的教师队伍。因为创新教育只有靠创新型的教师才有望真正实施。创新型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呢?首先要有追求新知 ,不懈探索的巨大热情。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 ,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发展趋向 ;探索教法学法的改革 ,探索扩大教育效…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早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创新教育关系着未来人才的素质。是面向新世纪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创新能力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教育的目标就是为国家培养创造型的人才。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对学生创造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是关键。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生成,始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本期“三人行”栏目围绕“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一话题展开,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是人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造型教师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能力结构是他们作用发挥的重要条件,从阐述教师能力、分析创造型教师的能力结构出发,提出创造型教师能力结构外部优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陈文红 《小学生》2013,(9):11-11
21世纪需要创造型人才。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与灵魂。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是要使学生具备创新意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如何把握新课程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一、爱护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起点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瓦特成功地发明了蒸汽机,张衡成为一名伟大的天文学家,都与他们儿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有关。好奇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什么?《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由此说来,作文是一项创造性极强的思维活动,对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学生不能被老师的应考模式牵着鼻子走,进行机械的操作,未来需要勇于开拓的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因此,时代呼唤作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呢?一、树立作文创新的观念,增强作文创新的意识,是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前提。教师可举办创新知识讲座,组织学习创新理论,灌输创新思想。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