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秦汉时期,由于战争和中国所设郡县的推动和影响,中朝移民活动进入了频繁期,一些移民特点随之呈现出来。这一时期,移民迁移的方向主要是从中国内陆到朝鲜半岛;迁移的路线兼有海路和陆路,但以陆路为主;大规模迁移的原因主要来自迁出地的动荡局势和迁入地的相近文化;中国移民到朝鲜半岛之后有些会二次迁移,主流趋势为自北而南遍及半岛。同时,大量中国移民迁入,也为朝鲜半岛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  相似文献   

2.
芦敏 《文教资料》2014,(19):73-75
蒙元前期,数次出兵朝鲜半岛。元朝建立后,一方面与高丽建立宗藩关系,并在其地设置达鲁花赤、征东行省。另一方面与高丽保持和亲,将公主下嫁于高丽世子。通过辽东陆路和太仓、庆元、泉州等海港,包括公主、官吏、文人、武士、商人、奴仆、罪犯、流民在内的大量华人迁入高丽,为朝鲜半岛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及民族融合作出了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3.
湖湘文化是湖南人创造的文化,而今之湖南人先祖多是自宋以来随着南方的第二次开发,陆续迁来,以江西人为最多。来自四面八方的异质人群同当地的少数民族杂处通婚,形成新的族群,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湖南人,他们成为湖湘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与这些人相对应,还有一批批变动不居的短期移民,以各种形式寓居湖南,其中以开明官僚和知识分子等精英为主,对湖湘文化的形成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们把先进的中原文化传播到三湘四水,在这里,质朴强悍性格与儒学实现了融汇,形成了于其它地域文化风格迥异的湖湘文化。  相似文献   

4.
移民是指离开原来的居住地迁移到其他地方定居或居住了较长时间的人口。以移民为基本成员的城市可称之为移民城市,它具有客强主弱和人口高度流动的特征。深圳移民文化以其开放性、兼容性、创新性极大地促进了深圳的发展。深圳移民文化以其开放性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以其兼容性营造了和谐发展氛围,以其创新性提供持续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大量汉族移民进人保山,这些移民的进人,使汉文化在保山地区得以传播,直接促进了保山地区文化教育、学术文化的巨大发展及社会风气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台湾与大陆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证明,其土著居民高山族同大陆古越族有浓厚的血缘关系和相同的习俗。大陆居民从三国东吴黄龙二年开始入居台湾及澎湖岛以来,从此代不乏人且日益频繁。元代至元年间设专门政权机构澎湖巡检司,至清代统一台湾,其间郑芝龙、郑成功经营台湾和设立台湾府,促成了大陆移民台湾的三次高潮。历史事实证明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同属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相似文献   

7.
当今移民已成为全球性现象。本文作者简要比较了一代移民与二代移民的文化认同感。首先讨论了移民的文化认同感的复杂性;其次分别从语言、思维模式、对母国的感情和被认同感这四个方面探讨了一代移民与二代移民的不同的文化认同感:最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古槐移民与古槐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朝初年从山西向中原地区移民,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的农民大迁徙.是朱明王朝恢复经济的一项基本国策.本文以正史记载、野乘记述、民间口头流传等资料,从迁民原因、形式、作用等方面,立足于"山西洪洞大槐树",对这次大迁民作了论述,并根据大迁民在亿万移民后裔中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古槐文化"的概念,预示研究和弘扬"古槐文化"将在祖国和平统一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出于种种原因,中国古代每个朝代都有大批民众从黄河、长江流域向中国境内其他地方迁徙,并把他们原住地的经济、技术、文化等带往迁入地,通过兴办教育、传播理学、影响风俗等方式,改造了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社会面貌.  相似文献   

10.
在华侨华人美术研究中,移民意识是解读华侨华人美术发展的关键因素,文化漂移性是移民文化的重要内涵,移民意识决定了华侨美术既有"传统性"又有"异域性"的文化特征。华侨美术在其自身的发展历程中呈现出:民族性、异域性、漂移性相结合的独特的美术文化现象。这种文化融合是故国文化基因与移民意识相融的结果,是中国传统美术形态和西方美术形式意韵的融合。华侨华人美术的发展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对强化国家文化影响,促进世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16-17世纪的伦敦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伦敦移民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城市社会转型的一个重大问题。伦敦外来移民以青少年为主,酒馆文化是移民文化的典型形式。酒馆文化带有睦邻社区文化的性质,主要是一个民间和社区过程,在青少年移民中建立起社会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移民的自我调适,但也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对这些社会问题的解释,成为精英阶层推行习俗改革、削弱睦邻社区的"根据";社会问题治理的失效,体现出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持续张力。  相似文献   

