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著名的前苏联心理学家克鲁捷茨基认为,合乎逻辑的思维、有系统和顺序的思考是数学能力比较强的学生的主要特点之一。何谓有序思维?有序思维是指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时遵循一定的顺序、按照特定的线索和步骤去探索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有利于解决较复杂的开放性问题,避免了盲目地、纯凭经验来解题的弊端。但有条理的、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思考的习惯,并不是天生的,主要依赖后天的教育培养。下面以一道数学习题的思路点拨为例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思维的抽象、概括过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灵活。实施思维培养的三大思维环节是质疑、探索、解决。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活动的本质是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忽视学生数学思维训练必然会导致数学课堂效率低下。尽管大多数学生都具备能进行有效数学思维的禀赋,但是现实中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利用这种禀赋,不少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不高通常与他们思维习惯不好以及数学思维品质不高有关。  相似文献   

4.
有序思维是指思考和解决问题时遵循一定的顺序、按照特定的线索和步骤去探究的一种思维方式。有序思维程序是一种合理的、科学的、优化的思维程序。这种思维方式有利于快速准确地解决大部分有机化学题型,避免盲目无序地或只凭经验来解题。高考中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非常突出,下面我就结合  相似文献   

5.
林传忠 《辽宁教育》2000,(12):37-38
逆向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结构中最重要的基本因素。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基认为:“可逆思维能力——灵活地从一种运算到另一种运算。从一种思维到另一种思维进程的迅速转化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培养学生顺向思维,更要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如“5+2=7这道题,由5+2算出7是顺向思维;引导学生得出7-2=5和7-5=2,则是逆向思维。  相似文献   

6.
陈建荣 《中学理科》2004,(12):41-42
思维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核心环节 .高考中对思维能力的考查一直是摆在首要位置。良好的思维方式是一名优秀考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有序思维是指思考和解决化学问题时遵循一定的顺序、按照特定的线索和步骤去探索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有利于解决较复杂的开放性问题 ,避免盲目地或纯凭经验来解题。一、有序分析 ,防止错解对于一些分析讨论型的开放性问题 ,在分析其各种可能时 ,必须有序思考 ,否则往往会出现错解、少解 ,甚至误解。【例 1】 现有Fe、Cu组成的合金 ,其中Fe、Cu的总物质的量为amol,Cu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 ;研成粉末后 ,…  相似文献   

7.
韩渤 《教育革新》2010,(7):56-56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看似启发学生思维,但实际上这种思维是处于被动状态,影响教学效果。要改变这种局面,我以为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数学思想是指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的认识,它是数学科学和数学学科本身所固有的数学灵魂;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和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化反映,我们通常把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看成一个整体概念—数学思想方法。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9.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现实环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教学资源;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它直观、生动、形象,能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自主、快乐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情境创设得好,既可以将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又可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那么,创设情境需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0.
面对学习中不断增加的化学知识,很多学生感觉十分繁杂,无从入手,学习处于疲态。其实,很多知识都存在一定的规律,很多化学问题的解决都有一个思维顺序问题,所以,知识和思维方式都必须有序化。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有序的思维方法,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我们教学的中心任务。使有序思维方法成为学生的"自身经验",真正引领他们从"无序"走向"有序"。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发现学生的思维结构比较单一,缺少有序思维,在解决问题时也经常无序。为了突破这个障碍,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对学生的思考方式进行指导,以此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本文主要在"问题解决"背景下,阐述了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重要价值,着重提出了小学生有序思维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有序思维是指思考和解决问题时遵循一定的顺序、按照特定的线索和步骤去探索的一种思维方式,而同分异构体情况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要求在书写时必须运用有序思维,否则会造成漏写或重写,因而同分肄构体书写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13.
王守愚 《班主任》2000,(1):35-36
面对世纪之交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面对不断深化的教育改革,要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必须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思维的有序性是指按一定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物质用量顺序等思考、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具有这种思维品质能全面、严密地思考问题,避免因盲目乱撞而产生遗漏或错误,影响问题的最终解决,在平时练习中可选择以下问题进行有序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15.
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何有效地利用学具展开教学活动,使思维、操作、表达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发展呢?下面的教学片断能带给我们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6.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一年级下开始增设的一个内容,旨在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从而系统地、有步骤地渗透教学思想方法。由于“数学广角”是新增设的内容,可以借鉴的教学经验和指导方法比较少,教师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低效现象,如:数学思考落实不到位、目标定位不当、学生学习缺乏兴趣等。如何提高“数学广角”教学有效性呢?下面结合几个教学案例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平均数是数学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描述统计数据集中趋势的一个代表值,具有简明、直观的特点。平均数虽然是借助于平均分的意义得到的,但平均分得到的是一个“实数”,而平均数则是一个“虚拟数”。如果从儿童视觉效果而言,前者是有形的,后者则是无形的。对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的中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平均数有着一定的思维难度。  相似文献   

18.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课后都没有“思考·练习”。这些题目的内空包括侧重理解课文内容的思考题目和进行语文文字训练的练习题。“思考·练习”充分体现语文训练的意图,是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特点,即在新课导入、教学方法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搭桥、引导作用,并能在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这是在新课程实施当中作为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改革传统数学教学的好方式之一,但因为受教师的认识及计算机软硬件条件等的限制,目前应用数学CAI仍有许多不足。为此,在数学CAI的推广应用中,应重视应用建构主义理论作指导,将建构主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