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动目的:通过让学生参与有关塑料袋的知识的搜索和本地区使用塑料袋数目的调查,揭示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对生活环境的巨大危害,并让学生知道环保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2.
用聚乙烯制造的塑料袋约需20年至1000年才会完全降解,全世界每年约使用5000亿个塑料袋。由于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早已成为地球公害,因此它被称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对于人类最糟糕的发明的污染问题,许多人束手无策,而加拿大16岁的高中生丹尼尔·伯德通过研究发现,通过一种神奇的假单细胞菌,可以将塑料袋的自然降解过程缩短至3个月,而降解过程中也不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只会产生水和少量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3.
李建美 《辅导员》2009,(9):46-46
《购物袋与环保》一单元中,课文安排了“了解塑料袋的使用情况”“塑料袋的危害”“合理使用塑料袋”三项内容。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对塑料方便袋“底细”了解得一清二楚。方便袋的确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乱抛乱丢造成的环境污染,又让我们触目惊心。如何对方便袋进行改进,使它更符合环保要求?学生们纷纷说出各自的设想:制造一种使用后能食用的塑料袋,而且有草莓味的、香蕉味的;改变方便袋的生产原料,使得用后的方便袋经过处理变成花泥;生产一种药水,塑料袋一接触到这种药水就会马上无影无踪……  相似文献   

4.
创新能力是在学习前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出创见和发明发现的能力。一个人在现有知识储备和智力水平下,对未知东西的探究、掌握和完善都可视为一种创新活动。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知识,培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5.
学生学习的过程,并非是被动学习的过程,而是以一个积极的心态,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只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学生对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创设多种良好的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一、给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地活动“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是教育活动中复合主体的重要的一半,课堂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每节课教学要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做到:特征让学生观察,规律让学生发现,学具让学生操作,算理让学生讲述,思路让学生探索,方法让学生寻找,…  相似文献   

6.
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得新知识,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以亢奋的情绪参加学习,以轻松的心态接受知识。一、创设情趣课堂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目的性非常明确的认识活动,它需要学习者积极的情感参与。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认识与情感是不可分割、联系着的。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情趣教学,让学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 ,人们广泛地使用塑料。长期以来 ,由于人们环境意识的淡薄 ,大量废旧塑料被随意抛弃 ,在自然界中不易分解 ,形成遍地白花花一片的景象 ,这就是白色污染。白色污染不仅影响市容美观 ,而且潜伏着巨大的危害 ,严重地破坏生态环境 ,是继大气污染、水质污染之后的又一让人头疼的环境公害。白色污染 ,危害知多少所谓“白色污染” ,是指废弃的不可降解的塑料对环境的污染 ,主要包括塑料袋、塑料快餐盒、餐具、杯盘、塑料包装、农用地膜等对环境的污染。资料显示 ,目前全球废弃塑料物每年总量达 5 0 0 0多万吨。…  相似文献   

8.
活动目的从小处着眼,从小事入手,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环境,确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习惯;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社会的责任感。活动过程一、作调查通过市场调查、人物采访、查阅资料、上网浏览等形式作调查。在调查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走入菜市场,观察一下有多少人买菜用篮子,多少人用一次性塑料袋,大概统计一下这一个菜市场一天用掉多少一次性塑料袋。采访父母长辈、朋友邻居等,了解过去买菜用什么,为何塑料袋取代了菜篮子。查阅资料,点击相关网站,了解一次性塑料袋的生产原料、生产过程、成本及其危害。…  相似文献   

9.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学生对一次性木筷的收集、宣传、参观访问等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通过这次活动,让市民增强环保意识,不用或少用一次性木筷,共同保护我们的森林资源。 二、活动准备: (一)活动导入 一次性木筷、绳子、塑料袋、一次  相似文献   

10.
活动教材 :江苏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十一册“算出它们的普及率”。活动内容 :通过让学生调查本班同学家中装电话和购买电脑的台数 ,算出本班拥有电话、电脑的家庭户数占全班家庭数的百分率 ,再通过算出的百分率推算本地区电话和电脑的普及率。活动目标 :1 网络环境中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加深对百分率的认识 ;2 让学生经历网络环境中的整个统计过程 ,体会选取样本进行调查 ,收集数据进行统计 ,再利用样本的统计资料分析整体状况的统计思想 ;3 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增强…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思维科学,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要把思维教学落到实处,数学教师就要把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把数学的形式化逻辑链条,恢复为当初数学家发明创新时的火热思考,让学生去体验、习得数学的过程性知识.过程性知识是伴随数学活动过程的体验性知识,它是一种内隐的、动态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揭示知识产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过程,搭建一种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平台,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提高思维能力.下面就“数学教学应揭示思维活动的过程”举例说明,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物际关系     
我以为,道德在不太远的未来指的是——不使用含磷洗衣粉与有氟冰箱,不使用方便木筷与不可降解的泡沫饭盒,不使用塑料袋,在各种方式的性活动中使用避孕套,不吸烟,不列队到动物园参观动物,不听用动物皮革蒙琴的二胡演奏,不吃含有动物骨骼与分泌物的中成药,等等.  相似文献   

13.
100多年前,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想到,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是从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化学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就很难自然降解,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埋在地下200年也不会腐烂降解,大量的塑料废弃物填埋在地下,会破坏土壤通透性,使土壤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计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数学新课标中也强调了基本活动经验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基本活动经验丰富于直接经验长期以来,学生学习知识主要是听教师讲授,这样学到的知识是间接经验,是学习的一种捷径。但是这样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司通 《教师博览》2005,(9):50-51
1902年10月24日,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可是,令舒施尼万万想不到的是,100年后,在纪念塑料袋“百岁诞辰”时,它竟然被欧洲环保组织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一时间“,远离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塑料袋的“罪过”不容忽视塑料袋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要与人类结下难解的“情缘”。今天,在全球范围内,一年至少有5000亿只塑料袋被人们拎回家,一分钟内就要用掉100万只,也就是每人每年要用大约150只塑料袋。有人作过形象的比喻: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  相似文献   

16.
在课堂教学中,要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梳理、归纳所学的知识,以便使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查漏补缺。课堂小结就是对教学内容和结果的概括,也是学生的一次展示和交流,更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将深刻的理论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鼓励学生自主地探究、体验,通过学生的道德践行和生活实践,促进思想品德的知行统一。为此,笔者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活动"式教学。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需求,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参与,享受对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的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多看、多听、多动手,快乐地获取知识和学习方法。一、活动: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快乐主场  相似文献   

18.
在课堂教学中,要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梳理、归纳所学的知识,以便使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查漏补缺。课堂小结就是对教学内容和结果的概括,也是学生的一次展示和交流,更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当然也是学生自主  相似文献   

19.
恬恬 《家庭教育》2008,(5):42-42
塑料袋是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之一,它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灾难性的危害。我们在生活中如果有意识地少用塑料袋,可以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20.
教育科学出版社教材第二章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因特网信息的查找和第四章文本信息加工两章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根据任务需求,选择不同的途径和适当的方法来获取信息,并能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工具加工信息。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应对信息获取的过程、网络搜索的方法与技巧、文本工具的使用有所了解,对初中阶段的学习有一个总体归纳和提升,重在需求归类、方法提炼,是后续课程的知识准备。本课教学以“关键时刻,能否轻视禽流感”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作为切入点,通过问题探讨、调查收集整理资料、撰写小论文、开展论文答辩会等形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建构知识的同时,体验信息的获取与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