12.
移民与湖北传统社会文化之变迁高钟关键词湖北,移民,文化变迁文化的发展是个动态的系统进程,之所以如此,除了人类社会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面对变化不定的文化环境对已有的文化进行调适、创新外,同时,任何文化一经产生之后,就处在与周边文化不断地碰撞、交...  相似文献   

13.
考古材料揭示了先秦古井的开凿技术与管理水平。井是人们日常饮食生活所必需,井水用于饮用,用于农业灌溉。古井用于“市井”之称,用于地名或人名之称,用于军事生活。不仅如此,古井还用于精神生活,或是理想生活的寄托,或被赋予悲凉与神秘色彩,赋予宗教祭祀色彩,发挥着特定的比喻功能。  相似文献   

14.
钱国旗:今天我们交流讨论的主题是“先秦时期的文化政策与文化管理”。 文化政策是统治阶级实施文化管理和意识形态统治所采取的规章制度、原则要求、战略策略的总称,直接表现了统治阶级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自觉、文化意志与政治利益。历史经验告诉人们,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文化政策正是影响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具体制度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哀牢山是哀牢民族的发源地和哀牢文化的中心地。自从建立不韦县以来,移民实边一直以来就是汉族同化哀牢民族的锐利武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火纷飞给哀牢文化以复兴的空间,哀牢民族又一度回归哀牢山区域。唐宋元时期,哀牢山区域均为少数民族政权的管辖范围,哀牢文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被汉化,但是在哀牢山区域应该还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明清时期,当时政府大量移民永昌郡,从北、南、西三面包围哀牢山。哀牢文化在汉族移民文化的南北夹击和中间堵截中失去其生存与发展空间,最终消失在汉族移民集体无意识的文革大清洗中。移民文化与土著文化的历史博弈行进到今天,终于定格在作为移民文化中心的顺龙寺所在地——河村。  相似文献   

16.
北宋是河洛地区一个重要的外来人口的迁入时期。河洛地区的移民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周边国家的降民;因自然灾害自发移民或由政府安置在当地的外乡人;移居当地的士大夫或致仕官员。地广人稀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人文环境是移民迁入河洛地区的重要原因。移民的到来一方面促进了当地人口的显著增长、农田的大力开发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河洛地区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作为中华民族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具有非常久远的史前历史。从地下遗址遗物来考察,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谷物种子的发现、青海乐都柳湾彩陶的出土、青海西宁上孙家寨的环臂踏歌舞蹈彩盆以及青海海西诺木洪文化的发掘,则表明先秦时便有原始族群在青藏高原活动着;从传世文献记载我们也得知,先史时的青藏高原为古羌戎人的活动场所,殷、周时期,青藏高原为"羌戎之地",而齐家、卡约、辛店、诺木洪等文化,乃至马家窑文化,以时代和地域而论,亦应该是羌人文化的遗存,至少也当属"先羌"文化的范畴。当中原历经夏、商、周三代步入文明时代后,生活在青藏地区的古羌人也在新石器时代的基础上迈入青铜时代,并创造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青藏高原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新疆南疆园艺村和阔纳协海尔村作为田野调查个案,通过对村落中汉族移民在生计方式、语言、风俗习惯、房屋建筑风格等文化要素变迁及其特点的考察,探讨了移民区域在移民文化适应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类型——多元文化格局,及移民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内外层次差别。最终认为,移民的外在文化特质的适应相对较快,但内在的深层次的文化特质的适应肯定要滞后于外在适应,甚至停滞不前。但是,深层次的文化调适是移民与迁入社会和谐发展所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盲人从事音乐的时间几乎与音乐起源的时间同时,到周朝形成了一套任用盲人为乐官的制度,这保证了盲人在先秦的文化地位。盲人因其身体残疾而从物质生产部门析出,但却有幸成了较早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人。在政府任职的盲人以乐与诗为主要的文化资本,以其特殊的耳朵成为乐师和“知天者”,以其满腹的诗歌而成为谏臣和教师,他们为政府的各种典礼提供实用性的文化服务,为孔子之前的中国古代文化的收集和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荀子《成相》的形式和内容上,还可以看到盲人之歌的痕迹。先秦的盲人与古希腊的荷马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他们的政府职员身份,使他们与荷马式史诗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20.
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中的一元,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先秦时期的岭南文化包括独立发展期和百越文化期两个阶段。在前一阶段,多元化经济格局,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开始萌芽,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几何印纹陶开始出现。在后一阶段,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多元化经济格局进一步发展,几何印纹陶从鼎盛走向衰落。同时也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岭南民俗。此期文化的传播,对岭南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